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天空一片蔚藍
時間:2015-07-03 11:58
來源:華夏傳媒網作者:華夏傳媒網
中國傳媒聯盟 據 華夏傳媒網 訊:“這是心的呼喚,
愛的天空一片蔚藍
——記河南優秀退伍軍人劉軍和他的留守兒童家園
《你我她》雜志特約記者 李人慶
中國傳媒聯盟 據 華夏傳媒網 訊:“這是心的呼喚,
這是愛的奉獻,
這是人間的春風,
這是生命的源泉……”
當廣播里又一次響起韋唯那撫動無數人心弦的優美旋律的時候,劉軍正像一位細心的媽媽,在幫8歲的留守兒童李夢路洗頭。涂洗發液,輕輕的揉搓,反復的沖洗……李夢路坐在凳子上,低著頭,幸福地享受著這一刻的溫馨,眼里噙滿了淚水:“劉軍叔叔真好!是劉軍叔叔給了我們一個有愛的家!”
劉軍,一個普通的名字。這位生在瀟湘大地,長在湖南衡陽的富家子弟,此刻生活在千里之外的河南魯山,而且是全縣最偏遠的深山小鄉——熊背鄉孤山村。抬頭見山,出門是山,趕個集要跑十幾里,去趟縣城坐車也得大半天。一個都市青年,一個偏僻小村,原本風馬牛不相及,卻因幾年前劉軍參軍入伍的到來,將它們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1978年,劉軍出生在湖南省衡陽市珠暉區。父親在當地經營有一家大型服裝廠和服飾超市,生活富足,家境殷實。1996年,劉軍高中畢業,父親原本指望他子承父業,但從小崇尚軍人、向往軍營的劉軍卻毅然穿上軍裝,走進軍營,來到駐魯山某部,實現了他人生的第一個的夢想。
部隊駐地偏僻,在大山深處,毗鄰營區的雁鳴莊、孤山都是有名的貧困村。服役5年,劉軍多次參加部隊組織的救助駐地失學兒童活動,先后捐出自己的津貼1萬多元,結對資助10多名貧困兒童,還經常利用節假日到孩子們家中輔導功課,與山區群眾結下了不解之緣,也耳聞目睹了山區貧困兒童上學難的種種心酸。
2001年,劉軍退伍了。家鄉勞動人事部門按政策規定,將他安排在了衡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父親的事業蒸蒸日上,自己還有一份體面的工作,這是多少年輕人夢寐以求的生活。但劉軍卻在猶豫。那些日子,只要一閉眼,他的眼前就會浮現出山區孩子童稚而迷茫無助的眼神。那時,學前教育在山區還是一個盲區,想到那些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已經開始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時候,山區的孩子還在一片混沌中茫然度過,劉軍再也坐不著了,為山區孩子做點實事、辦點好事成了他的又一個夢想。
夜深了,劉軍睡意全無。望著窗外閃爍的霓虹、流光溢彩的街市,劉軍的心卻飛向了千里之外那個讓他魂牽夢縈的小村。經過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一次又一次激烈的思想斗爭,他選擇了放棄優越的城市生活,只身回到魯山縣熊背鄉孤山村,投資50余萬元,創辦了熊背鄉“青蘋果幼兒園”,彌補了山區學前教育的空白。
這一時期,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轉型,山區農民紛紛走出家門,或經商,或打工,留守家庭不斷增多。青壯年遠離家鄉長年打工在外,老人或瑟縮床頭,或佝僂田間,孩子缺乏關愛,缺少管教,逃學,打架,孤僻,冷漠……
這發生在留守兒童身上的一切深深刺痛了劉軍那顆善良而柔韌的心。同時,也讓他萌生一個大膽的想法——為留守兒童建一個“家”!
“不能讓這些孩子成為這片空蕩蕩鄉村的一群游魚!” 劉軍在日記里這樣寫道。2011年,經過多方努力,緊張籌備,劉軍投資200余萬元的魯山縣首個專業化公益性留守兒童家園終于在大山的懷抱里落成了。它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一下子解決了毗鄰的魯山、南召兩縣多個鄉鎮500余名山區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問題。
留守兒童家園是一個溫馨的家。在這里,囊括了孩子們的上課、吃飯、住宿、洗衣、洗澡幾乎所有的生活和學習問題。根據每個家庭的不同情況,劉軍采取全免、減免和收取一定數額生活費的辦法,幫助500多名山區孩子實現了有家的夢想。即使收取費用的家庭,最多每天也只收6元,吃、穿、住以及學習用品全部包括在內,而全免、減免的人數比例高達75%,這其中的巨大虧空,則完全靠劉軍及家庭做生意賺來的錢彌補。
幾年來,在劉軍的努力和社會各界的關愛下,留守兒童家園先后建成了圖書室、心理咨詢室、活動室、洗浴房、電腦室、愛心超市,配備了空調、彩電、多媒體投影儀,開設了武術、器樂、書畫等特色課程;相繼開展了交朋友、大幫小、兄妹情、一家親等管理教育模式,讓輔導員與孩子們交朋友,讓大孩子學會幫助小孩子,使他們建立情同手足、親如一家的歸宿感,享受家一樣的溫暖。
這世界愛有多種,有一種叫偉大崇高;這世界情有多種,有一種叫純潔無私。劉軍把他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無私地奉獻給了他的第二故鄉,為留守兒童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
(責任編輯:admin)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