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牛金融之后,還有誰? 在樂信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后,業內普遍認為這是2017年境外上市最后一班車。但是點牛金融在12月下旬被爆出招股書內容后,人們的期待和猜想熱情再一次被拉高,下一個是誰?下一波還有誰? 無論是意料之中的企業,還是意料之外的平臺,點牛金融們制造出來的“墻里開花墻外香”的景象都值得讓人駐足觀賞,思考。 “墻里開花”:前景大好 以點牛金融的車貸業務為例。據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統計,2016年P2P車貸交易規模達到1616億元,其中車抵貸類約1311億元。 而盈燦咨詢提供的報告顯示,假使2020年汽車保有量中5%的車輛通過P2P進行抵押貸款,到2020年P2P車抵貸市場規模將達到1.4萬億元的規模。從數據不難看出,車貸市場未來還有萬億級的市場空白尚未被填補。 在點牛金融之前已經登陸美股的樂信和趣店,其分期消費業務也得益于國內龐大的用戶群體所帶來的收益。國內市場的業務前景看好,讓互金企業有了走出去的自信和底氣。 麻省理工學院的互聯網金融專家Dushyant Shahrawat在2017年曾指出,金融科技通過大規模普惠發展,滿足了越來越多低層消費者的借貸、投資等需求。這在中國表現尤為明顯。據了解,2017年全世界互聯網金融行業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四分之一來自中國。 而國內企業登陸A股整體難度正在加大。 據最新數據顯示,國內2017年發審委共審核488家公司的首發申請,其中380家獲得通過,86家被否決,22家暫緩表決,全年IPO通過率為77.87%。而2016年全年審核266家,否決18家,過會率高達90.6%。 特別是正處在調整期的互金行業,為謀先機,相繼轉向境外尋求上市機會。 “墻外飄香”:要靠內功 國內的上市形勢,為互金企業特別是赴境外上市的企業帶來的,更多的是鞭策和驅動。 觀察最新擬赴美IPO的點牛金融,可以看出,合規化操作成為這家以車貸為主營業務的網貸平臺2017年一整年的基調。 隨著互金監管趨嚴和“限額令”下達,點牛金融于2016年提前布局的車貸業務成為行業關注的熱點。因其標準化、低風險等優勢,車貸已經成為點牛金融的主要標的,受到了投資人的廣泛關注。 點牛金融在車貸業務的審批方面,不僅對車輛的年限、價值進行審批,使車輛價值與借款額度匹配。在額度方面也嚴守監管“限額令”要求,最高貸款額度不超過20萬元。 此外,點牛金融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車貸三級風控制度,從合作商風控、點牛駐地風控、點牛總部風控等多主體,形成了三層級、關卡式、垂直化的風控架構。 為了能夠讓投資者對平臺的安全程度更放心和信賴,點牛金融選擇輝時基金作為重要股權合作伙伴。輝時基金是由中國健康產業基金投資控股達60%的子公司,而中國健康產業基金的股東方中有國資委100%控股的天津立達集團有限公司。 從點牛金融這一個企業案例就可以看出,合規不僅是國內行業監管層面的要求,也是股市準入的要求,更是境外上市的先決條件之一。 無論是國內上市還是境外上市,投資者關注的是企業的價值。 業內人士表示,互金企業的市場表現和存續價值涉及合規性、經營能力的持續性、企業會計及財務問題、信息披露、內控體系等,企業應該修煉好內功。對于首批赴境外上市的點牛金融們來說,想要“墻內開花墻外香”,更是如此。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