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嘉豐瑞德 訊:李女士今年31歲,在一家企業做中層領導,年收入15萬左右;丈夫賀先生32歲,是一名工程師,年入20萬左右。 兩人有一個3歲大的女兒,平時,李女士都會先將女兒送到托兒所再去上班,晚上下班時再去接她。女兒每月上托兒所的費用是3000元。 另外,夫妻倆除公積金外,每月還需還房貸5000元,再加上生活費、養車費、人情往來費等費用,家庭每月支出約1.5萬。
盡管收入較高,且收入覆蓋支出綽綽有余,但此前因買房、結婚等原因,短期內支出較多,李女士和丈夫兩人還問親朋好友借了一部分錢,總計28萬,且均要支付利息。 目前家庭有儲蓄30萬,雖然可以還錢,但夫妻倆考慮到一旦全部還清就無法給家庭提供保障,而如果再晚點還就意味著需支付更多的利息。 因此,夫妻倆來到財富管理機構嘉豐瑞德,向資深理財師尋找幫助,希望找到一個償債保障家庭兩不誤的方法。 在了解了李女士夫婦的家庭情況后,理財師給出了以下建議: 1、關于債務 考慮到李女士家庭目前的資金和債務情況,建議夫婦倆可以先還一部分債務。哪些債務要還更多的利息,就先將這部分債務還清。如果這部分債務較多,也可以先還其中的1/2或1/3,盡可能減輕債務負擔和應付的利息。 但在還債前,嘉豐瑞德的理財師表示,一定要將一些必要的資金預留出,如家庭應急資金、生活資金等,不能因還債而對家庭基本生活造成影響。 2、關于保障 保障方面,除了前文提到的應急資金外,夫婦倆還應該考慮在社保的基礎上,再配置些商業保險,如重疾險、意外險等。
雖然夫婦倆都比較年輕,但家庭的整體運轉需依靠兩人的共同力量,所以提前為自己加上保障措施,能降低家庭未來的風險。 3、資金利用 除了償債和保障,夫婦倆也可以考慮如何更好地利用資金。目前,家庭投資方面比較欠缺,不利于資產的保值增值。 建議兩人制定相應的理財目標,并將資金投入不同的產品及投資品中,可以主要以穩健型投資為主,比如配置穩利精選組合投資計劃、諾亞方舟NPA投資計劃等固定收益類產品,實現財富的穩步增值。另外可以輔以進取型投資,如投資股票、基金等,以爭取更高的收益。 總之,家庭在理財時,除了考慮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外,還要考慮更長遠的問題。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