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拂來,夾雜著梔子花香, 一只有蓋的汝瓷瓷碗,一把高背紅木椅, 一排長窗,一個亭子, 便是最好的品茶時光。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飲茶,據說始于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各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而在園林里喝茶,蓋碗茶無疑是最適合的飲茶之選。
![]() 追根溯源,方知道蓋碗茶起源于四川,是古老的巴蜀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蜀人飲茶方式較獨特由茶蓋、茶碗和茶船子三部分組成,又稱為“三才碗”。“三才”指天、地、人,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而在現代化發展的驅使下,蓋碗茶的茶具也在沿襲傳統的基礎下有了創新的改變。近日,流通于成都的“熊貓杯”引起了業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將成都的名片熊貓與蓋碗茶相結合,俏皮可愛的設計,不管是愛茶人士還是業余人士對這一文創作品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而筆者也聯系到了創意制作熊貓杯的夏科老師,下面不妨一起去了解了解夏科老師眼中的“全球IP“熊貓蓋碗茶! ![]() 產品的創意升級,是不失傳統的消費者新選擇 “過去的人喝茶更多的是為了休閑,是社交的一種方式。而今天喝茶多了一些心里需求,比如是放下繁忙的工作、放松心情,與朋友分享…而其中最大的區別是,過去的人生活節奏沒那么快,閑下來,用雙手沏、泡、喝,單今天的人更加隨意,喝茶時以放松的狀態,把能解放的東西都解放出來。通過這幾個點分析,哪些習慣是復雜的習慣,比如蓋碗的蓋子容易翻過來燙到手,僅有個凹陷的底托很容易滑落,今天的人更喜歡單手操作,所以我們將他們的雙手解放出來。“ “為了讓產品的形式更美、功能性更強、用戶體驗更好。我們就設計了“旋口”,喝水時同時吸入空氣有降溫功能,沒那么燙嘴。底托加深,全部打通,讓杯身插入,計算間隙,讓其穩固。通過這樣的設計,再將茶具生活化、場景化,還原產品本身屬性。這就是我們開創的無弄盞杯,也就是熊貓杯的前身。” ![]() 左:熊貓杯;右:無弄盞杯 全球IP熊貓與蓋碗茶的交融 根據消費者使用習慣去做杯盞的改良,讓其不失原來傳統韻味的同時,更加具有普遍適用性,然而這樣的改良設計并沒有到此為止,夏科老師發現現目前的市場,并沒有能夠代表地域性的特產出現,而夏科老師就率先將熊貓IP運用進了蓋碗茶的杯盞設計。 “熊貓是一個國際化的名片,用動物的珍貴轉換為城市的珍貴。又從文化的傳承和生活習慣習俗,演變成地方文化的代表。這兩個東西就是茶和熊貓。把幾個維度結合起來,有三個可以選擇,熊貓、蓋碗茶、食用器皿。” ![]() “眾所周知,熊貓的形象其實非常正,如果完全用熊貓的造型,那它很難成為一個經典,越簡單的東西才越容易被傳承,但越難做研發,但我們就像做到極致。而天地之間,天地之間最簡單的就是圓形和方形,能體現熊貓氣韻,用圓潤的形式是最好的,所以選擇了最簡單的圓,那圓說是簡單但也最復雜,他是由方形的線條通過n次切割,其他都可以用直線表達,圓卻需要無數個點結合起來,所以我們把最復雜的變成最簡單的來表達。” 而在工藝方面,夏科老師與團隊選用了特別優質的瓷去制作,極致的產品一定要是極致的設計、極致的工藝、極致的提煉。通過多次打樣,多次修改,最后才讓熊貓杯成形,成為了市場上又一流通爆品。 ![]() 不得不說,蓋碗茶不講繁文縟節,無論是在人聲嘈雜的茶鋪,還是在裝飾精致的雅室,捧一盞蓋碗茶,用茶蓋輕撥茶湯,總有馥郁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尤其是代表著成都人文熊貓杯的出現,讓蓋碗茶變得更加具有趣味和內涵,也更加貼近生活!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