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資布局國內私募圈動作頻頻。據嘉豐瑞德產品研發中心了解,在橋水拿下國內私募牌照后,外資私募貝萊德近日發行了首只產品。據悉,該基金準備在募集結束后一次性建倉,投資范圍全部都是A股股票,合作方則是品牌效應和投資能力國內數一數二的中信證券。
貝萊德旗下的資產規模約6.32萬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資管機構之一。此次在中國境內首次發行A股私募產品,以低費率作為募資亮點。在收費標準中,管理費率為0.75%,業績報酬提取比例為10%。相比之下,目前國內私募產品的管理費普遍在1%—2%左右,業績報酬按盈利20%計提居多。貝萊德這只產品的費率,比市場平均水平少一半。 外資機構紛紛搶灘境內私募圈 外資機構自2016年私募管制對外開放以來加快了布局境內私募圈的步伐。截至目前,10家外資私募共發行了合計15只外資私募產品,其中涉及A股市場的有10只。 至于外資機構為何紛紛搶灘A股的原因,與A股市場近期低迷的整體表現息息相關。嘉豐瑞德(www.saferich.com)產品研發中心冉文君表示:A股在經歷2018年上半年的調整之后,無論是估值還是市盈率,都已經在較低水平,目前是絕佳的建倉時機。而且A股的上漲往往力度較大,此時機構滿倉持有的好處是不會錯過隨時可能會出現的大漲。 外資私募入境布局的影響 這波外資申請私募潮流,其實是外資看好國內居民對財富管理的巨大需求。同時,中國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A股納入MSCI指數都是吸引外資私募入駐的重要因素。因為就短時間而言,外資通過QFII、RQFII、陸股通以及設立WFOE機構等各種渠道流入A股的量相較于A股整體的流通市值,都是非常低的,對A股的影響也是有限的。
隨著國內資本市場對境外機構的不斷開放,更多外部資金以及更豐富的產品類型促使我國股市越來越機構化、成熟化、國際化。同時,外資私募大舉進軍國內市場,是中國逐步放開資本管制的跡象。 對于已經納入MSCI的A股市場來說,逐步國際化演變是必然的趨勢,而A股機制的改革必將為市場注入更多新鮮的血液,從而改善A股的市場結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者將有機會抓住一波趨勢性紅利。 由于私募產品的門檻較高,操作流程更專業、更復雜,對于風控的要求更高,因此,咨詢專業的財富管理機構并進場申購是較為理想的投資方式。投資者需要認定口碑良好,從業資質優秀,入駐投資領域時間長,同時擁有登記備案產品的理財機構進行咨詢和投資。 嘉豐瑞德作為深耕內地投資理財市場十一年的專業的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擁有專業的投資理財團隊和嚴密有效的風控體系。在日新月異的市場行情中運用大數據和量化模型為投資者挖掘更多投資機會,同時專研九級風控體系為投資者有效規避投資風險,實現投資理財收益最大化,在收益與風險并存的投資理財市場中實現互利共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