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人民網-蘇南頻道 訊:在常州供電公司建設部有這么一群“女漢子”,她們在工程土建、電氣、技經、基建管控、資料等方面以敢管、敢拼、勇爭上游的精神,被同事們親切的稱為“木蘭花”。她們組成的工作小組又被該公司授予“木蘭項目部”的美稱。
這一叢叢開放在基建工地上的“木蘭花”,她們是喬永潔、張青青、曹丹純、崔怡、殷志鳳。 “我們這5個女專責,個個都很‘潑辣’!干起活來氣勢比那些大老爺們兒更強。”常州供電公司建設部主任陸懷谷提到“木蘭項目部”的成員們時,如此評價。 “這個箱門有沒有用尺子量過?我看著規格就不對!重新弄下。” “焊機電纜不能在地上拖,破壞了絕緣層導致安全事故怎么辦!”工地上喬永潔的大嗓門喊開來,方圓半里內都能聽見。 那些施工工人除了立即改正外別無他法,因為他們早就領教過喬永潔的頂真勁——不改,是不會放過你的。 相比較于喬永潔的心直口快,張青青則以管理嚴厲著稱。 張青青認為,安全是施工管理重中之重。針對施工隊伍主體為農民工的現狀,她制定出了一套剛柔并濟的獎懲措施。 項目管理中規定嚴禁施工現場抽煙,她對工頭要求,若發現一個煙頭就處以若干罰款并在通報欄中用圖文方式指出。工頭吃了兩次虧,對施工人員的管理再也不敢不嚴。
這幫風風火火的“女漢子”們表面上嚴厲苛刻,心底卻有著女性的柔情。 7月酷暑里的一次標準化推進會上,她們提出讓施工隊調整作業時間。“中午太陽暴曬,工人會吃不消。可以早上從6點到10點,下午從3點到6點工作,避開那段時間。”此建議得到了施工隊的一致贊許。 即便古時從軍的花木蘭穿越,她同樣還是女子。同樣,“木蘭項目部”的成員們回到家,她們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她們和所有的女性一樣,都是一朵朵嬌艷的花兒。 但是,女性的柔弱不適用于電力基建工作,回到基建工地,她們就變身成戰士,必須巾幗不讓須眉。 瘦,是喬永潔給人的第一印象。“沒辦法,胖不起來啊。”喬永潔也很苦惱,但每天跑現場,運動量如此“充足”,不瘦才怪。 去年省公司將標準化示范工程現場會安排在常州220千伏工業變電站召開,喬永潔正是感冒期又咳的厲害,卻不把身體當回事。會議完畢,她直接在現場吐了個遍地狼藉,頭暈暈的說不出話,嚇的同事趕緊把她“運”回家去。 負責基建管控信息化的曹丹純今年6月底差點累壞了。 一“里程碑”工程要求項目相關信息必須在10天內錄入到基建管理信息系統內。曹丹純就像一個運轉不息的機器人,暈頭轉向的忙碌在管控信息中。 忙活完畢的那個周末她晚上7點多就躺上了床,想看看電視放松一下,沒想到一覺就昏睡了過去,醒來已是早晨7點,電視機還開著。 “下輩子再也不做基建了!”“花木蘭”們叫嚷著,覺得自己選錯了專業。但是偶爾叫叫苦,轉過身去依然埋頭苦干。 在基建工地上奔跑的“花木蘭”們不僅是“女漢子”,更是在實踐中用心摸索、研究的發明家。據統計,2014年常州供電建設部申請成功了3個發明創造和3個實用新型專利,女將們功不可沒。 自500千伏茅山變電站于2010年被國網公司授予“變電工程安全管理流動紅旗”以來,常州供電公司建設部負責的諸多輸變電工程在系統內屢獲殊榮。各電壓等級的大小變電站紛獲流動紅旗,哪一個變電站拉出去都是“免檢產品”。其中她們參與建設管理的500千伏溧陽變電站工程更是獲得了2014年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是我國電力建設行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獎。11月底還榮獲了2014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成為名副其實的樣板工程。 陸懷谷介紹道,國網公司對標準化建設的推行,縮小了全省變電工程之間的差距。要讓工程在競賽中出類拔萃,唯有靠扎實的基礎、完美的細節和不斷的創新取勝了,女將們的特點和優勢在這時發揮的淋漓盡致。 喬永潔喜愛上淘寶,并總“職業病”似的將淘寶與工作聯系在一起。道路轉角圓弧澆筑用的PVC模具是她從網上看到建議購買使用的,等到道路澆筑結束,等腰三角形的模具被修修剪剪,就成了屋頂雨棚下口用的極佳鷹嘴滴水。“一物兩用,多合算!”喬永潔喜于自己的小發明創造,她說女人就是這個毛病,希望所有設計呈現都是完美的,過程是能夠簡單而節省的。 在某次去安徽考察的過程中,她還將幾乎失傳的干粘石施工工藝引入到常州變電站圍墻施工上,符合國網要求又美觀大方。目前,這種工藝常州公司在整個江蘇省電力系統范圍內還是獨家。 現在,“木蘭花”們正忙碌在2014年由“木蘭項目部”女將全軍壓陣的110千伏德勝變基建現場上,常州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張軍在項目部授牌儀式上祝愿她們“花開德勝”,“這次爭創省公司流動紅旗,勢在必得。”(奚青蘭)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