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商界在線 訊:中國農業市場總規模超10萬億人民幣,中國的新能源投資每年超過1000億美元,當“新農業”與“新能源”結合,未來的產業潛力巨大。 伴隨著中國農村互聯網普及率的提升和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的發展,我國農業領域的創新轉型也在不斷進行。 通威集團以農業、新能源為雙主業,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通威股份是全球最大的水產飼料生產企業及主要的畜禽飼料生產企業,年飼料生產能力超過1000萬噸,是我國農、林、牧、漁板塊銷售規模最大的農業上市公司之一,水產飼料全國市場占有率已超過20%。
精英名企參訪團 2017年7月21日,商界傳媒集團攜手百年瀘州老窖窖齡酒發起精英名企參訪活動,組織近30名企業家走進通威集團,探訪其“新農業+新能源”的創新模式,學習他們如何把握光伏農業這個萬億規模的大風口。 通威:漁光一體模式實現新農業和新能源協同發展 企業家們一行先后參觀了通威集團體驗中心,通威IT創新體驗中心和“漁光一體”智能運營中心,了解通威集團35年發展歷程和雙主業發展現狀。參觀期間,代表團體驗了虛擬養魚,深入了解通威的智能化水產養殖,詳細了解通威“漁光一體”創新模式如何實現“新農業”和“新能源”的協同發展。
參觀通威集團 參訪期間,通威集團副總裁胡榮柱介紹了通威新能源產業從多晶硅、電池片生產到光伏發電的完整產業鏈,尤其是“漁光一體”戰略的提出,將通威原有的兩大優勢產業高度結合。通威股份發展部部長陳勇峰介紹了通威農牧板塊的發展現狀及成果,指出通威農牧板塊已從單一的飼料生產擴展到了漁業設施、智能養殖等領域,目前正積極拓展海外,探尋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座談會 2015年3月20日,通威集團正式發布“互聯網+水產”戰略行動計劃,提出包括連接用戶、智能養殖、互聯網金融、食品安全追溯、電子商務在內的五大戰略,旨在打通水產養殖產業鏈信息,形成產業鏈閉環,引領行業革命。 通過搭建電子商務平臺,拓展互聯網金融業務,共同打造通威營銷體系創新。通過建立通心粉社區、企業微信號,以及大數據、物聯網實現的智能養殖和食品追溯,實現通威服務模式的創新。 用戶連接:通心粉社區 通威集團的“互聯網+”戰略意在打造三個連接:連接人、連接信息、連接物。以連接用戶為首要目標的通心粉社區在通威的“互聯網+水產”行動發布當日上線,社區上線百天粉絲突破20萬。通心粉社區已然成為了中國農牧行業最大、發展最快的網絡社交平臺。 參訪的企業們對于通心粉社區的運營模式表現了充分的興趣。 智能養殖:通威智能水產養殖系統 通威智能養殖系統主要包含“通威365養殖模式“和”漁光一體“水產養殖新模式。 365養殖模式指科學選擇和放養主養魚、調水魚和調底魚, 合理應用通威精準組合投喂、均衡增氧、藻菌調控、防疫體系、“一技術”和底排污6大關鍵技術,全面提高養殖產量及魚類品質,實現綜合經濟效益提高50%以上。 “原來魚還可以這樣養!”參訪的企業家無不驚嘆。 通威的“漁光一體”養殖模式是結合了通威在光伏產業的獨特優勢,在365養殖模式基礎上的進一步創新。“漁光一體”模式通過對養殖空間的綜合利用,在池塘養殖水面上架設太能電池板,實現“水上產出清潔能源、水下生產安全通威魚”,達到光伏發電與漁業養殖的一體化有機結合。 食品安全追溯:通威魚認養 基于完整的水產品產業鏈條,通威集團構建了水產品統一溯源平臺,對產品進行標識和全程的質量控制。在其首創的通威魚全程可追溯管理系統中,超市中售賣的每一條通威魚身上都有一個專屬的電子標簽,消費者通過這個標簽可以追溯查詢到所購買的每一條魚從魚種、繁殖、飼料、水質、產地,到配送、消費等各個環節的信息。 “食品的安全真的非常重要,”其中一位參訪企業家感嘆到。 未來五年,大數據、物聯網等創新技術的發展將幫助傳統產業更好向智能化轉型。通威集團的“漁光一體”創新模式不僅僅是實現了企業自身的轉型升級,推動我國水產養殖由量到質的升級,對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同樣具有借鑒意義。 百年瀘州老窖窖齡酒搭建企業溝通橋梁
通威獲贈百年瀘州老窖窖齡酒 參觀結束之后,參訪團的企業家一行出席了百年瀘州老窖窖齡酒“精英分享晚宴”,席間企業家推杯換盞,交流一天的感受,并就公司管理和企業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度討論,企業家們紛紛感謝商界傳媒集團和百年瀘州老窖窖齡酒提供的精英名企參訪平臺,讓他們學到了更多,并希望以后多一些類似的活動。
精英分享晚宴 作為中國商界第一智慧與資源交互平臺的商界傳媒集團,以助推中國中小企業創新變革為使命;作為中國精英商務用酒第一品牌,百年瀘州老窖窖齡酒提倡商務用酒新品味與新文化;二者強強聯合,致力于為企業家們搭建互聯互通平臺,真正做到了服務廣大精英人群,讓商業更容易、讓商務更輕松。 作者:朱作明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