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或許太過“深入人心”,不少人現今開始盲目配置理財產品。做好理財投資,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的財富增值,使自己的生活質量更好。但理財投資不僅僅是簡單選擇一款理財產品等待拿收益那樣簡單,有經驗的投資者都會知道,有些“現實”問題有時候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殘酷許多。 現實1:理財不會讓你暴富 相信有些人理財投資的原始動機就是以為理財可以讓自己很快變得富有,甚至是暴富,因此興沖沖地開始了理財投資,但最后的結果往往會大失所望。 嘉豐瑞德資深理財講師表示,理財是個實現財富穩步增長的長期過程,并不能讓我們實現暴富。除非你是巴菲特,或是在合適的時間點抓住某個投資機遇,像十年前的房產投資,現今的私募股權投資,這類投資品的回報率很高,那才有可能,但這種機會不多。
現實2:專家也難免虧錢 為了做投資穩穩賺錢,很多人會去聽高手、專家給出的投資建議,其實專家給出的建議也是根據他們所擁有的知識和經驗總結出來的,盡管有一定的參考性,但不能全信。 畢竟市場上的不確定因素太多,誰都不能保證跟著專家“走”就一定能賺到錢,甚至還可能出現虧錢的情況。因此,參考專家建議時,還是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盲目相信。 現實3:心態難以平衡 有些人在投資前就不斷告訴自己要平衡好心態:盈利時不能太得意,虧損時就當是出了學費,買了經驗和教訓。
但等到真虧錢時,自己的心態還是很難平衡好,畢竟本金時靠自己點滴積累下來的。如果這時還聽到自己身邊有人賺錢了,心態就更不容易平衡。此時,最需要做的事就是保持冷靜,避免自己做出一些沖動的決定來,以免造成更大損失。如果你做投資只追求財富穩健增值,那可以優先配置諸如穩利精選投資計劃等穩健型理財產品,降低投資風險。 現實4: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對于理財,有些人對其理解僅僅是投資,但理財除了投資外,還包括記賬、儲蓄、投資自己等各個方面。而且這些事情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未必容易。 嘉豐瑞德資深理財講師表示,理財初期通常先進行強制儲蓄,但是很多都會在平時生活中的種種誘惑下很難存到錢,而是無計劃,無預算地購買品牌包包,衣服和電子產品等,因此做好理財一定要靠自律,否則要想做好理財較難。 以上這些理財現實是否對你的理財決心有所打擊?其實,理財是為了更好地增加財富,生活品質不斷提高,所以一定要將心態放穩,終有一天能實現你的財富夢想。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