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與長期投資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早在2016年總理就表示:要做中國經濟長期投資者而非短期投機者。 但是,在投資行為發生的時候,大部分的投資者都喜歡進行短期博弈,將投資變成了投機,他們普遍認為高收益只能通過頻繁操作、高風險的博弈來獲得。 如何區別投機與投資? 以股市舉個例子,假設你要買入一只股票,你是出于什么目的? 如果對該股票沒什么了解,純粹跟風或者聽小道消息瞎買,或者自以為很懂,但其實掌握的信息不是過時的就是已經被市場消化了的,那么這種行為就可以成為投機。 但是如果對這只股票有細致的,超過市場一般水平的了解程度;或者有內幕消息(當然前提是合法);或者做足功課,有清晰的決策原因和計劃以及退出策略,那么這種行為就可以歸入投資了。 嘉豐瑞德理財家學院資深講師李磊先生表示,投機者只看到每天的回報和收益,而投資者看重的是所投資項目是不是每天在進步、每天在增值、每天在成長,這個時候,真正的投資人明白,是時候該長期持有并且調動一切資源和資本去支持他。
投機全憑運氣 為何趨之若鶩的人如此多? 都在說投機靠的是運氣,如果你沒那么好的運氣千萬別進行投機,這時候可能會有人跳出來說:“你憑什么判斷我運氣不好,我偏不信自己運氣就那么差。”這完全是由于人天生就有賭徒心理。曾有專家進行過大量的研究,他得出的結論是:在冒了風險之后獲得勝利的感覺,給人以相當的快感。這也是為什么如果控制不當,某些行為會上癮的原因。 過于自信也是其中的原因,美國教授Odean分析了美國一個非常大的券商從1991年到1997年35000個賬戶的數據,發現男性投資者交易比女性投資者高出45%。如此過量的交易使男性投資者的凈回報比什么都不做每年損失2.65%,而女性投資者的損失是每年1.72%。兩者都比呆而不動獲得的回報要低。 時間才是投資的守護神 無論從任何角度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在投資時也不例外,只有時間才是投資的守護神,用不變的市場定價規律去熨平短期市場波動,即使遇到金融危機或者股災這種市場瀕臨崩潰的極端情況,投資者也可以存活下來。 也就是說,在短期內,投資者為了避免價格波動,不僅虧損了資金,而且并沒有規避波動,反而使波動加劇;但長期投資,投資者不僅削峰平谷,熨平了股價波動,同時借由復利,使財富大幅增長。
這里就不得不提巴菲特,45年以來,巴菲特的投資收益率多數年份集中在10%-20%這個區間,單從他每年的收益率來看,也絕對稱不上驚為天人。而且在牛市時,大部分股民根本看不上這個收益率。 但就是這樣的成績,在45年間,讓巴菲特的資產從1000萬躍升至440億,一度成為世界首富。再拿炒房舉例,房子用10年的時間漲了10倍,讓你輕輕松松賺到幾百萬,這是時間的沉淀,也是長期投資的奧秘所在。 這些事實都告訴我們,要盡可能避免短期投機的誘惑,而去堅持長期的價值投資。 長期投資的制勝關鍵是什么? 但是要想在長期投資中取得勝利,就好比紅軍十萬里長征,要有一顆非常堅定的心態,試問一個投資了以后整體患得患失的人如何能夠在長期投資中獲得好的回報? 巴菲特一直強調不要頻頻換手,直到有好的投資對象才出手,如果沒有好的投資對象,那么寧可持有現金。他投資的首要原則:“投資的第一條準則是不要賠錢;第二條準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因為如果投資一美元,賠了50美分,手上只剩一半的錢,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才能回到起點。 因此,巴菲特在評估公司內在價值后,會一直等待公司股價嚴重低于其價值時才大手筆買入。 嘉豐瑞德理財家學院資深講師李磊先生認為,我們在投資中一定要注意本金的安全并重視時間帶來的效應,堅持長期投資,我們要謹記隨著時間的累積,復利效應引發的倍數增長才會越發顯著。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