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機會,可能有時我們需要靠運氣;而賺錢思維,卻只能靠我們自己,而如果我們擁有像狼性一般的賺錢思維,在面對機會迅速逮住,同時在危機中冷靜自若,絕地逢生,那么錢生錢似乎做起來就不會覺得那么艱難了。 01 絕不放過每一次賺錢機會 機會面前人人平等,普通投資者往往在遇到新投資機會時瞻前顧后,猶豫不決,擔心投資風險大,又擔心錯過好的投資機遇,而富人們絕不放過每一次投資機會。 房產投資就是活生生的例子,10年的時間里,房產可以說是無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品, 然而,在房價瘋漲中仍有無數人錯失了一次次投資機會,眼巴巴地看著別人賺的盆缽體滿。
再看看中國富豪榜上,地產商人是重要的群體,甚至在最風光的那些年,富豪榜上排名前十的人當中,就有七個是開發商。 機會,不是每次都有,但只要我們能抓住每一次機會,就有可能讓我們一夜暴富。 02 擁有絕對開放性的賺錢思維 富人與窮人的思維是存在差異的。我們小時候就聽過的中國老太和美國老太的這類的思維故事。 中國老太進入天堂垂頭喪氣地說:“唉,我苦了一輩子,剛攢夠錢買了一套房,本來要享清福啦,可是卻來到了天堂。”而美國老太卻笑著說:“我是住了一輩子的好房子,還了一輩子的債,可剛還完就來到了這里了。” 還有人看到鄰居家買了一輛好車,中國人惡狠狠地說“我今晚就想砸了他家的車。”而美國人遇到這樣的事會說“我要賺錢買更好的車。” 全新投資時代,我們的賺錢思維也需要全新打開,可以貸款做房產投資,可以接受并投資非上市公司的私募股權投資,甚至還可以遠去海外做投資,尋求全球化的資產配置,實現財富快速增值。 03 危機中冷靜自若,絕地逢生 危機是無處不在的,不止于生存環境中的天災人禍,也不止于金融大環境中。金融危機有貨幣危機,即貨幣劇烈貶值;債務危機,即企業或國家出現系統性的債務違約;還有銀行危機,即由于擠兌等造成銀行的流動性不足等。
回看歷史上那些比較著名的金融危機,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1990年日本房地產和股市泡沫的崩潰;1980年的拉丁美洲債務危機等等,而近些年來,金融危機也呈現出多元化的形式,更為復雜多變。 金融危機,我們不可精準預測,但我們始終要保持危機意識,并正視危機,在危機中冷靜自若,絕地逢生。“股神”巴菲特在金融危機期間做了五筆投資,總投資額高達252億美元,總收益卻近100億美元,回報率高達40%。 再有知名的財富管理機構嘉豐瑞德,在08年金融危機中,眾多公司在一夜之間傾家蕩產,而這家公司卻依靠多年的行業經驗,全球綜合性的視野及穩健全面的投資理念,不僅保障了公司利益,投資收益實現小幅增長,還讓數萬萬家庭躲過了這場危機,避免了大幅虧損并實現了盈利。 這也正應了巴菲特的那句經典投資格言: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慌,在別人恐慌的時候貪婪。別人驚慌時,你獨醒。 歷練狼性般的賺錢思維,讓錢生錢輕松自如。2018年,我們重新出發,改變固化的賺錢思維,穩穩投資賺錢。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