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中國金融科技企業點牛金融(股票代碼DNJR),以發行價4美元、開盤價5.2美元,開盤價較發行價大漲30%的增幅,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掛牌。 點牛金融此次IPO以每股4美元的公開發行價共發行1,550,000股普通股,在不扣除承銷商折扣,傭金和發行費用的情況下一共籌集約620萬美元。 而在點牛金融的背后則有著更多互金企業摩拳擦掌,準備開始自己的上市之路。 緊隨點牛金融之后的上市潮 3月5日,維信金科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發布招股說明書,擬在香港上市。據媒體報道,近期凡普金科也加快赴港上市步伐,你我貸也打算從新三板撤出后,開啟赴港上市進程。 2018年1月,陸金所亦再次爆出上市消息。 為什么突然之間,大家都瞄準了上市? 雖然屢遭調控,互金行業卻是資本市場眼中的“香餑餑”。 從去年初開始,不僅港交所高層頻頻向金融科技企業喊話,甚至開始了久違的制度改革,希望徹底打開局面。足見香港資本市場對來自大陸的金融科技的爭搶姿態。 去年9月28日,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專門出席了眾安在線上市的敲鐘儀式,并當場公開表示,香港要為自己的市場結構調整做出努力,要夾縫里求生,一定要求變,在新經濟中保持香港自身的市場質量,他希望能在未來幾個月能夠有比較大的突破。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宣讀任內第一份《施政報告》時,更指出香港是開拓金融科技的理想地方,將推出多項有關政策鼓勵金融科技的發展。 點牛金融掛牌的納斯達克也把互金企業視作重要的拓展方向。納斯達克亞太區負責人Tomas Franczyk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道,“科技的創新會驅動亞太地區的金融服務業。”而這家美國證券交易所在過去三年中,亞太部的收入增長了三倍。 Franczyk表示亞太地區是“全世界一些最具創新性的金融科技公司總部所在地”,納斯達克渴望與更多公司合作,為投資者開發更新的產品。“在許多地區,投資公司正略過實體階段,直接采取線上模式。這意味著它們更容易被更大范圍的潛在投資者接觸到。” 上市將使點牛們更規范 對于互金企業的關注者們來說,上市或許是件好事。上市將點牛金融這樣的互金企業轉變成為公眾公司,而這將促使點牛們更加公開、透明,這也意味著這些互金企業的投資者們將獲得更透明、更公平的投資環境。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認為,上市的相關規則對互金企業起到約束、規范的作用,總體來說是個好事。 “能夠在海外上市或是提交申請的都是優質資產。只要能夠上市,利大于弊,應該持鼓勵和支持的態度。”歐陽日輝說。對于海外上市原因,他認為有四方面,一是海外上市的條件比國內寬松;二是目前互金企業處于持續整改階段,國內上市較為困難;三是海外投資者對中國互金企業有著較高的期待和投資熱潮;四是從互金平臺本身講,選擇海外上市,不僅可以融資,而且通過海外上市擴大影響力,并引進優秀的技術和人才。 歐陽日輝進一步表示,上市對中國互金行業以及上市互金平臺的規范健康發展都是好事。“規范發展既要通過監管,也應更多通過市場化方式來解決,最好的方式或是通過上市,根據上市的相關規則對互金企業起到約束、規范作用。” 以剛剛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的點牛金融為例,成立于2015年的點牛金融在上市前后正在經歷著業務快速增長的事情。運營年報顯示,點牛金融2017年連續累計成交量連續突破5億和10億大關,截至2017年年末,計成交額突破12.4億元。 在這個快速增長的時間點選擇上市,點牛金融顯然是為了走向國際化平臺。在上市時,點牛金融董事長曾而新表示,登陸資本市場可以推進公司的規范化治理,讓公司更合規透明,并推動公司進入穩健發展的軌道。 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后,點牛金融可以更方便的引入國際化人才和國際資本,讓自己的未來發展之路更加廣闊。 另一方面,點牛金融主打的車貸業務在美國更容易被理解和接納。據統計,2016年中國汽車金融和融資租賃的滲透率分別約為35%和5%,而同期美國汽車金融和融資租賃的滲透率分別高達82%和48%。做為有“車輪子上的國家”之稱的美國,點牛金融的車貸業務更容易被國外投資者所接納。 掛牌成功后,點牛金融攜“中國車貸第一股”之名再來向國內消費者講述自己的車貸業務模式會更容易被國人理解和接受。 2018年剛開局,點牛金融在納斯達克,以開盤價較發行價大漲30%的增幅,引燃互金企業上市熱潮,而隨著上市與監管工作的逐步推進,上市之后互金企業們將轉化成越來越透明的公眾公司,或將改變互金行業的形象和走勢。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