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政策的支持和未來市場的前景看好,普惠金融一直是傳統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金融企業重點關注的方向之一。在不久前,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表示,推進金融改革、金融創新、金融開放和金融發展,其實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推進金融服務更加普及。 銀行發力普惠金融 據統計,截至目前,除五家國有商業銀行外,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浙商銀行、招商銀行和南京銀行也先后成立了普惠金融事業部或普惠金融中心。銀行等傳統金融從消費的真實場景和用途出發,支持個人合理的消費類融資需求,進一步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速度點,釋放大眾的消費潛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一季度金融數據也印證了銀行發力普惠金融市場。央行近日發布《2018年一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一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25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增速比上年末高0.1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4.9萬億元,同比多增6339億元。其中,一季度具有普惠性質的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回升,截至季末,小微企業人民幣貸款余額25.1萬億元,同比增長14.3%,比同期各項貸款和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1.5個和2.4個百分點。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報告指出,一季度信貸投放結構有明顯改善,"脫實向虛"基本得到遏制,主要表現在:對"三農"、小微等薄弱領域扶持力度增加,普惠金融不斷加碼;房地產貸款增速總體下降,居民融資結構出現明顯變化等。 究竟怎樣才能做好普惠金融?有專家表示,發展普惠金融不能一擁而上,面面俱到,要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深做透做優。同時,普惠金融對金融機構來說不僅僅是履行社會責任,也是一個戰略機遇。一邊是經營管理,一邊是社會責任,在強監管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背景下,普惠金融或成為銀行重要發力點。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的有益補充 互聯網金融的誕生為推進普惠金融的發展和實現共享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銀谷在線相關負責人認為,普惠金融是互聯網金融的重要使命,依托于移動互聯、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數字技術,互聯網金融不僅降低了服務門檻和成本,也提高了服務效率,讓更廣泛的人群能夠享受種類更多、更優質的普惠金融服,互聯網金融在推進普惠金融方面無疑具有巨大優勢。 作為普惠金融的踐行者,銀谷在線一直致力于服務好普惠金融中的中小微企業和有資金需求的個人。依托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手段,銀谷在線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優化和提升風險控制能力,努力打造優質的互聯網金融信息中介服務平臺。目前,銀谷在線圍繞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科技手段深耕細作,構建了反欺詐系統、預測模型、交易風險識別處理系統以及數據安全管理系統等幾大核心,從內在風險把控到外部風險預警、攔截,構建了完善的風險控制系統。銀谷在線深耕普惠金融領域,未來將繼續開拓金融科技創新,推進普惠金融發展,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