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錢包買房”近日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將自己的父母、父親的父母、母親的父母的所有錢來買房,年輕人扎心了。有網友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錢是他們養老錢,用了扎心;也有網友說,買房是剛需,趁早買房是真理,房價是誰也控制不了的。 據了解,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都偏向自己買房,不想靠父母,更不想使用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錢買房。買房所需要的資金是個大數目,尤其在大城市。國內財富管理機構嘉豐瑞德資深理財師高子惠表示,年輕人買房應該慎重,如果經濟實力不允許,建議還是租房為好。對于當前年輕人該如何理財,如何理自己等問題,她也給予了以下6點建議:
01 提升工作能力 有價值了,面包自然也會有 有一份高收入,有了足夠的資金,才能來談論“理財”。所以,年輕人應積極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斷學習專業知識,考取相應的從業資格證書,學會投資自己,爭取讓老板加薪。另外在職場要提高自己的情商,不要站錯隊,去迎合好的領導,努力回避差的領導。 另外 ,年輕人上班期間最好別炒股,炒股的本質是多空對賭,就是戰場博殺,普通投資者基本上都會成為被收割的韭菜,到時炒股不僅沒有賺到錢,還耽誤了本職工作,百害而無一益。 02 養成良好消費習慣 積少成多,擁有人生第一桶金 最終決定你財富多少的,不是你的收入,而是你的支出。就算你很有錢,如果無度地消費,你最終會變成窮光蛋。收入有多少并不會讓你成為真正的有錢人,實現財務自由,只有學會量入為出,你才能成為真正的有錢人。 平時建議年輕人養成量入為出的習慣,購物前列出清單及預算;盡量不使用信用卡消費;別充闊佬,為了有面子花錢;還要養成儲蓄的好習慣,財富積少成多,擁有人生的第一桶金。
03 理性考慮買房 不被房產游戲打倒 通常來說,在整個理財規劃和財務自由規劃中,買房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那么年輕人要不要買房呢?要不要拿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六個錢包”買房呢? 嘉豐瑞德資深理財師高子惠認為,年輕人買房還是要慎重,經濟不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先租房。對有有剛性需求的人來說,買房前一定要理性分析考慮,首先我為什么要買房,就是認識自己的買房動因,是為了面子?還是為了買房結婚?如果只是為了面子,那就沒必要買房了,這是自找麻煩。 其次,你需要了解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自己有沒有這個經濟實力買房,并做一個買房預算,并制定買房計劃等;最后考慮你的買房的具體需求,為了上班離公司近一點,那就購買離公司不遠距離的房產。 04 學會錢生錢 遠離不適合的投資 學會錢生錢,也是年輕人必須掌握的本領。做任何一個投資,你一定要了解產品具體投向,產品本身的結構,對自己不了解的產品不要投資。 如果你追求投資收益穩健,可以選擇余額寶、貨幣基金、銀行定存,國債,大額存單等產品,收益不是很高,但風險也較低。如果你追求高收益,可以選股票投資、私募投資等,這類產品比較適合擁有一定收入和資產的人進行投資,做這類投資要想放心可咨詢嘉豐瑞德專業機構,幫助挑選最適合的產品。另外,遠離P2P等網貸產品,現在跑路機構太多,避免踩雷。
05 建立有效人脈 朋友多了路好走,人脈就是錢脈 人脈決定了錢脈,只有你認識了很多人,大家彼此交換信息,最終實現共贏。 如果碰到人就問“我怎樣一夜暴富呀?”這樣肯定不可能獲得真正有價值的信息。關鍵還是你自己要有價值,你能給同樣牛逼的人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他們也才能給到你有價值的信息。之后再問人家如何賺錢?哪個理財產品賺錢穩穩的?人家才會回答你。 請拒絕狐朋狗友和酒肉朋友。患難之中見真心,朋友相處多個心眼。而只有有效的人脈,才能在合適的時候,向你提供最有用的賺錢信息。 06 增強個人保障 多鍛煉少生病,保險必備 保險是越早買越好,在年輕時為自己購買重大疾病險、意外險等,以防因疾病而影響財富積累,減少經濟壓力。當然,多鍛煉少生病是關鍵,年輕人要拒絕熬夜,早睡早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嘉豐瑞德資深理財師高子惠表示,年輕人要多學習,多思考、多閱讀,尋找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通過提升自己的價值提升收入。也可以培養自己的一項興趣,比如英語,可以兼職教孩子學英語,獲得額外收入。
總之,年輕人最好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怎樣讓財富成倍增長上,而要重點放在怎樣讓自己更加有價值,更有吸金的能力。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