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加息,股市震蕩,房產投資泡沫,海外投資熱火,股權投資搶手......面對如此復雜的市場,高凈值人士是否要調整今年的理財目標及投資規劃呢?對此,嘉豐瑞德理財講師表示,在調整投資理財策略的過程中,你需要反復思考這幾個問題: 1、目標是否要調整? 首先,我們都需要制定一份家庭理財規劃,不僅可以激勵家庭重視理財,也能檢測家庭理財最終是否實現了目標。但理財目標不是固定不變的,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在關注各方面局勢的時候,當理財目標無法實現時,就需要對理財目標進行優化和調整,從而增加理財信心,不然容易讓人產生中途放棄的念頭。
2、預算是否要調整? 關于理財過程中的收支,很多人都是根據下一年度預計可能實現的收入和產生的支出進行制定的。但老話說得好:“人算不如天算”,根據具體的市場動向,很可能會發生變化,可能影響收入,也可能影響支出。 嘉豐瑞德理財講師建議,每隔一段時間,如3個月、半年就得重新思考一下是否要調整預算,預算該如何調整。只有將預算調整到一個相對合適的數額,才能既不影響生活質量,也能省下更多不需要花費的資金。 3、理財方法是否要調整? 記賬,儲蓄,投資等都是理財方法,但是家庭各個階段有各個階段適合的理財方法,比如組建家庭初期,主要注重強制儲蓄;中年家庭,主要注意加大高風險高收益產品的投資比例,積累更多的財富;老年階段,主要注重防范風險,減少高風險投資,加大穩健產品比如穩利精選投資計劃等投資比重,綜合分析來進行理財,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理財目標。但如果一些理財方式無法達到效果,那就需要進行調整。 比如有些人每天都記賬,但最后并沒有把錢花在刀刃上,也沒減去不必要的支出,那就需要對這種理財方式進行改正,或直接不記賬。
4、投資策略是否要調整? 投資是實現理財目標的關鍵環節,但很多人限于專業知識不足或是其它方面因素,最終不僅沒成功“錢生錢”,反而還虧了不少,不利于財富目標的實現。 所以,嘉豐瑞德理財講師建議,每隔3個月或半年,投資者也要看根據實際的盈虧和理財目標,來決定自己是否繼續投資某產品。同時,也要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整投資策略。不要在市場不穩定的情況下,還將大筆資金投資于高風險產品,一旦行情出現波動,損失就不是一點點了。 分散投資是有效降低自己投資風險的投資策略,在選擇穩利精選組合投資計劃之類的穩健投資的同時,可以適當選擇私募股權類投資產品,這樣能兼顧自己想要“搏一搏”的心以及均衡風險。 以上的4個問題是你在理財投資期間需要時時思考的,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自己理財投資的方法,才能更好實現財富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