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網-魅力中國 訊:馬新存這個名字,對于很多人來說都不陌生,他目前擔任中國網魅力中國頻道副總編、中國網中國擁軍執行總編、中國國畫藝術院秘書長,中國擁軍新聞人物聯盟常務副秘書長,2014年元月1日,又被聘為世界將軍政要聯合會中國蘇魯豫皖事務部主任。世界將軍政要聯合會主席張建民親自為馬新存頒發了聘書。 做為一個現代人,要勇于創造生活,創造奇跡,積極進取,發揮正能量,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做為一個新時代的擁軍人,馬新存努力工作的成果接踵而來:《人民日報》、《農民日報》、《中國青年報》、《新華日報》、《徐州日報》以及中央、省、市電臺、電視臺等全國百余家新聞單位多次對他的先進事跡進行報道,在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近幾年來,馬新存被評為“中國公益大使,“中國公益之星”、“全國熱心公益事業杰出人物”、"全國十佳愛國擁軍模范”、 “全國熱心公益楷模”“共和國經濟建設功勛人物,”“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先進個人”,“徐州市擁軍優屬模范”、“徐州市勞動模范”“徐州市關心國防十佳公民”、“第一屆徐州市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等榮譽稱號。2005年12月馬新存當選為江蘇省私營個體經濟協會副會長、2007年12月當選中國個體勞動者協會理事、徐州市人大代表。 這么多榮譽和光環,擴大了他在社會上的影響,提高了他的知名度,使他在別人的眼里成了一個不同凡響的人。一些年輕人紛紛向他求教,向他學習擁軍經驗,學習如何樹立遠大目標和理想。而他也樂意和年輕人分享經驗和知識,是的,年輕人需要人生觀和世界觀方面的引導,更需要以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去實現中國夢,建設一個真正繁榮富強的美麗中國。 很多人一定認為干出了很多轟轟烈烈、有聲有色、不平凡事情的人,一定出身不凡,有著非同一般的背景。也有一些人認為他是個傳奇人物,在年富力強時就創造了輝煌,把人生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其實他是一個出身于平凡家庭的普通人,縱觀一下他的人生軌跡:馬新存,男,1970年7月生于江蘇豐縣大沙河鎮食城村人, 2006年7月,榮膺首屆“中國公益大使” 2006年9月8日,創辦徐州新存擁軍優屬服務中心。2007年12月6日,出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全國個體勞動者協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在這次大會上馬新存當選為中國個體勞動者協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2007年當選為徐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2008年4月,馬新存被推選為省工會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2008年5月,馬新存被聘請為徐州市私營個體經濟協會名譽會長。2012年10月,中國網中國擁軍開通,擔任執行總編。2012年10月,馬新存被聘請為中國擁軍新聞人物聯盟常務副秘書長。2013年1月,被聘請擔任中國將軍部長書畫院副秘書長。2013年6月,被中國國畫藝術書畫院聘請擔任秘書長。2014年1月,被聘為世界將軍政要聯合會中國蘇魯豫皖事務部主任。 人的一生若是不想碌碌無為,就需要不停地給自己充電,給自己豎立遠大目標和理想,讓遠大目標和理想指導你奮斗,去戰勝自身的惰性和缺點,完成自我,升華自我。所以,不論是在官方政府的擁軍工作中,還是在民間大大小小的擁軍活動中,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在他對理想的奮斗追求過程中,其實他也曾有過挫折,有過遺憾,做為從小崇拜軍人的熱血男兒,到入伍年齡時幾次報名參軍,由于眼睛近視無緣實現他的參軍夢想,他眼含熱淚把當一個軍人的夢想埋藏在心底,讓這個夢想在生活中產生積極的正能量;這個年輕的小伙子象一個姑娘對待自己的初戀一樣熱情、細心,他想辦法與解放軍戰士們交朋友,與他們長期保持書信往來,直到后來他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他便以大禹治水的精神,經常拋家舍業、廢寢忘食,“三過家門而不入”地奔波于擁軍活動,全身心地投入擁軍優屬的工作。 一晃二十年過去了,他從一個二十歲出頭的毛頭小伙已成長為成熟穩重的全國知名的擁軍模范,他所獲得的榮譽和獎章無數。 在很多同齡人都在一心一意做生意,搞商業,大搞發家致富時,他卻把他大部分時間傾注在了擁軍事業上,而且二十年如一日,堅持不綴,這就需要無私的思想境界和愛國情操,還需要堅定的意志和寬廣的胸懷,更需要美好善良的品質和人格。馬新存同志以一個農村小伙一路成長而來,能有不俗的擁軍成績和社會效應,實屬不易。其樸實無華,其堅韌不拔,令筆者贊嘆!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的漫漫人生路象是一首平凡人的贊歌,1991年6月5日年僅二十歲出頭的他擔任徐州市第一張鄉鎮級報紙《果園經濟》報主編,1994年5月4日,擔任全國第一張果品行業報紙《果都報》主編。 那時候的鄉村還不富有,他省吃儉用也要堅持擁軍。青年時代的馬新存渾身上下充滿著文學青年氣息,大腦里充滿了對人生的理想,年輕帥氣的他在開滿潔白梨花和金黃色油菜花的背景里,呼吸著田野里清新而醉人的氣息,或昂首站立,或辛勤勞作。那樣的春天顯得明媚而廣闊,青春也顯得美好、珍貴。 1997年12月28日,他參加了在北京團中央會議室召開的中國青年果業發展促進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在這次大會上,當選為首屆委員。1998年被授予“徐州市勞動模范”榮譽稱號。2001年1月1日,經國家新聞出版署同意,內蒙古新聞出版局批準,創辦并擔任主編的我國第一張面向南北方果農的專業技術信息報《北方瓜菜報果農信息專刊》正式創刊。2002年8月19日,出席了在南京召開的江蘇省農村青年工作會議,在這次大會上馬新存獲得“江蘇省農村杰出青年科教興農產業帶頭人”和“江蘇省農村青年科教興農產業帶頭人標兵”兩項殊榮。2003年被評為“全國優秀青年經紀人”。2004年11月,馬新存獲“全國熱心公益榮譽獎章”。2005年12月13日,出席了在南京召開的江蘇省私營個體經濟協會第二次代表大會暨江蘇省私營個體經濟協會成立二十周年大會,在這次大會上,馬新存當選為江蘇省私營個體經濟協會副會長。 他的成長經歷是一個從農村小伙到全國知名度較高的擁軍模范,從“士兵”到“將軍”的過程,是從青澀到成熟的過程。雖然他不是一個真正的士兵,但他對國家對人民卻有著戰士一樣赤膽忠心、愛國熱情;雖然他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將軍”,但他卻引導著一大批由他組織發展起來的擁軍志愿者們,為軍隊和國家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年華,貢獻著生命的力量和激情。 擁軍20多年來,他把那個出產大沙河紅富士蘋果、飄著果香的古城豐縣,當成他擁軍的根據地,帶領科技人員到部隊果園為戰士們講解果樹栽培、管理技術;他的熱情和努力付出感染的鄉親,在他的帶動下,家鄉的擁軍活動熱火朝天,擁軍成了鄉親們引以為榮的一項任務和做人美德。 馬新存積極帶動鄉親們擁軍,同時出資、出技術為駐豐、駐徐部隊建立“擁軍果樹科技示范園”。堅持科技幫扶軍屬,委托軍屬培育紅富士蘋果,然后幫助軍屬銷售。為了更好地開展擁軍優屬工作,他創辦了“徐州新存擁軍優屬服務中心”,通過該中心與一些食品加工企業聯合生產各類擁軍產品,每年將慰問品帶給部隊和軍屬。 2004年3月19日,他籌備成立了“豐縣擁軍優屬志愿者服務隊”,擔任隊長的他,在每年的八一建軍節、春節等重大節日里,他都會帶領隊員到部隊進行慰問。 馬新存又發起成立了“徐州市擁軍優屬協會”,馬新存當選為該協會的副會長兼秘書長,同年6月他又發起成立了“豐縣擁軍優屬協會”,并且當選為會長。在協會成立后的幾年里,他帶領市、縣協會的會員走出豐縣、走出徐州,在全國開展了一系列擁軍優屬活動,同時邀請全國部分擁軍模范來徐州、豐縣開展擁軍活動。 為了更好開展擁軍優屬活動,2007年12月8日,馬新存在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徐州,又創辦了一個專門報道全國各地擁軍人物、擁軍事跡的公益擁軍網站——《中國擁軍人》,為徐州雙擁工作開辟了新的平臺,增添了新的活力。該網站立足徐州報道全國各地擁軍人物的事跡,同時宣傳國防知識,這不僅讓更多關心部隊、關心軍人、關心國防建設的人了解了部隊,還向軍民詮釋了各地擁軍人的經驗與事跡,更好地宣傳了徐州的雙擁工作。 馬新存創辦網站的目的是讓更多的人借鑒擁軍人物的經驗和事跡,帶動更多的人投身到擁軍優屬工作中來,他還發起以“中國擁軍人網”牽頭,與全國部分雙擁模范市的雙擁部門聯合開展擁軍座談會活動。 2010年5月,他榮獲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先進個人,在南京與省相關 領導、省軍區將軍們合影。 長期致力于擁軍工作,使他深感憑借一人之力擁軍力量甚微,所以他一次次組織企業家擁軍,利用社會力量,整合大眾資源,開展大型擁軍活動;還組織將軍們愛國擁軍萬里行,組織藝術家們參與擁軍活動,組織院內及院外的書畫家們積極發揮他們的擁軍能量,開展書畫進軍營,帶領書畫家到陸海空三軍儀仗隊以及各大軍區部隊慰問。 目前,他已組織很多高層次、大型的擁軍活動。 2012年10月1日與中國網合作,將中國擁軍人網轉型成為中央級唯一的擁軍公益新聞網站——中國網中國擁軍,并通過線上傳播與線下開展各項擁軍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全方位宣傳,密切軍政軍民關系、增進軍民團結,做好擁軍優屬工作,鞏固國防建設,維護社會穩定,推動經濟發展,至此,馬新存被聘請為中國網中國擁軍執行總編。 這個重大的抉擇使他的擁軍事業,在傳統的道路上向前邁了一大步。他深知時代在進步,人們參與社會互動,融入生活的方式也在飛速地變化,擁軍活動更要與時代接軌,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傳遞信息、信仰、觀念和社會使命,傳遞國家的強音,讓更多的群眾在第一時間了解新時代的擁軍活動,熱愛擁軍工作,增強社會的凝聚力。 中國網中國擁軍是全國唯一的一家中央級擁軍新聞網站,旨在推進中國擁軍事業的發展,大力宣傳和弘揚各地涌現出來的擁軍模范、擁軍先進單位以及地方政府在開展擁軍活動中好的經驗與做法,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傳播方式進行全方位宣傳,打造一個密切軍政軍民關系的互聯網平臺,使之成為廣大受眾了解中國擁軍的重要窗口。 擁軍離不開各級政府的支持,離不開千千萬萬人民群眾的支持,為了在新時期掀起關注國防、支持部隊、關心軍人家庭的擁軍熱潮,在加盟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管、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的國家級重點新聞網站中國網魅力中國頻道的同時,還成立了中國擁軍新聞人物聯盟,馬新存擔任該聯盟常務副秘書長,負責在全國發展會員,該聯盟的宗旨是組織開展各地擁軍工作經驗交流,倡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擁軍優屬工作,并通過中國網中國擁軍欄目大力弘揚新時期擁軍當中涌現出來的新人、新事、新做法,推動擁軍擁屬事業全面發展。 2012年1月,馬新存又被聘請擔任中國將軍部長書畫院副秘書長,自擔任這項職務以來,多次組織知名書畫家到徐州以及其它省、市進行文化擁軍活動。 2012年八一前夕,馬新存又在中央級新聞媒體中國網魅力徐州設立了徐州雙擁欄目,及時地報道徐州地區的雙擁工作動態,推動了徐州擁軍優屬工作的開展。 2012年10月18日上午,由馬新存建議,中國網魅力中國、中國擁軍新聞人物聯盟組織發起的“愛國擁軍萬里行”活動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擁軍模范代表、擁軍單位(企業)代表以及部分離退休將軍參加了當天的啟動儀式。在這一年里,由馬新存組織開展的一系列擁軍活動,都產生了不小的社會影響力。 2014年9月28號下午,馬新存同志應邀參加徐州市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八連冠動員大會。 他還到濟南市、泰安市、臨沂市各地方拜訪全國擁軍模范賈美榮、齊亞珍、朱呈容以及沂蒙六姐妹中的代表擁軍人物。 馬新存先生熱心公益事業,以多種方式開展擁軍優屬活動,數次受到國家領導人、省、市領導的親切接見。但他一點也不自滿,不驕傲,平易近人,與鄉親們打成一片,與身邊的百姓們打成一片,把自己對擁軍的愛和熱情帶動所有的人。 他熱愛擁軍,擁軍成了他生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了他執著追求一生的神圣事業。我認識他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經過一段時間接觸,感覺他確實是一個很難得很出色的人,他擁軍不是空口說出來的,是實實在在干出來的:他熱情開朗,平易近人,做事爽快俠義,具有典型蘇北漢子的厚道、講究、樂于助人等等美德。他是一個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勇往直前的人,就象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里的幾句格言:“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馬新存堅信不怕起點低,就怕不到底,只要不停地努力,一定能成為一個不碌碌無為、不虛度歲月的人,他把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自己喜歡的擁軍工作上――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給戰士和親屬們送去更多幫助和溫暖。 他說他的擁軍事業還在路上,他還要加倍努力,好好學習,好好工作,積極充電。他的理想是把全國擁軍人團結起來,通過擁軍萬里行,更好地把工作開展好,為祖國為擁軍多做事,做實事;他還打算成立愛國擁軍專項基金,為擁軍活動籌措資金,積累物質基礎和精神財富。他是繼江蘇省徐州市邳州擁軍模范莊印芳后,一位新時期的優秀杰出的擁軍人物,他利用現代科技和網絡信息把擁軍熱情和愛國信念傳遞給廣大群眾,走出了一條新時代的擁軍道路,將來一定會把擁軍事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把擁軍的愛國思想引入一個展新的境界。 我們期待他有更多的成績,也祝愿他理想成真。(劉涵)
馬新存向張文臺上將介紹中國網中國擁軍的發展情況
馬新存與郭玉祥中將合影
馬新存與江蘇省委常委、江蘇省軍區政委李篤信合影
馬新存到陸海空三軍儀仗隊慰問
馬新存慰問12軍某部
馬新存到沂蒙革命老區慰問沂蒙六姐妹代表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