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其中,《意見》明確提出:建立地方金融管理部門監管的地方金融組織和互聯網金融機構統計,全面加強對風險防控薄弱環節的統計監測。這是互聯網金融被納入“十三五規劃”、連續多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國家對于互聯網金融的再一次聚焦。業內人士認為,這將有利于更好的發揮互聯網金融的普惠作用,為實體經濟服務,促進行業有序發展。 解決金融“不普惠”的難題 有業內專家曾表示,互聯網金融的迅速崛起,是有原因的。作為傳統金融的有益補充,互聯網金融可以讓更多的企業、居民沾到金融的雨露,提高金融的覆蓋范圍,激活社會閑散的資金,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尤其是在當前經濟發展走向高質量的背景下,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面臨發展資金缺乏的困境,而傳統銀行雖然有“普惠”的資金,但資金獲取的門檻較高,比如,對貸款企業的體量、規模等有硬性規定,資金申請周期長等。 反觀互聯網金融,本來就是為“普惠”而生,其覆蓋范圍、審批速度等都比傳統銀行快。這就為中小企業及時獲得資金,抓住市場機遇進行企業生產爭取到了寶貴時間。因此,面對傳統銀行“惠”而不“普”的難題,互聯網金融則很好的進行了補充,提高了金融服務的效能。 作為一家堅持“普惠”價值觀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多融財富相關人士認為,從普惠金融的概念去理解,互聯網金融在一定范圍內解決了中小企業資金融通的難題,助推了它們的發展,但這也僅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果。“如果要充分發揮互聯網金融的作用,傳統銀行和互聯網金融機構需要從資金流、信息流等方面進行深度融合,互通有無,真正通過‘互聯網+’來落實普惠金融既‘普’又‘惠’的目標”。 未來行業逐步進入規范發展期 《意見》指出,金融業綜合統計是國家金融基礎設施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推進金融業綜合統計,是有效監測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成效、提高服務效率的關鍵信息基礎,是前瞻性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建立現代金融體系的重要舉措。 對于互聯網金融被納入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在行業合規化要求逐步推進與落地的窗口期,行業調整、轉型等會同時發生。多融財富相關人士說,把互聯網金融納入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可以看作是推動行業良性發展的指南。“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上報相關行業動態數據,將讓規范化發展的速度加快,給有責任、擔當和合規的平臺在監管政策下快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浩祿金融相關負責人表示,一直以來,互聯網金融都在為實體經濟的發展默默助力,為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難題,為實體經濟更好的實現轉型貢獻了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更好的詮釋了互聯網金融的普惠作用,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促進行業良性發展。作為互金行業的一份子,浩祿金融也始終在為小微企業的發展建言獻策著,深入貫徹合規發展理念,積極踐行行業監管號召,為用戶提供安全便捷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把用戶需求融入發展的每一步,并致力于打造一個讓用戶滿意的互聯網金融信息中介平臺。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