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華夏財經網 訊: 1、新三板市場的定位:根據國發〔2013〕49號文,“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是經國務院批準,依據證券法設立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主要為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發展服務”。這兩年的實踐中,這個市場定位遇上了很多挫折和質疑,“獨立的市場定位”、“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這個前景“似乎”不太明朗。然而,從更長的時間跨度來看,回顧49號文發布以來新三板的發展軌跡,我們可以看到政府當局在堅定的推動新三板向前發展,新三板正在一步一個腳印的朝著“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的發展方向邁進,這是由中國經濟轉型這個大勢決定的,是大勢所趨。當期,各市場參與主體,包括我們掛牌企業自身,對監管層的意見和抱怨,更多來源于短期套利預期落空后的一種失落。 任何一個重大政策及其相關配套措施的出臺,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新三板分層方案5月27日才正式發布,投資者因為沒有同時發布公募基金入場、降低投資者門檻等配套措施而極其失望,是完全沒有必要的。認為新三板是“沒有韭菜的市場,全是一些聰明人在博傻”,持有這個觀點的人,如果不加以調整,很有可能自己淪為韭菜。 退一萬步來講,即使“獨立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這個目標落空,各市場參與主體至少都認可新三板可以作為滬深上市公司的并購標的池,至少是個公開的PE/VC市場,有他的價值所在,完全沒有必要過于悲觀。 2、關于“傳聞新三板掛牌企業摘牌后去主板,被證監會設置障礙,根本不讓報材料”,這個傳聞的源頭是關于“清理三類股東”,有正在準備IPO的掛牌企業董秘告訴瑞華嘉誠,這個傳聞不實,至少不準確。至于認為“新三板掛牌企業走了一條不歸路”,這種看法瑞華嘉誠覺得大可不必,對于規范運作的企業來說,就算創新層不推出,就算未來的優選層(姑且這樣叫吧)不推出,就算后續公募入場、投資者門檻降低等配套政策都不推出,新三板掛牌總比不掛牌好,企業掛牌后至少可以融資,企業的公信力至少是增強了,至少對銀行融資有增信作用,對穩定核心團隊、提高團隊凝聚力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建議各市場參與主體,風物長宜放眼量。 3、認同關于“做市”的部分看法,現階段做市制度確實存在弊端,主要在于券商壟斷了做市資格,做市商資源供不應求,相當大一部分做市商短期行為,做市企業苦不堪言。但是,“如果要融資,千萬別做市”,這個說法有待商榷。2015年5月以來,掛牌企業定增失敗的案例確實屢見不鮮,且有增多的趨勢,但是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掛牌企業定增成功與否,主要與企業自身質地、融資時點、融資策略、定增價格、融資額度有關,而與做市與否無關,至少我們公司(北京瑞華嘉誠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01rz.com)是這樣,至今為止,凡是退出了的,沒有一個虧損,還沒有退出的,至少賬面是盈利的。 4、拋開內幕信息、操縱股市等非正常因素,滬深股市二級市場投資比較靠譜穩健的盈利邏輯應該主要來源于兩個,一是選準行業、選準企業,賺取投資標的自身業績快速成長所產生的利潤,二是從3-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跨度來看二級市場的波動周期,在市場極度低迷時選好行業,選好標的,低價買入持有,等待牛市的到來,在市場瘋狂時高價賣出。頻繁短線交易,十有八九是要虧損的,當然,技術高手和短線天才另當別論。流動性在全球稱冠的滬深股市尚且如此,要在當前流動性極差的新三板二級市場投機,結果就不言而喻了,區別只是在于滬深股市要割肉時,馬上可以割掉,新三板想割肉都有難度。 5、新三板投資的盈利機會:①二級市場波動產生的投機機會;②掛牌企業自身業績快速成長帶來的盈利機會;③按照流動性從小到大排列,基礎層---創新層---未來的優選層及滬深股市,新三板掛牌企業從流動性最差的基礎層逐步進入流動性更高的創新層、優選層或通過IPO進入滬深股市,不同市場流動性差異產生的估值溢價;④等待被滬深上市公司收購 6、新三板投資,應該回歸投資的基本邏輯:新三板實質上實行的是發行方式注冊制、發行人低門檻、投資人高門檻,在這種環境下,必須踐行價值投資,投資人必須對投資標的所處的行業、對投資標的本身要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好行業、好公司、好價格”,“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希望短期套利,賺一把就跑,等韭菜來接盤,本質上是投機心理,失敗的風險很大,更何況當前的新三板市場,更多的是存量資金在調倉換股,在博弈,哪里來的韭菜呢? 7、瑞華嘉誠認為三板投資比較理想的方案,一是在自己熟悉的行業,選擇有核心競爭力的標的,在企業渡過了生存期,解決了發展瓶頸,即將跨入快速發展期的時點進入,同時,融投管退,重點應放在深度投后管理上,在投資人能力范圍內,協助企業引入各種行業資源,幫助企業解決發展瓶頸,陪伴企業成長,賺取企業快速成長的錢,如果投資人具備這樣的能力和理念,聰明的三板公司老板們一定不會吝嗇給一個好的價格,更何況現在三板的估值本身就已經是洼地,當然,如果不能給企業引入各種資源,我相信掛牌企業也同樣歡迎理性的投資人參與定增,只是定增價格就需要按照市場規則,隨行就市了;二是選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未來幾年有大的發展空間、符合滬深二級市場偏好的行業,深入調研,在其中選擇有核心競爭力、有一定規模和體量的掛牌公司,買入后,進可等待滬深上市公司并購,退可同樣穩健的賺取企業快速成長的錢;三是選擇現階段有IPO計劃的掛牌公司,在合適的時機買入,等待企業IPO成功,目前三板市場上已經有一批投資人在這樣操作,他們稱之為“集郵”,但是這種策略,時間周期太長,不確定性太多,投資人需要做好風險防范。 如果投資人有正確的投資理念和方法,平和的心態,豐富的行業經驗和資源,選準標的,陪伴標的企業一路成長,既能賺取企業快速成長帶來的利潤,又能陪伴企業從基礎層到創新層、再到將來的優選層,從而同時賺取由流動性增加帶來的估值溢價,就是最佳選擇。 8、由于三板本身的制度建設還處于初創期,創新層政策落地后的配套措施出臺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轉板IPO估計至少需要排隊3-5年,企業自身成長也需要時間,用于三板投資的資金必須是長線資金,存續期至少應該是3年以上,三板不適合短線資金入場。 9、市場都在狂歡的時候,是掛牌公司募集資金的好機會也是投資的死期;市場呈現悲觀態勢時,是投資的好時機卻是募集資金的困難時期。現在是三板掛牌企業融資最困難的時候,卻是三板投資的黃金時期,但考驗的是投資人的格局、魄力、投資理念和投研能力,建議三板投資人回歸投資的本質和基本邏輯,選好的行業,選好的標的,等待好的價格,別人恐懼之時應該是您貪婪之日。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