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華夏財經網 訊:今年以來,針對房地產業的調控不斷,銀行信貸差別化進一步縮緊了開發商的資金鏈。百誠(北京)投資有限公司發現企業對資金的現實需求使得開發商們不斷尋找新的融資渠道。企業債券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工具,以其獨特的融資優勢,在融資渠道中地位日益凸顯。 房產債券,是由企業自主發債投資的,既能從分流銀行儲蓄和減少貸款需求兩方面對等降低銀行風險,又能改善企業資本結構,降低融資成本。并且,融資額較高,一般來說債券融資額往往是股票融資額的3到10倍。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企業利用債券籌集資金是一種優于股權的融資方式。但是,我國的房地產債券市場,債券融資額總量方面,卻遠遠不及股票融資額。 我國房地產債券融資量為何如此之少?百誠(北京)投資有限公司作為國內最專業的投融資信息服務平臺,為廣大客戶簡單分析。 1、政府限制很大,發行債券程序復雜 對銀行貸款外的融資方式,政府都有很大限制,采取這些方式融資需要復雜的程序。我國企業發行房地產債券,總量須納入國家信貸計劃,必須經政府有關部門的批準后進行。若企業的經營狀況、經濟實力有變動,評級機構要相應地對債券進行調整。這些都使房地產企業債券融資方式舉步為艱,進展緩慢。 2、房地產中介市場不夠完善 我國房地產行業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投資者不容易獲得企業信息,逆向選擇的風險較大。若缺少了房地產中介,其融資的搜尋成本、信息成本、監督成本、契約成本和約束成本就會增加,中介機構的不完善,不能起到信息傳播的作用,無法將眾多單個投資者的資金集中起來進行投資,導致債券融資活動的不暢甚至失敗。 3、房地產企業自身存在問題 對房地產企業而言,很想發行債券進行融資,但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也影響到債券融資。一是我國房地產企業的規模較小,很難達到企業發債主體的法定條件。二是企業自身誠信不夠,對利益的狂熱追求是導致企業不誠信的根本原因,使投資者對房地產發債主體的不信任,無法將投資者手中的閑散資金的債券融資聚集起來。三是融資者融資偏好造成企業股權融資偏好,股權融資的比重過大會導致資本市場的不平衡發展。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