![]() 會議上移動支付成為聚焦話題,所謂“移動支付”它是支付產業和互聯網金融近年來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基于移動NFC、生物識別等各類技術的業務模式不斷創新,移動支付變得越來越便捷,支付手段越來越多樣。繼Apple Pay和Samsung Pay之后,華為與小米等國內企業也正積極布局移動支付服務,據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規模達到163626億元,移動支付規模已首次超過PC端支付。在2015年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中,支付寶以72.9%的份額居首,財付通(微信+手Q)以17.4%的份額位居第二。不久前,Apple Pay登陸中國,在國內獲得近20家銀行支持。這些數據都在表明移動支付正受到資本市場熱捧。 然而與移動支付相對應的是中國消費金融的激增,帶來的對互聯網金融的布局。早在2015年6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放開消費金融的市場準入以來,消費金融領域的開發和拓展就持續被關注。不論是銀行機構、民營企業或是互聯網巨擘都將關注點放在消費金融這片藍海上。面對來自不同領域的競爭者,互聯網金融作為近年來發展較快的新興行業,最近一段時間互聯網金融行業負面新聞比較多,大金額的風險事件頻發,投資者損失慘重,大量聚集維權,影響著區域金融穩定。而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問題也更加的引起行業的警惕。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互聯網金融中心副秘書長庚力不久前表示,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最大問題是道德風險,在法律法規之前,道德是最低的底線,要警惕披著互聯網金融外衣的“圈錢”行為。 對于這些問題,參與會議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相關人士表示,“中國有關金融的法律法規的規制對象主要是傳統金融領域,無法涵蓋互聯網金融,更無法貼合互聯網金融的獨有特性,比如互聯網金融市場的企業準入標準、運作方式的合法性等等,這就使得一些互聯網金融企業極易游走于法律盲區和監管漏洞之間,進行非法經營。但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雖然風險事件頻發,政府鼓勵發展互聯網金融的決心卻沒有變。今年國家的十三五規劃中已經明確提出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政策風險就成為必須面臨的首要風險。但我們認為只要守住底線合法合規經營,行業的發展空間巨大,至少目前來看,沒有天花板。” 對此,上海浩祿金融負責人凌正先生表示,互聯網金融發展所存在的一些問題是無法避免的,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在于行業信息的及時公開披露。在前不久剛成立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就對P2P機構制定了嚴格的信息披露規范,要求每天更新包括交易總額、交易總筆數、借款人數量、投資人數量等至少21項平臺運營信息,真正的從制度上規范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2015年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為94萬億元,其中金融機構人民幣消費貸款余額為18.95萬億元,消費信貸的份額大約占比20%,而這一比例在美、歐發達國家超過60%。而且隨著用戶對消費金融需求多樣化的要求,消費金融在我國的潛力與空間也都十分巨大。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