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開了上市這扇門的點牛金融將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 3月20日晚間,點牛金融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代碼:DNJR),籌資約620萬美元,成為中國首家在海外上市的車貸平臺。 據點牛金融內部人士透露,在上市后,點牛金融的戰略構建的變化可以用天翻地覆來形容。 據了解,點牛金融董事長曾而新在內部講話中提出了“建立以科技為驅動、互聯網金融服務集團”的概念。 在這份內部講話中,曾而新著重強調了點牛金融未來在汽車金融領域的布局。
曾而新說,未來點牛金融將在原有車貸基礎上拓展汽車消費場景為主體的車貸金融服務,建立以汽車購買消費為場景的全產業鏈閉環服務,促進中國汽車消費和流通市場的大力發展。這是一塊巨大的市場蛋糕,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點牛現在進入正當其時,“以汽車消費為主題的金融信息服務是點牛的下一個戰略方向,這是點牛建立以科技為驅動、互聯網金融服務集團的關鍵的一步。走好這一步,對點牛集團的整體發展戰略至關重要。”
這是點牛金融首次提出要建立以汽車購買消費為場景的全產業鏈閉環服務。據公安部數據 ,截至2017年底,中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1億輛,其中汽車2.17億輛,汽車駕駛人高達3.42億人。 在復星昆仲資本投資副總監盧山看來,中國圍繞汽車這一領域還有巨大的開拓空間: “中國的汽車市場不算特別成熟,美國擁有全球最好的汽車市場,日本、德國也很好。中國整個汽車產業鏈里占最大頭的是汽車的生產和銷售,主要是新車生產、銷售,其他環節都很小。做投資,很好的對比標的就是美國,差距就是成長的機會,意味著有很大市場空間。” 而選擇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為國際投資人講述“中國版車貸故事”的點牛金融顯然也是用中國汽車金融市場誘人的未來前景打動了國際金融市場。 據統計,2016年中國汽車金融和融資租賃的滲透率分別約為35%、5%,而同期美國汽車金融和融資租賃的滲透率分別高達82%和48%,其中全球汽車金融的平均滲透率也在70%以上,中國和領先國家的差距明顯,汽車金融產品滲透和創新都有著較大的提升空間。 中美兩國的車貸市場空間,讓以點牛金融感到了更多前進的動力。 另外與其他互金業務相比,車貸業務在貸后處置上有極強的優勢。車貸業務有車輛作為抵押物,一旦發生逾期貸后處置難度較低,為平臺在形成核心競爭力之前留足了緩沖期;另一方面,因為車貸業務本身的小額化特征,單個項目不良也不至于摧毀平臺的資金鏈;第三是抵押物可控,便于平臺進行追償和抵押物處置。 在互金平臺介入車貸領域后,車貸的綜合貸款利率從原先的40%左右降低到了目前的15%~20%,較原先融資成本降低了50%以上。隨著融資成本的降低,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及個人通過車貸業務獲得資金,這是普惠金融的價值所在。點牛金融自成立以來就始終專注車貸領域,在搭建完善的業務模型之后,業績如期實現了爆發式增長。 隨著點牛金融戰略升級,未來汽車金融市場將更加精彩。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