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北方企業新聞網 訊:2015年互聯網保險保費收入高達2234億元,比2011年增長近69倍。是什么讓互聯網保險“跑”得如此之快? 曾為多家知名金融機構提供金融云解決方案的云計算企業UCloud分析稱,現今電商購物的“退貨險”、“旅行險”等互聯網上的保險險種,展現出的是互聯網平臺與消費需求形成了互相促進的“共生關系”。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習慣于“指尖消費”,這就為互聯網保險打下了消費基礎。與傳統保險銷售模式相比,互聯網保險省去業務員跑業務這一環節,直接將產品掛到網上,這種“隨心購”比“被動買”更符合消費心理。 與此同時互聯網保險企業為了減少運營成本,在產品鋪上線之后,也連同將業務遷至云端,有數據就表明,在網上出售保單比傳統經營方式費用可節省50%-70%。 互聯網保險能否大跨步快進? 如此看來,互聯網保險正勢如破竹般迅猛生長,但這是否意味著保險行業就此將大跨步向前快進? “從為金融保險類客戶制定金融云服務過程中獲取的經驗分析”UCloud認為,這個問題的關鍵點,“是互聯網保險企業自身是否具備承擔風險與迎接挑戰的能力”。 “舉例來說,傳統銷售模式下客戶信息是由渠道經辦人進行采集,保險公司并未直接接觸到客戶的核心數據,保險產品沒有數據支持,在匹配用戶需求時就會大打折扣。因此互聯網保險在設計自己產品時就需要參考大量數據,而數據誰來提供這是個問題。” “除此之外,互聯網推出的保險產品通常保額較小但保單量巨大,現在電商的發展迅猛,創造了很多如雙十一、6.18這樣的網購節,為了避免交易雙方受到損失,很多商家會為消費者購買運費險,億級的保單量對于數據處理能力要求極高。”UCloud又提出互聯網保險在“大跨步快進”時不可規避的另一個問題。 然而,不可不提的還有互聯網金融容易“招黑”的體質,數據顯示,60%以上的黑客將攻擊目標指向金融系統。試想一下如果億級客戶信息遭遇全面泄露,對于承保公司將是一錘重擊。 金融云能為互聯網保險上個“安心險”嗎? 前有億級數據的考驗,后有黑客虎視眈眈覬覦,保險公司為千千萬萬個保民提供了經濟保障,但誰能為這些企業上個“安心險”呢? 眾安保險、康泰在線、安心保險,國內先后成立的三家互聯網保險企業幾乎無一例外地都選擇云服務作為其發展的保障。 為什么這些保險企業選擇業務上云?以UCloud金融云為例,我們來看金融云究竟能為互聯網保險提供怎樣的“安心險”? 一、無限的存儲擴容,如氣球般伸縮自如。 UCloud金融云負責人介紹說互聯網上的保險產品購買量并不穩定,如果像傳統保險行業購買固定的存儲設備不僅儲量無法估計,前期投入也會很多。而UCloud金融云會根據客戶的需求隨時更改云端存儲設置,無需購買實體存儲設備,方便的同時為用戶節約更多成本。 二、提升數據運算能力,提高核算效率。 “未從傳統系統中分離出來時,招財寶內部核算需要跑7-8個小時,運算量巨大”,華夏保險信息管理中心經理陳貴波講述了曾經面臨的大數據處理難題。 如何化解這個難題?UCloud認為在金融云解決方案中部署高性能云主機,因其UHost性能良好運算準確,計算能力比傳統架構提高了50倍,可以有效滿足億級數據的運算要求。“幾個小時的合算,上云之后也許30分鐘就能搞定。” 三、管家般的安全保障。 據UCloud金融云負責人介紹,為了滿足各種互聯網金融企業的不同安全需求,在提供金融云解決方案時會根據用戶的行業特點與對安全等級的需求為其提供多種安全方案選擇。 如優盾安全產品中包括7類安全保障服務,用戶可根據需求自行選擇,而UCloud也會在制定金融云方案時給予專業的建議。 同時為了避免用戶的誤操作、存儲失敗、數據中心遭破壞等問題,UCloud方面表示,可在金融云方案中加入數據方舟,修復數據丟失的bug,只要時間在12小時之內,任意一秒都可實現恢復,同時最長恢復時間節點可精確到3天之內的任意一天0點。 “互聯網+”下大跨步式發展的互聯網保險企業將面臨更多挑戰,在修煉“內功”和搭建“安全網”的過程中,金融云是否能夠成為助其發展的催化劑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