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商界在線 訊: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同樣也是企業的靈魂。一個企業沒有了文化就等于缺失了靈魂。 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對中外諸多大企業產生過重要影響。現代企業管理者在借鑒西方現代管理理念的同時,還應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從五千年優秀傳統思想中吸取其精華,創造性地應用于企業管理工作。
2017年8月19日,商界傳媒集團走進瀘州,攜手百年瀘州老窖窖齡酒聯合發起“商界大講堂•精英教室瀘州站”,屆時,哲學博士、管理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和推廣者楊異之教授將在瀘州老窖商學院,講解傳統文化和現代管理的融匯運用。 “以和為貴”注重人員協調。孔子在《論語·學而》中曾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儒家文化反對走極端和搞片面性。如果將“和為貴”的傳統文化應用到企業管理中,企業中管理者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企業與環境的關系都可系統地協調。 “以義為先”重視社會效益。以義為先的經營之道,其深層含義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企業管理者在注重社會效益的同時,積極貫徹“以義為先”,為獲取企業長遠效益做好鋪墊。 “中庸之道”促進和諧穩定。“中庸”不是“平均主義”,而是一種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其所闡述的是不偏不倚、不走極端的處世之道,體現了企業管理中的適度管理原則。
“無為而治”注重管理藝術。“無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維方式是建立在彈性柔化管理方式的理念基礎之上,員工依靠自驅力自我管理,體現出一種自然主義的管理模式。“無為而治”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楊異之 任何管理模式都離不開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和文化背景,文化對于形成管理理論和管理模式起著根基性的作用。實踐證明,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和實踐有著諸多契合之處。 此次“商界大講堂•精英教室瀘州站”旨在致力于為企業家們撥開文化迷霧,打開認知邊界,提升管理能力,讓商業更容易、讓商務更輕松。 作者:商界新媒體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