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媒聯盟 據 商界在線 訊:6月初,阿里巴巴集團最大股東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Corp, 9984.TO)首次出售所持16年的阿里巴巴股份。 軟銀創始人孫正義幾日內連續三次調整其出售阿里巴巴股票的金額——從79億美元,到89億美元,再到100億美元。(求此刻馬云心理陰影面積)
![]()
韓裔日本人孫正義曾因在全球范圍投資超過450家互聯網公司,一度站在互聯網時代的“浪潮之巔”。他19歲賺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還是美元),六分鐘確定投資馬云,當過一天世界首富。 過去20年,孫正義有兩大成名作:一是1996年以1億美元投資了雅虎,獲得其33%的股份。兩年后,軟銀賣掉部分雅虎股票,獲利3.9億美元。隔年又從獲利中拿出2000萬美元投資阿里巴巴,成就了一次將近1000倍的投資,其為二。 除此之外,他投資過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還包括新浪、網易、人人、盛大、當當、攜程、PPTV等。
![]()
孫正義正在經歷的最大難題,是如何從美國運營商Sprint這項投資業務中賺回投資。 2014年,華爾街以《孫正義賠了一個緬甸》為題,報道孫正義該年虧損近60億美元,損失來源于軟銀所收購的Sprint。直至今日,據彭博統計的數據,軟銀已身負超過1000億美元的債務。 孫正義和孫泰藏兄弟
![]()
為了渡過難關,孫正義收回了他弟弟孫泰藏(Taizo Son)抵押給軟銀的GungHo股票。 孫正義的弟弟孫泰藏,是近年來聲明鵲起的日本富豪。孫泰藏在家中4兄弟中排行最小,他的哥哥孫正義排行老二。 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2013年,孫泰藏因名下手游APP公司GungHo股價上漲10倍,身家逾33億美元。GungHo的旗艦應用“龍族拼圖”(Puzzle &Dragons)是該年蘋果、iPhone與Android平臺手機中的熱銷游戲。 關鍵時刻,不論王者榮耀還是梟雄悲歌,在亞洲的企業中,類似孫正義家族這樣的兄弟創業傳奇并不在少數。 希望集團劉氏四兄弟
![]()
劉永好、劉永行、劉永美(陳新育)、劉永言 在中國內地,最廣為人知的兄弟創業的成功事例是劉永行、劉永好四兄弟。80年代末,劉氏四兄弟的企業成為中國最大的本土飼料企業集團,1995年劉氏四兄弟明晰產權并進行資產重組,從此分開各自發展。 至今僅新希望集團一年的營業收入就超過800億元,4兄弟的家族資產如按總數累計,可能超越國民公公王健林成為中國首富。 均瑤集團
![]()
王均瑤、王均金、王均豪三兄弟 另一個著名的兄弟創業傳奇則是均瑤集團。1991年,王均瑤、王均金和王均豪三兄弟以冒險精神承包長沙至溫州的包機航線,成為中國民營包機先行者,并由此打造航空服務產業鏈,1994年均瑤集團又進入乳業。 2004年,王均瑤因病去世,王均金臨危受命接任集團董事長,接手了對商業地產及資本市場的運作,并確立了主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方向。目前均瑤集團旗下擁有兩家A股上市公司,包括航空、文化、金融、涉外教育等產業。 盛大集團
![]()
陳天橋和陳大年兄弟 在科技產業方面,陳天橋、陳大年兄弟則是中國互聯網風云際會的弄潮兒。 1998年,陳天橋是復旦經濟系歷史上第一個跳級畢業的優秀生,陳大年是中國最有名的程序員。1999年這兩位強強組合以50萬元啟動資金創立了盛大網絡,2001年,涉足網絡游戲業。 兩個兄弟是典型的互補組合,一個主外,一個主內。陳天橋長于資本融資和戰略部署,陳大年長于運營實操。這兩個兄弟共同操盤的項目:盛大傳奇和起點文學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2004年,盛大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美國成功上市的互動娛樂媒體公司,30歲的陳天橋當上了中國首富。 早在10年前,陳天橋就希望盛大以硬件為入口,靠內容來盈利——這是今天樂視、小米正在干的事情。如今的互聯網巨頭,可以說正沿襲陳天橋“網絡迪斯尼”的舊路。 2008年,陳天橋和陳大年兄弟因為身體原因漸漸隱退幕后,在隨后的四五年期間,不斷拆賣盛大產業,陳天橋兄弟手握的真金白銀越來越多。2012年,陳天橋曾透露盛大坐擁近600億現金資產。2015年,他便套現62億元。 陳天橋從企業家轉型為投資界點金勝手。過去的10年間,他投資近150個項目,投資版圖涉及文化、金融、不動產投資、對沖基金四大板塊。 最新的投資動向是,陳天橋控制的盛大傳媒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成為剛在納斯達克上市的P2P鼻祖Lending Club最大股東。 陳大年則將注意力從游戲產業轉向了互聯網平臺及工具。旗下創立了果殼電子、WiFi萬能鑰匙等多個互聯網公司。WiFi萬能鑰匙全球用戶總量突破8億,成為中國用戶量最大的移動產品之一。 香港利豐集團
![]()
馮國經和馮國倫兄弟 在香港,被譽為最會賺小錢的大公司利豐集團,原家族企業本是日落西山的貿易中間商,但經過馮國經、馮國倫兄弟倆接班后,自70年代以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的現代化改革和數十次同業兼并,終于把這一“夕陽產業”做成了“日不落帝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品貿易公司,在全球擁有過萬家供應商,成就全球供應鏈貿易中難以被撼動的地位。 中國臺灣國泰集團
![]()
蔡萬才和蔡萬霖兄弟 蔡萬才,祖籍福建晉江,臺灣大學法律系畢業,與哥哥蔡萬霖一起創辦一度是臺灣最大民營企業的國泰集團。兄弟分家后,蔡萬才執掌“國泰產物保險”,并建立了富邦金融集團。如今,富邦金控是臺灣最賺錢、業務門類最齊全并在大陸布局最完善的金融集團公司。 在蔡萬才一族興旺發達的同時,其哥哥蔡萬霖一族的實力也不減當年,如今由蔡萬霖之子蔡宏圖掌控的國泰金控則是臺灣最大的民營金融集團,與堂弟蔡明忠相比,蔡宏圖以穩健持重著稱,執掌國泰幾十年始終保持國泰金控龍頭地位不變。福布斯臺灣富豪榜,也常常是蔡宏圖和堂弟蔡明忠輪流做首富。 泰國正大集團
![]()
謝易初和謝少飛兄弟 正大集團由祖籍廣東澄海的謝易初和謝少飛兄弟在泰國創業,在中國以外稱卜蜂集團。他們從一個賣種子的小鋪子起家,把公司發展成為世界500強企業及全球最大農牧業企業。 正大集團是第一個到中國投資的外資集團,也是在中國投資項目最多,投資額最大的外國公司之一。近年來,正大引人注目的大動作是斥資94億美元收購中國平安保險的15.6%的股份,成為中國平安大股東。 正大集團繼承人謝國民目前是泰國首富。 印尼針記集團
![]()
黃惠祥和黃惠忠兄弟 祖籍福建的黃惠祥、黃惠忠兄弟接管父親黃維源創建的針記丁香卷煙作坊之后,建立了一個業務范圍囊括煙草、紡織、家用電器、造紙、房地產、棕櫚油等多元化的大型企業集團。 與依靠官商合作,靠特權和壟斷經營發展、壯大的很多印尼華人企業不同,依靠消費業務起家的黃家兄弟盡量避免同軍政官員建立關系,不謀求政府的特殊待遇。這令公司一度遭遇滅頂之災,但也憑借在消費業的扎實基礎安然度過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 黃氏兄弟的財富排名往往處于印尼首富位置,偶爾會屈居第二。 馬來西亞豐隆集團
![]()
郭令燦家族 豐隆集團由郭令燦父輩、祖籍福建同安的郭方來、郭芳楓兄弟于1940年在新加坡創辦。郭氏兄弟分家后,郭令燦接管其父郭芳來所獲得豐隆集團在馬來西亞的業務:1家貿易公司,并將其發展成為馬來西亞最大華人企業集團之一,在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及香港擁有13家上市公司。郭令燦被稱為企業收購、合并的高手與股市大玩家。 而郭芳楓及其兒子郭令明、郭令裕則接管豐隆集團在新加坡大本營的事業,將其發展成新加坡最大的房地產、酒店集團之一,并連續多年穩坐新加坡首富交椅。 作為“家文化”的堅定踐行者,華人富豪一直熱衷于以家族親緣關系為紐帶創立自己的商業帝國。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在亞洲家族企業經營過程中,兄弟創業的故事遠比父子創業要堅實有力得多。因為在父子創業的過程中,雖然創辦人的強勢足以維護家族及企業的穩定,第二代中卻往往無人可以復制此強勢領導地位。 在老一輩的亞洲富豪創業歷史中,兄弟創業雖然不如夫妻創業那么主流,但最終卻因為其頂層設計及股權分配的更趨默契及合理,基本都能走在穩健發展的道路上,較少出現爭產風波。 至于新一代的亞洲富豪中,由于互聯網以及新興行業的發展,兄弟創業故事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催生兄弟富豪的產業,也從傳統的地產、貿易、消費行業,延伸到互聯網、投資、文化等等新產業上。(來源:造就)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