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前幾年都會選擇房地產投資作為投資方向,但由于房地產市場限制政策頻發,房地產已經不代表經濟趨勢,現如今許多高凈值人士都紛紛選擇私募作為自己的投資方式,據嘉豐瑞德私人財富中心數據統計,2018年以來超八成的高凈值人士增持了私募產品,降低了房地產投資比例。 不少普通投資者不覺納悶,私募基金的門檻不僅高且不保本,風險也不小,為什么高凈值人群還會選擇投資,甚至還加大投資比例及期限。因為,對于高凈值人群而言,私募擁有其他理財方式所擁有的獨特優勢,而且在2017年整年私募的成績很好,今年初又進行了行業嚴管,淘汰了一批不合格的私募機構,更是大大降低了私募的投資風險。
筆者根據眾多高凈值人士的分析,總結出了私募吸引他們五大優勢,一起了解一下: 優勢一:業績優異 縱觀去年私募的成績,2017年6月底,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19708家,已備案私募基金56576只,認繳規模13.59萬億元,實繳規模9.46萬億元; 到9月底,私募基金實繳規模更達到了10萬億,幾乎追平公募基金;12月底,私募行業宣告進入13萬億大時代。 這樣的成績充分展示了私募的投資機會很大,而今年的行業嚴管更是讓投資私募成為了今年高凈值投資的熱門選擇。 優勢二:精英管理 投資任何一個私募基金,都會有專業經理或團隊進行管理,更有許多私募機構有著老牌經理人,這就進一步降低了投資風險。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經驗更足,這也是私募基金被高凈值熱衷的原因之一。 優勢三:操作靈活 舉個例子,股票型私募基金,牛市可滿倉賺取絕對收益;熊市可空倉規避系統風險。而相對的股票型公募基金,倉位必須控制在80%,不免讓運作變得縮手縮腳。但私募基金的規模一般都會控制在幾千萬至1個億,操作更加靈活。 優勢四:投資前景 私募基金,除了投資主流的股票市場,還可以投向債券、期貨、外匯、金融衍生品及證監會規定的其他合法投資品種。
嘉豐瑞德資深理財顧問表示,私募的投向多種多樣,更有海外資產配置、美元配置、打新股、定增等等,緊跟金融市場的動態。而且隨著新老經濟交替,投資于新興企業的私募股權基金更能讓投資者搭上新經濟發展的順風車,與房地產等傳統投資方向相比,股權投資成為了未來投資的趨勢。 優勢五:收益為王 與公募相比,私募經理人的傭金與投資收益息息相關,而關系到自己的事情往往會讓人更積極。因此,私募經理人都會追求更大收益,同樣也讓投資者的收獲更多。 另外,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周期較長,而選定了合適的企業后進行投資,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投企業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投資者能連續不斷地獲得穩定的投資收益,目前是一種放眼未來的投資方式。 當然,普通投資者也可以參與私募投資,不過因為投資門檻大多為100萬,所以要計劃自己的投資比例,可以與穩健投資品搭配,進一步降低投資成本和風險。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