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嘉豐瑞德 訊:近日,蘭州銀行推出了一項新業務——微信、支付寶ATM掃碼取款業務。這對廣大出門不帶現金、銀行卡,只帶手機的小伙伴們來說,簡直就是福音。要是普及開,就再也不用擔心無現金的尷尬了。
然而,很多事情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蘭州銀行的這項業務僅上線1天就被叫停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新業務涉違規 據了解,微信、支付寶ATM掃碼取款業務的操作流程基本是,微信和支付寶用戶只要在蘭州銀行任一ATM機上點擊“二維碼取款”,并掃描屏幕自動生成的二維碼、輸入取款金額及支付密碼后即可成功取現。 另外,使用“微信”或“支付寶”ATM掃碼取款的手續費為0.3%,并且只支持使用錢包余額和借記卡取款,不支持理財賬戶“余額寶”、“理財通”和信用卡。ATM掃碼取款單筆限額5000元,單日累計限額20000元。 整個業務看上去似乎并沒有什么不合理之處,也相當便民,但有業內人士指出,該項業務并非創新,而是嚴重違規。 根據《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第三章第九條規定,支付機構不得經營或者變相經營證券、保險、信貸、融資、理財、擔保、信托、貨幣兌換、現金存取等業務。同時根據第一條的規定來看,支付賬戶只能消費、轉賬以及購買投資理財等金融類產品,即便是最高級別的III類賬戶也沒有取現功能。也就是說,支付寶和微信不能提取現金。 掃碼取款此前已有 事實上,此前已有多家銀行推出了掃碼取款業務。財富管理機構嘉豐瑞德的分析師表示,由于近年來銀行利潤下滑、轉型壓力較大,為了增強自身的獲客能力,很多銀行都推出了創新舉措,包括掃碼取款、刷臉取款等。
不過,和蘭州銀行的掃碼取款業務不同的是,多數銀行的該項業務需要用戶下載并登錄本行的APP才能實現,并不是通過第三方支付賬戶來實現,因此不涉違規。 同樣,嘉豐瑞德的分析師指出,中國銀聯此前推出了二維碼支付產品規范,銀聯二維碼中有一個使用場景就是ATM二維碼取現,也沒引起爭議。主要是因為它是基于銀行卡賬戶體系,本質上還是銀行卡賬戶,只是載體從銀行卡變成了手機NFC、二維碼。 除了不合規外,也有業內人士對其安全性提出了質疑,表示安全和便捷之間存在一定的底線。“掃碼取款業務可能會突破很多方面的監管規定,可能存在潛在金融風險。” 確實,現在有不少人會將一張銀行卡同時綁定多個應用,一旦出現問題,資金、個人隱私都會有泄露和被盜的風險。尤其對喜歡將消費、理財等都集中于同張卡上的消費者來說,如果配置了理財產品,如銀行理財產品、穩利精選組合投資計劃、諾亞方舟NPA投資計劃等,產品到期后忘記將資金及時轉移,那風險來臨時很可能因此蒙受巨額損失。 總的來看,雖然蘭州銀行此次推出的業務被叫停了,但銀行只要推出合規、風險可控的便民業務,還是會很受用戶歡迎的。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