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鉑濤酒店風尚周于12月14日-16日強勢登陸深圳歡樂海岸,作為其中的重磅環節,以“無界共贏·重構商業資產價值”為主題的大型投資品鑒會于12月15日隆重舉行。鉑濤集團率先站在酒店、地產、投資領域的多元創新視角,協同酒店、公寓、聯合辦公、地產、財經大咖探索商業資產增值之道。 品鑒會由眾數信息總裁、邁點網副總裁丁曉宇主持,喆啡酒店品牌創始人&CEO許冠雄、ZMAX HOTELS品牌CEO黃玄、麗楓酒店高級總監周大慶、希岸酒店品牌及市場副總裁Kent Mok、蜜蜂科技Bee+創始人&CEO賈凡、魔方生活服務集團CEO柳佳共同就“跨領域商業資產運營賦能新紅利”這一話題進行探討。
(從左至右:許冠雄、黃玄、Kent Mok、周大慶、柳佳、賈凡、丁曉宇) 同一空間,各業態如何合作盈利? 出席這次品鑒會的,除了酒店,還有長租公寓、聯合辦公等各種各樣的業態,丁曉宇開門見山提問,如果在同樣一個空間當中互相怎么合作?是否有跨界的紅利產生? 蜜蜂科技Bee+創始人&CEO率先發言。Bee+目前共開發有兩條產品線,分別是具有顛覆精神和辦公生活化場景的聯合辦公空間,以及創新的消費場景Bee+ Lifestyle產品。Bee+和其他幾位嘉賓所處行業的協同效應應該是最大的,因為Bee+思考的是如何服務好人們每天2/3的時間,包括8小時工作和8小時生活,如果能夠和酒店與長租公寓開展跨界合作,就可以更好的服務于人們每天24小時的時間,并通過品牌把溢價做出來,通過品牌把坪效提升起來”賈凡說道。 魔方生活服務集團CEO柳佳介紹,集團成立于2009年,目前在全國20個城市擁有7萬多間的房量,產品線覆蓋高中低端不同的人群。走“集中式”路線的魔方公寓的商業模式跟酒店非常接近,與辦公場所是樓上樓下的關系,與酒店業態也是非常好的補充,對于不太適合酒店入駐的物業來說,長租公寓也是極佳的互補品。 在麗楓酒店高級總監周大慶看來,以“自然自在”為核心價值,麗楓是一個非常注重消費者內心的舒適感受和愉悅感受的酒店品牌。目前在全國開業了400多家在營店,馬上就要超過500家,在整個中國的中檔酒店市場占據前三。他表示,不同的業態,共同點是都需要經營空間,因此,客戶既有重合也有差異,這便帶來了合作的可能。 希岸酒店品牌及市場副總裁Kent Mok 用一句話闡釋了品牌:我們是時尚跨界的精品酒店,為了提供精致生活、差旅和出差的生活給到所有的出差人士。希岸開業了170家店,簽約達到400家。他表示,會將希岸的態度生活美學館變成新零售的大堂,從而提高坪效。 ZMAX HOTELS品牌CEO黃玄介紹, ZMAX HOTELS是鉑濤集團在今年7月份正式成立的一個新的品牌,是一家有腔調的精神屬性的酒店。除房間外,ZMAX HOTELS還通過精釀作為切入點跟消費者進行對話。“我們一直認為跟消費者的觸點是立體化的,希望我們的品牌是人格化的。”黃玄表示。 喆啡酒店品牌創始人&CEO許冠雄表示,喆啡酒店從2013年成立到現在,一直以來不只是希望做品牌那么簡單,最早喆啡酒店希望做一個品類出來。喆啡酒店的大堂就是一個咖啡館,就是一個讓酒店住房體驗增值的地方,未來喆啡館會是獨立業務。 “不只是我們的每個品牌可以更細分消費者跟客戶及物業上的需求,每個品牌自己本身都會有不同的空間發展下去。” 許冠雄說。
(從左至右:許冠雄、黃玄、Kent Mok、周大慶、柳佳、賈凡、丁曉宇) 無界盈利,哪個最有價值? 據介紹,喆啡酒店都是“開源式”的,在喆啡酒店的跨界里,喆啡館作為大堂,住在喆啡館,就像住在咖啡館,因此要保證酒店每一天都能聞到咖啡的香氣。因此,在上下游的采購上,跟很多住房以外的管理商都有另外的合作。許冠雄也指出,究竟是要賺兩個不同的收入,還是用兩個服務賺高一點的收入,是喆啡酒店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在ZMAX HOTELS的黃玄看來,酒店不是住的,而是體驗的。“如果要解決一個人24小時除了工作以外的三分之二時間,我們可以來幫他解決。”她說。之所以空間會成為空間,是因為感受是復合的,功能是復合的。黃玄認為,目前ZMAX HOTELS最成熟的跨界,就是聯合了全國最棒的精釀品牌一起釀酒及開展跨界合作,我們的酒店每一個復合性公區會有一個ZaoBar,多元化消費者的觸點,增加投資人的收益。 “酒店的運營是為了控制成本、提高利潤。” Kent Mok說。有著跨界基因的希岸早已有過不少成功案例。通過與唯品會打通會員系統,降低獲客成本、提升轉化率;通過與屈臣氏合作,獲得廣泛宣傳;基于抓取不同的IP,推出故宮的IP酒店。而2019年希岸想要做的,就是新零售態度生活美學館。 無獨有偶,麗楓在潮品、跨界這方面也是先行者,且獲得了不錯的銷售規模與銷售成果,品牌傳播上也得到了很好的效益。在周大慶看來,酒店是空間載體,在這個載體里很多價值可以挖掘。 丁曉宇補充道,不一定是跨界,而是主營業務之外的盈利能力,也是一種價值。 從魔方生活服務集團的定位來說,并不是直接的公寓運營商,而是站在客戶方,提供美好生活方式的解決方案。柳佳表示,魔方會用有形和無形的方式,為合作伙伴提供增值服務。如與聯合辦公、健身房等場地運營商合作,也有基于APP、微信,與官網和會員體系打通的線上零售解決方案。這都是增值收入的部分。 賈凡指出,空間無論做什么,都是最重要的載體、是一種生活資料、是每個人生活中必需的東西。Bee+一直試圖在傳統的辦公模式下,加載新的內容或生活場景,改變枯燥的辦公環境。“我們一直在思考怎樣把存量物業和存量資產的價值,通過精細化的運營、管理的運營、品牌的運營得到提升。”賈凡表示。 空間利用,增益都在哪里? 在了解了各個品牌的經營狀況之后,丁曉宇又拋出了一個問題,在空間利用上,相對以前是否有更好的增益表現? 許冠雄表示,從喆啡酒店的整個品牌邏輯來講,主要是幫加盟商、物業或社區吸引有價值的消費人流。酒店針對的不僅是消費者,還有物業的業主、加盟商、投資人。因此喆啡酒店會希望酒店的業態、品牌,以及吸引的消費人流和整個社區的整個商業氛圍有一個變化。 他舉了個例子,有一個加盟商不止是酒店的獨棟業主,還是小片區的業主,也是綜合體的開發商。利用喆啡大堂作為整個公寓、寫字樓跟社區里的售樓中心。“這是一個商業行為,是與地產的合作。”許冠雄說。 黃玄提到,ZMAX HOTELS會選擇合適的物業,上面是客居空間,下面是體驗空間。而在空間最大化利用上,ZMAX選擇了完整的精釀體驗,黃玄介紹,目前精釀在中國的增長比例近兩到三年,每年以200%的速度在增長,是非常可觀的新的消費品。“以這樣一種非常有潛力的單品進行切入,本身的收入和盈利能力就會增加。”她說。 作為投資性的產品,不能為投資人賺錢是沒用的。物業并不一定要大,可以用品牌調性來作為支撐,在黃玄看來,ZMAX HOTELS是一家履行“酒”義務的有限服務酒店。 Kent Mok對黃玄的話表示贊同,“跨界也好,合作也好,更多是系統性的。對于平臺也好,分店也好,是利益的增長。” Kent Mok首先用數據表示,通過與唯品會的跨界合作,酒店客源的轉化率超過40%,而大部分在普通平臺做這種活動,轉化率不到10%。 在Kent Mok看來,攜程、藝龍等OTA的打開是低頻動作,而打開電商平臺或進入線下門店,頻次要高于OTA。因此,在獲客的過程中,做好選擇,從而降低獲客成本,甚至可以賦予一些商業地產的價值,希岸與屈臣氏合作之后,在線下能夠更好地做推廣,跟一些小產權的業主溝通。 酒店行業邊界正在變得模糊,從住變為了體驗,這其實也是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也基于此,酒店開始跨界。周大慶給出了麗楓在跨界后獲得的兩方面收益:一方面是有形的收益——如何提高物業的投資回報率,如何讓酒店的經營價值更大化。以麗楓掌握的數據來看,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收益狀態。另一方面是無形的收益。周大慶將其定義為高頻打低頻。酒店相對于大部分的人來說,是低頻產品,但如果在酒店中延伸出IP產品,讓客人帶回去使用,并在使用的時候回想到這家酒店,就是高頻。 不斷差異,有沒有最后的界限? 隨著酒店、公寓、聯合辦公都紛紛開始做流量與差異化,差異化是否有界限? 柳佳認為,在做與不做之間并沒有界限,只要客戶需要就會提供服務,而很多服務是要整合第三方資源提供的。因此在收益方面,就有了兩部分,一是直接的非主營業務的收入,在10%-20%;另外更大一部分的收入,是對外的月租金,魔方的月租金對比同地段同類型競爭對象平均要高20%—30%,“這就體現了我們背后服務的溢價。”柳佳說。 此外,服務過程中產生了很強的客戶黏性,降低了營銷成本。魔方的獲客超過50%來自于客戶推薦,不需要用第三方渠道,通過自然的口碑傳播就能獲得大量的用戶,這也是增值服務的體現。 賈凡表示,聯合辦公的收益不同于酒店,Bee+目前的項目都是自己投資自己運營,賺的就是租金差,據介紹,通常每個項目的租金差率大概在60%-70%,這就體現了通過運營包括品牌的增值。“這個空間的生意核心在于,你能不能通過你的品牌,把你的溢價做出來,把你的坪效升上去。”賈凡說。 賦能IP,帶來空間化 丁曉宇補充道,差異化的元素對品牌來說,有可能像品牌的關鍵因素或IP一樣,代表著我們提供差異化的感覺和客戶的感知。彼此之間IP賦能,公用空間是否可行? 黃玄以目前在坐的圓桌對話老板們現實經營為例, Bee+在聯合辦公空間里有一小部分精釀的元素,而ZMAX HOTELS的復合工區有獨立的ZaoBar,未來Bee+完全有可能賣ZMAX出品的酒。這是非常容易實現的做乘法的跨界。 在許冠雄看來,這是一個生態的問題,能夠把價值做出來,推什么都是跨界。 Kent Mok表示,其實希岸不是在做一個品牌,而是所有的品牌都在做人。“把這些人相關的興趣愛好和理念加起來了,就可以做跨界,這是所有跨界的基本,就是人。” Kent Mok說。 周大慶認為,跨界的另外一面就是合作,有無限的可能。 在快速擴張的階段的魔方,對于空間的拓展比較感興趣。不同于發展成熟的酒店行業,公寓行業還在資源稀缺的階段,因此有很多合作空間。“有效提升整個物業的利用率,以及物業整體的坪效,非常重要。”柳佳說。 丁曉宇最后表示,場上大咖可以一起開發和協同,在鉑濤這個有戰略性意識和領先意識的平臺上,一起改變現在的空間,讓這個空間變得更加有意思。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