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煥:丹青才俊真人杰 書法人生顯才情
中國傳媒聯盟 據 河北新聞 訊:張俊煥自幼喜愛書畫,少年臨習顏柳書法,兼修隸書,后崇王羲之行草書。參加革命后除研習書法外,又研習孫過庭、懷素草書。
“正道直行,竭忠盡智”張俊煥先生書寫文字亦為書寫自身心智,他的文字筆畫間、行文韻味中透露出的皆為剛直正氣,而亦有儒雅的飄逸孕育其中。觀其作品不僅令人精神振奮,更有一種悠游的浮想,作品顯露出來的儒雅之境也外顯著文人氣息。在書畫作品的表現技巧上,運筆的輕重緩急皆被其表現得自然妥帖,穩重間在筆墨的運用間筆路清晰可辨,彰顯大家之風范。
他的書法字如其人,正氣凜然,嚴守法度,中規中矩,線條遒勁有力,沉穩中不失靈動,飄逸中隱含雄強。“慈悲為本,利他為先”八個大字,字形干凈利落、精干勁挺,最大限度地發揮著筆墨的特性。先生落筆盡量制造筆墨效果,在點線的細節上精心安排,毫不含糊,而往往又注重于細微之處的運筆用墨技巧變化與自身的抒情傾向。手下之筆運用自如,開合疏密盡在掌握之中,繼而呈現出幅幅經典之作。
張俊煥先生筆下書法所表現出的剛正雍容,與中華古典書法藝術的文化氣息沉淀之下的審美感觸是息息相通的,而同時他出師于古而不拘泥于古的時代創作情懷也是當代藝術家難能可貴之品質。我堅信他定是融漢碑的端莊,漢簡的率意,篆書的古奧,魏碑的剛健而為一,這就源于筆者對其字體中點的形態,線的質感,和結體的相貌都與平常之書法拉開了距離,繼而形成了先生古奧清奇,醇厚率逸的獨具一格之風貌。
“志存高遠”一幅作品,結構圓潤莊重,中鋒側鋒兼施,方筆圓筆互用,撇捺分披,波橫生動,醇厚率逸,古奧清奇,反古出新,風貌獨具。不止此作,先生筆下的字皆具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又有書法本體技、藝、道的綜合傳承,亦具科學、豪邁、風采,以及個性張揚的現代審美精神。行草作品也為先生得意題材之一,綜觀之感受著那份筆法齊備,筆畫精到,筆意豐富,骨肉亭勻。小字作品的點、線、體、面、飛白等皆被照顧周到,各種筆法運用間得心應手,墨華煥彩。
有了深厚的文化功底,又能擺脫掉名利的羈絆,胸懷自然開闊、眼界自然高遠,因而,張俊煥先生的藝術修養、美學追求皆能達到常人不可匹及之高度。筆墨當隨時代,這是每一位書法家必須遵循或追求的“典章律法”。而張先生對書法藝術的追求之路就力求達到字與字之間的貫通,墨韻的協調,筆法既有金石味,又有書卷氣,作品中也時常蘊含著對時代的感悟。相信堅持本真堅持創作的張俊煥先生定能為創作出更多豐富時代的卓越作品。 (著名美術評論家:邵大箴)
記當代著名書法大家 張俊煥,廣東省大埔縣人。1963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作戰參謀、副處長、軍事科學院研究員、軍分區參謀長、深圳警備區副司令員等職。1988年畢業于國防大學第一期,1989年獲授大校軍銜。1994年轉業,在深圳市政府部門任職。曾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兼職教授,是中國書畫藝術促進會常務理事、中國文化藝術發展聯合會名譽主席、中國企業報道,藝術資本理事會副主席、中國孔子藝術家協會理事等,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其出版有書法專著《張俊煥書法作品集》,其作品入選諸多藝術期刊、專刊,如《中國書法》、《藝術與繁榮》、《今日收藏》等等,還入選《中華文化大使》、《中國書畫形象大使》、《中國書畫藝術領軍人物》、《中國藝壇五大流派》等,入編《百年中國書畫史》。其藝術成就被央視網錄入《中國大師路》展播。 張俊煥勤于筆耕,著有《十年耕耘》一書,主編出版有《香港憂思錄》、《高科技知識干部》。
當代著名國畫大家劉大為
劉大為,男,1945年生,祖籍山東諸城。1968年畢業劉大為于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系。1980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班。現任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教授、主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教科文組織下屬國際造型藝術家協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藝術品中國網名譽顧問主席、東聯書畫博物館顧問委員會主任,北京東聯盛世寶文化有限公司總顧問,北京唐風美術館名譽顧問。華夏藝術網已為其開設名家專欄。
劉大為是實力派畫家,工筆重彩和水墨寫意兼精。他的工筆人物畫造型嚴謹,刻畫入微線條流暢,剛健爽朗,風格清閑,完全擺脫了舊人物仕女畫柔靡瑣細的積習。他的水墨寫意人物畫更是繼承了近代自任伯年以來包括徐悲鴻、蔣兆和、葉淺予、黃胄等大師的優秀傳統,其特點就是熱愛人民、貼近生活、造型生動、神態逼真、筆墨瀟灑、清新流暢。在他畫的草原風情組畫中,這些特點充分流露出來。近幾十年來,大量作品在中國及美國、日本、法國、新加坡、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展出,獲獎三十多次,是獲獎最多的畫家之一。是中國當前藝術成就突出,影響較大的中國畫家。1998年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主持中國美術家協會工作。2008年12月當選為中國美協主席。2011年5月被聘為北京東方祥和書畫院名譽院長。2011年11月25日當選了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副主席。 作品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