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金融卡位—金衛投資有限公司獲人人、真格千萬美元投資近日,網貸金融“新兵”金衛投資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千萬美元第二輪融資,美國上市公司人人公司(NYSE:RENN)領投,真格基金跟投。此時,距離2014年7月末平臺上線運營,不到一年時間。 據了解,這是真格基金迄今為止投資的第一個網貸金融公司。而真格之所以投資,首先就是看到金衛投資有限公司的高管團隊。CEO陳志勇畢業于斯坦福,擁有十年境內外一線金融機構從業經歷,并曾參與中國最早的資產證券化項目等。 其實,過往成功的學業和工作履歷,只為金衛投資有限公司進軍互聯網金融領域打開了一扇窗,而能夠持續獲得以真格基金為代表的資本關注,則是依靠其對于產業鏈金融的深刻理解和專注。金衛投資有限公司會成為互聯網金融的剩者嗎? 產業鏈金融“卡位” 其實,產業鏈金融,在商業銀行圈并不是個新鮮詞,銀行關于產業鏈金融的成功案例也不勝枚舉。但當產業鏈金融跳出銀行業務范疇過渡到互聯網金融領域,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實力、經驗是否足以支撐?這也是金衛投資有限公司曾遭遇過的質疑。 而對陳志勇來說,外界的質疑也正是團隊的機遇。銀行都在沸沸揚揚尋找下一個藍海,P2P行業更面臨精細化轉型,盤子雖然很大,但任何一個平臺想要在大浪淘沙中站穩腳跟,既要專業化也要差異化才行,陳志勇解釋。 金衛投資有限公司將產業鏈金融作為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突破口。在他看來,金融需要以產業為基礎,也應服務于產業,沒有產業基礎的互聯網金融是無源之水。同時,成熟的產業鏈條也能提升投資者的資金安全保障。 “以前銀行向小微商戶發放貸款受限很多,P2P的興起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陳志勇告訴記者,因為信用體系不健全,單純靠信用評估或抵押物代償并不能徹底解決風控的難題,此時,產業鏈金融就顯現出了優勢——通過將整條產業鏈上單個企業的潛在風險相關聯,形成了一個背靠產業整體的風險邏輯,用科學的手段精準評估,實現資金更有效配置。 據了解,互聯網金融企業做產業鏈金融就是要找到產業的核心企業,與其建立更深度的合作伙伴關系,對上游供應商、下游經銷商進行深度梳理,為整條產業集群提供資金支持服務。 與簡單的資金配對、信息平臺不同,這些前期產業研究與開發工作更像是專業的咨詢服務,需要平臺背后強大的專業實力支持,憑借信息流、物流、資金流數據,打破信息不對稱,建立有針對性的交易結構與風控體系,也讓這個模式必須是強強聯手,只有專業的金融班底才敢挑起重任,行業相關人士透露。 深耕農業產業鏈 既然選擇產業鏈金融,那就要切實改變,把創新服務帶到最需要金融支持的產業里去。因此,金衛投資有限公司首先將產業聚焦在農業。 7億的農業人口決定了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資金需求比其他產業更大。但由于偏遠地區存貸比失衡,農村抵押擔保制度有待健全,農村征信、支付結算體系建設有待完善,向這些農戶或個人提供資金支持并不容易。 年初,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戰略,同時政府在金改中提到金融要回歸扶持實體經濟的本質,延伸到產業上,就是將整條產業鏈上的金融服務交給專業的互聯網金融企業。與此同時,近年來農業產業化水平穩步提升,為農業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也為互聯網金融向農業產業輸送資金搭建了外部環境。陳志勇覺得自己的判斷正對時機。 金衛投資有限公司首席風控官霍晨輝舉例子說,“以我們現在合作的科爾沁牛業產業鏈為例,我們需要將包括凍精、飼料種植加工、肉牛經紀貿易、屠宰加工、熟食品生產和牛肉經銷等環節的情況研究清楚,科爾沁則為我們提供具有參考意義的數據,我們可以有針對性的設計出具有實操性的新型融資方式,方便個人、農戶融資,帶動全產業鏈條資金盤活,助力農牧業發展。”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