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財經網 訊:中國自古3歲看大,7歲看老,孩子的未來從娃娃抓起,少兒時期是人在一生中身心成長最為關鍵的時期,也是智力發展最佳時期。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母都會想盡各種辦法去提高孩子的自身素質,很多孩子從小就被送進各種特長班跟著父母的步伐前進,但這樣真的就羸在起跑線了嗎?重視結果和成績,而忽視前進的過程,重視專業知識和技能,而忽視審美能力和藝術素質的培養,這些都偏離了藝術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的培養;真正的教育之路應該如何領悟呢?本期《超越》節目有幸邀請到了北京童趣未來文化傳播公司的創始人蔣強,讓我們和他一起去了解美術教育的重要性。
![]() 蔣強,山西人,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2010年創立童趣·未來,以兒童為中心,在全面提高孩子們藝術素養的過程中,嘗試家庭美育,讓父母們參與到孩子們的藝術成長中,構建社區藝術互動平臺。北京童趣·未來文化傳播公司是一所從事藝術普及教育、藝術傳播的機構。團隊致力于全面提高孩子們的的藝術素養和家庭美育,找到一種方式讓藝術真正走進家庭,更為細致地探討家庭藝術互動在孩子們藝術成長中的重要性。服務兒童的展覽和教育,強調交互式學習,提供創意空間,構建城市、社區里的美術世界。 目前與多家藝術中心平臺合作教學:市民終身藝術教育基地、社區文化藝術中心、大同市藝術基地,北京開設5家社區藝術館。在談及校外少兒美術的發展,蔣強表示,現在校外少兒美術行業的不同層次的畫室、基地、中心、學校等大多以培訓技能為主。而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對外國美術教育的研究不再停留在介紹的層面上,開始呈現出把外國美術教育思潮、教育內容以及指導方法與中國相比較,在分析兩者長處與局限的基礎上,尋求適合我國國情的美術教育發展道路的研究傾向。因為兒童教育是奠基終生的教育,關系到兒童的健康發展,優質的教育師資對提升教育質量無疑是助推劑。蔣強說:“兒童教育不僅需要實踐,更需要實踐之中的探索和研究。” 通過培養社區里孩子們與家長健康的審美觀,發展大家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通過各種藝術以及自然和社會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來進行。通過藝術進行的美育就是藝術教育。并利用社區進行藝術教育,社區是城市的“細胞”。社區文化則是一種特殊社會文化通過社區文化活動培養起來的社區居民對社區認同感、歸屬感、新的信仰、價值觀、人生觀、審美情趣、人生樂趣和生活方式等;而對于這美術教育的未來,蔣強說會用自己所能去把真正的美育帶給更多的家庭,讓祖國的未來綻放異彩。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