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媒聯(lián)盟 據 熱點新聞網 訊: 炙熱的心凝視著沉默的火焰 光亮與炙熱搖晃著清晨的明天 倔強的個性和穩(wěn)固的性格埋沒淋漓的草原 結局于是沉淀 靈巧的切割棱角揮動的指尖 渴望與答案閃動著飄渺的云間 跳動的脈搏與揮灑的汗液交合靈動的曲線 結局于是自然 不是每個靈感源于安靜的水平線 或發(fā)現 或欣然 或要改變 不是每個精粹來自長久的積攢 或冒險 或沉淀 或是淵源 短暫的喝彩沉積了夠多的辛酸 漫長的積累耗盡了青春的燃點 曾經滾燙的誓言堅持的依然 明天燦爛的輝煌鍍金天藝閣園 ——《根的靈感》 【人物簡介】 ![]() 孫國峰,根藝藝術大師,1973年生于洛龍區(qū)古城鄉(xiāng)龐屯村,現居洛龍區(qū)。他自小喜歡根藝,在根藝創(chuàng)作上有著獨特的造詣,多年來他潛心研究根文化,經過和國內眾多根藝大師的學習交流,作品頗具皺、露、瘦的靈動之感,他勤奮執(zhí)著的精神,使他和樹根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 ![]() ![]() 孫國峰的作品,生動有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人合一,給人們帶來美的藝術享受,現有根藝作品上千件,曾多次參加省內外根藝大賽,榮獲全國根藝大賽金牌6枚、銀牌10枚,曾被《洛陽晚報》、《洛陽日報》、洛陽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采訪報道,被譽為民間根藝藝術家、根藝藝術美術大師,為中國根藝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 【根藝文化】 根雕藝術是發(fā)現自然美而又顯示創(chuàng)造性加工的造型藝術,所謂“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說在根雕創(chuàng)作中,大部分應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態(tài)來表現藝術形象,少部分進行人工處理修飾,因此,根雕又被稱為“根的藝術”或“根藝”。 【正文】 ![]() 在千年帝都的洛陽,民間藝術千奇百怪,各種各樣的藝術文化很多都與河洛文化緊緊結合。 孫國峰老師的天藝閣里陳列著一件件洛陽本土文化的根雕。 ![]() ![]() ![]() 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那么得栩栩如生,或活潑,或沉穩(wěn),或靈動,或峻美。 ![]() “我的所有靈感都來自于我自己的生活,我的家鄉(xiāng)洛陽。我覺得藝術就是源自于生活,源自于我們生長的土地。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我更愛河洛的神韻。”孫國峰老師在講解的途中總是會流露出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 ![]() 的確,洛陽作為千年帝都本來就有著豐富的根材資源,天時、地利、人和奠定了根藝藝術在華夏大地的迅速發(fā)展。再加上悠久的歷史文化,不難看出孫老師的作品確實很接地氣。 ![]() “根的藝術,其歷史源遠流長,它在中國是一門既年輕又古老的藝術。說它年輕,是因為近些年才在全國各地蓬勃發(fā)展起來;說它古老,則因為這門藝術在我國幾經興衰,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我國勞動人民利用樹根、竹根創(chuàng)造藝術形象和日常生活用具的實踐活動,在原始社會用木鋤松土,古帝少昊時期雕刻木像,商周時期造木人等木雕作品出現的同時就開始了。”孫老師講解著根雕的發(fā)展,他從小就對根藝有著深深的感情,16歲接觸根雕,憑著自己的悟性與老師的教導,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 ![]() ![]() 在大家看著這一件件美妙的作品中,其實每件作品背后都流著孫老師的汗水,甚至包括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由于對作品的精益求精,老師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就在前不久,在創(chuàng)作一件大作的時候,本來是大體上完成了,可是總覺得不夠完美,于是在修改中,被鋒利的工具劃傷大腿,當時由于靈感四起,就簡單包扎一下,忍著傷痛完成,最后到醫(yī)院聽醫(yī)生說很是嚴重,縫了10多針,不過作品還是比較滿意的。”孫老師雖然很欣然的說著,但是不禁讓我們想到了在河洛大地上的每個流傳下來的文化與珍品都蘊含著古今藝術家們的艱辛與執(zhí)著。他們對藝術完美的追求,讓人感嘆中華河洛文化確實讓人著迷。 ![]() ![]() “雖然很多人都說我是藝術家,其實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我只是河洛大地的搬運工。”老師的謙虛不禁讓大家感嘆,根藝不在于自己的藝,而在于發(fā)現的藝術美。要正確欣賞一件藝術品,欣賞者也要有一定的藝術修養(yǎng),藝術感悟力,有一定的美學知識,根的妙在于似于不似之間,只有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才能從形里找出他的神韻,找出他的奇、特、怪、妙之處,只有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才能領略創(chuàng)作者創(chuàng)作的意圖,甚至可以突破作者的思路,找出更深刻的內涵。同時根藝與其他類藝術相比,又有一些自己的特性,其中最特出的一點是自然性。其他類藝術大都是藝術家們主觀創(chuàng)作而成的,而根雕的藝術則是根據原材料的自然形態(tài),因勢造形、因才施藝“七分天成,三分人工”制作而成,集中體現了他的自然美,而且由其自然性又導出了他的唯一性,大多數藝術品經過高手仿制達到亂真的地步,而根藝品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力量中的體現,是人難以仿制的,可以說每一件根藝品在世上都是唯一的,所以它的收藏價值在此可見一斑。 ![]() 生活的力量本來很是藝術,每個藝術家也不是天天都能忽來靈感,所以很多時間老師都是安靜的生活在自己的寧靜世界。照顧花草,對吟鳥兒,凝視游魚,擺弄盆景,釋然充滿生活,意境源于其中。 【后序】 心沉緣 妙沉緣 安然過其天 樂沉緣 恩沉緣 獨坐“天藝閣”園 【文:李志國 張龍飛】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