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元從養魚實驗開始建立的“企業命運共同體”,通過35年發展,已經完全站在了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的高度,與“人類命運”融為了一體。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思想指南 中國傳媒聯盟 據 商界在線 訊: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各種國際會議如2017年初的瑞士達沃斯論壇上,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倡導惠及全世界人民的開放發展模式,并以“親誠惠容”的理念,以“一帶一路”“亞投行”等行動方案實際落地,實現為每一個參與國家的人民謀富祉的理想,受到了全世界的歡迎。這樣的思想,與“達則兼濟天下”的中國傳統文化有關,源于中國人固有的責任感與擔當,源于萬物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東方哲學思想。 “命運共同體”其實是就“為他人著想”,任何國家社會從來都不能“獨善其身”,只有把相關各方都納入利益鏈條中來,各盡其能,共享發展成果,相關各方才能獲得持久穩定的發展,實現各國人民共享繁榮。這樣的思想,是對各方利益訴求的尊重和遵循,把相關各方的利益需求理順做順。 這樣的思想可以治國理政,這樣的思想同樣有助于經營企業。 仔細體會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治理企業的系列理念方法,可發現其與習總書記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完全可以將劉漢元通過經營企業,惠及產業鏈所有利益環節,惠及所有員工和消費者、社會的思想與方法,稱為建設“企業命運共同體”。 通威集團35年來,就是依靠這樣的思想,秉持了一種“善”的商業模式將企業做順,進而做大做強的。 ![]() “水下科學養魚,水面光伏發電”的“漁光一體”通威創新商業模式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上世紀80年代創業之初,劉漢元就將他獨創的“渠道金屬網箱式流水養魚技術”無償提供給養殖戶,讓他們和自己一道共同把現代養殖產業做成功,并且迅速推廣到全國,解決了中國人“吃魚難”的問題,惠及天下百姓。劉漢元在轉型生產魚飼料的同時,確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經營思想即“飯碗理論”,他說“誰引導農民致富,誰就和農民一起致富”,致力于在經營、服務包括在價格上,讓廣大的養殖農戶獲得更大利益,同時致力于技術創新使養殖戶用更低的成本養出更多更好的魚。“為他人著想”,就是通威成功的源頭。 顯然,劉漢元的“飯碗理論”就是典型的“命運共同體”思想。 劉漢元很早就在踐行這樣的思想,為此他提煉出了“誠信正一”的企業文化理念,這四個字,是企業對待內部、外部所有人事物的行為準則,以此實現與所有相關方“共贏”,顯然這是全力為他人著想自己才能生存的“一體”思想的體現。這一思想完全符合“道”,當然也體現了劉漢元的一片真誠和信用。這是通威企業文化的源頭,可見通威是依靠一種思想和文化來獲得成功的。 ![]() 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在“兩會”上 劉漢元進一步提出“通威要當好五個家”,作為整個產業鏈的主導環節,通威提出“四分五為他人著想,五分五為自己著想”的原則,主動為合作伙伴算賬當家,當好原料供應商、通威自身、經銷商、養殖戶和消費者五方面的家,合理安排了各方的利益,其中通威毛利10%左右,養殖戶14%-15%左右,經銷商5%-6%左右。經銷商風險最小,因經銷商貨的周轉量大,快速,一年周轉個三五次,投資回報率也能達到20%-30%,因此5%-6%是合理的;而養殖戶規模小,承擔的市場風險和養殖風險大,周期長,回報則必須高一些;通威自身10%左右的毛利,凈利潤只有1%-2%,因為全年產量大,也是合理的。給消費者的,則是合理的零售價和最優質的水產品,供應商價格也是合理的。由此通威與整個產業價值鏈實現了“全贏”,沒有任何環節輸掉,產業鏈各環節形成了長期穩固的合作。 不僅如此,通威還責無旁貸地當好了員工的家。除了工資之外,通威每年還將利潤的30%~40%,按員工的不同貢獻分配給全體員工,員工收入可觀。這使得員工都“用心用智慧只爭朝夕”地工作,視自己為崗位的“主人”,員工盡職盡責就能充分發揮聰明才智,不斷求變,不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創造更高利潤,員工也能獲得更高收入。通威競爭力也就越來越強。 通威的“企業命運共同體” 劉漢元將產業鏈各環節的命運、企業內部員工的命運,甚至社會的繁榮美好,同時通威牢牢綁在一起,以“命運同共體”的思想,一體化生存和發展。劉漢元認為“做企業就是與社會有個約定”,營業執照就是企業與社會簽定的契約,約定按社會發展的需求為社會服務,有害社會的事當然是天經地儀不能做的。當通威以優質產品推動了社會進步,社會自然會給予通威理所當然的回報。 水產飼料行業的門檻其實并不高,行業中的企業也不勝枚舉,但為什么35年來是通威成為了該行業的全球領導者而不是其他企業?原因正在這里。 除了水產及畜禽飼料業,光伏新能源是通威的另一主業。這一新興領域,通威一如既往兼顧所有各方面的利益,此時整個價值鏈中最主要的需求,是社會需要成本不斷降低而品質不斷提升的產品,唯有如此,整個價值鏈“命運同共體”才能形成。因此通威不斷向光伏新技術發起沖擊,向光伏新能源的生產管理、人均率效發起沖擊,產能最高達到了120%—130%的利用率,成本降到了全行業最低,此時與通威合作的產業鏈上的所有企業,都能獲得更加長期穩定且滿意的收益。 ![]() 通威35周年慶典暨世界首條工業4.0高效電池生產線投產儀式 2016年整個通威集團銷售收入超過560億元人民幣。2017年上半年,通威股份盈利7.92億元,同比增長57.83%。2017年9月,通威集團35周年慶典之日,全球光伏新能源領域第一條工業4.0高效電池生產線,在通威雙流基地投產。劉漢元和通威全力投入以光伏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事業,致力于解決全人類的能源可持續問題,幫助全社會健康發展,使人類再無霧霾,真正生活在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的環境里。這時劉漢元的“企業命運共同體”思想,已經升華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一部分…… 此時,劉漢元從養魚實驗開始建立整個價值鏈各環節“全贏”的“企業命運共同體”,通過35年發展,已經完全站在了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的高度,與“人類命運”融為了一體。有此一天,究其原因,在于劉漢元創業之初,就有與所有利益相關者、與社會形成“命運共同體”的共贏思想。只有共贏的社會,才是健康快速持續發展的社會。文/白勇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