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CN科技網 訊:今年是P2P網貸監管元年,每個月均有平臺退出,根據網貸數據了解,8月退出平臺25家,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達3858家,其中不乏一些具有“銀行存管、國資和風投背景”的平臺,如普天金安、網行金融兩個民營系平臺分別是恒豐銀行和華興銀行的資金存管;金蘇在線、99財富,田金所等的國資系平臺出現了提現困難和經偵介入問題;獲得A輪融資的盼貸網也被經偵介入。在投資人眼里,有存管、國資、風投等背景就等同于安全,可如今暴雷不斷,踩過雷的戰戰兢兢,沒踩雷的也風聲鶴唳,面對現存的P2P平臺,投資人究竟該從何入手?作者結合問題平臺的特性提供幾點選平臺的思路。
首先理性看待平臺背景 上市、國資、風投等背景象征著平臺的實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安全信任背書,于是不少平臺就抓住了這一點,千方百計的尋找一些讓自己看起來可靠可信的背書。例如通過特殊渠道去購買一個國資背景,去掛靠到上市國資總公司下面的子公司的子公司,對外宣傳有國資背景,有上市企業發起。或者是自己注冊一家皮包投資公司,炮制出一起風投A輪投資,以此來增信,讓投資者覺得可靠。 要提醒各位投資者,有國資上市背景,有風投投資,確實是可以增加信用的一種方式,但前提是必須真實可靠,也就是說必須是有真實到帳資金,股東名單里是國資或者上市公司的本公司最好,子公司下的子公司那就要謹慎了。風投的話可以查詢下投入公司的資質以及這家公司的往期投資經歷,如果是新成立的,查詢不到什么其他投資經歷的,那就要在心中打個大大的問號了。
其次銀行存管不等于就安全了 自監管要求P2P平臺上線銀行存管避免資金池問題以來,無論大小平臺紛紛積極對接銀行存管事宜,當然其中有很多平臺是腳踏實地上存管,奔著合規的方向去的。但也有很多平臺,實際上并沒有真的對接存管。很多平臺是在剛跟銀行簽了個存管意向,就在自己的平臺上對外宣傳進行銀行存管,更有甚者直接說是某某銀行存管。 而且,根據銀監會下發的網貸銀行存管指導意見來看,實際上哪怕是真正上線了銀行存管的平臺,也并不代表就一定不會出事了,經營不善導致逾期的,銀行并不會為期兜底,監管中也明確說了銀行不必兜底。
那銀行存管是不是就沒意義了呢?當然不是,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至少代表了它還是想合規合法好好做的,而且銀行存管目前的也是有一定的審核要求的,能通過審核并正式上線的平臺,至少在其做平臺的初衷上,不會是騙一票就跑的。當然,正式上線是關鍵,那么作為投資者如何去辨別是否真實上線了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撥打平臺上線存管的銀行電話,直接問銀行客服這個平臺是否真實上線,就可以知道了。
最后抵制誘惑才是關鍵 其實這次暴雷的這些平臺,有一個共通的特點,那就是利息高,甚至在很多所謂的羊毛黨平臺渠道里做了很多的推廣,這個也是可以幫助真正想安心理財人的一個訣竅。能不能抵制住誘惑很重要。因為就當下的經濟環境,對于信息中介作用的網貸平臺,其利息必定是有個限度的,超過限度必定會十分危險。一般來看,超過15%年化以上的平臺,是算很高的利息了,那么投資者就要注意了,能給投資者這個年化,那么網貸平臺加上運營費用,利潤等,那么借款方的利息就更高了?,F在經濟環境能承受如此高利息的行業或者公司,真的不多。
還有一個分辨方式就是羊毛黨的推廣了,所謂羊毛黨就是指一些拿著錢去各個平臺,只投有新人活動或者給返利的平臺,而不去管這個平臺到底如何的一幫人。投資者可以關注下這類信息,或者加入一兩個羊毛渠道平臺,這樣可以了解到哪些平臺在用高額返利和活動來吸引羊毛黨,那么大家就要注意這個平臺了,風險會比較大,需要警惕。 以上的方法,相信對一個真正有長期投資需求,希望能借助網貸平臺保值增值的投資者來說,是十足的干貨分享啊,可以幫助你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