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武漢新市民網 訊:她罹患絕癥想放棄治療,他說:“不行,一家人一個都不能少。”聽說靈芝對身體康復很有好處,她說:“靈芝好貴的,咱買不起。”他說:“沒關系,買不起咱就種!”于是,他潛心種植靈芝,不但種出了愛人的健康,也種出了美麗新世界。
他叫李海添,她叫蘇利濃。他們是廣東東源縣義合鎮一對最普通的農民夫婦。
男人的力量:一家人一個都不能少
如果不是11年前的那場劫難,李海添覺得自己一輩子都不會走出大山。
那是2004年底,有段時間妻子蘇利濃的腸胃非常不好,總是拉稀。在東源縣義合鎮衛生所,醫生給她開了中藥也開了西藥,吃藥的時候,蘇利濃的身體狀況一切正常,能吃能喝能睡,但只要一停藥,就會繼續拉稀,每天要上幾十趟廁所。這樣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后,醫生告訴李海添:“帶你老婆去市里的大醫院做個檢查,看看她的腸胃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在河源市人民醫院,醫生提取了蘇利濃的軟組織進行化驗,結果是她得了直腸癌,且已是晚期。李海添從醫生凝重的面部表情里讀懂了他的意思,那意思是他老婆的病已經到了這個程度,治或者不治,結果都是一樣。可是李海添不甘心,他很快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帶老婆到廣州找更大的醫院更好的醫生治療。
這一年,李海添49歲,老婆蘇利濃47歲,三個孩子畢業后剛剛參加工作。過往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們的日子雖然有些清貧卻平靜祥和,家里的三畝多責任田所產出的糧食是他們一家人的口糧。義合鎮盛產竹子和木材,李海添腦子靈活,農閑時間將這些竹子和木材收購后運到東源縣、河源市去賣,換取孩子們的學費。
他們一家人沒有任何不良嗜好,李海添怎么也想不通癌癥這樣的疾病怎會纏上自己的老婆。可是沒有時間多想,治病救人是第一位的,老婆還年輕,她還沒看到孩子們結婚生子,好日子還沒有到來,他們一家人一個都不能少!
在廣州市中山大學腫瘤醫院,鑒于蘇利濃病情嚴重,醫生決定馬上為她做手術。一聽說治療費用要好幾萬元,蘇利濃有些不愿意了:“別在我身上花錢了,以后孩子們需要花錢的地方多著呢!”李海添吼了老婆一句:“醫生又沒有說一點希望都沒有,怎么能輕易放棄!”
老婆在醫院的病房里靜養,李海添的心無時無刻不在翻江倒海。夜幕降臨,廣州街頭霓虹閃爍,李海添點燃一支煙,他哪有心情欣賞這廣州的夜景?在醫院周邊轉了一圈,他發現很多人在發銷售靈芝的廣告。那一刻他甚至想,等將來老婆病好了,他就在廣州收這些廣告單,然后拿去賣都是不錯的生意。
拿著幾張廣告單,李海添找到了給老婆治病的主刀醫生李威,向他請教:“癌癥病人是不是吃靈芝管用?”李威醫生告訴他:“癌癥是病,必須用藥來治,外面賣的那些靈芝孢子粉是保健品,不是藥,但患者做了手術后可以用靈芝孢子粉來調理身體。”李醫生還說,看李海添為了給老婆治病幾乎已到了要賣牛賣豬賣房子的地步,所以也就沒向他推薦這些。
李海添將醫生的話記在心上。回到家他特意查詢了相關資料:靈芝袍子粉是靈芝發育后期彈射釋放出來的種子,生物學上稱袍子,集中起來后呈末狀,通稱靈芝袍子粉,其研究價值是近幾年來的新發現。孢子粉的作用不僅有強化免疫系統機能,預防腫瘤及癌癥,降低血壓,還能改善過敏體質,減低膽固醇,避免血管硬化,強化肝臟功能,健全消化器官的運作等功效。
與蘇利濃患一樣的病癥、住在同一病區、同一天做手術的還有另外5個患者,大家同病相憐。出院后李海添與這些患者的家屬都保持著聯系,經常問他們:“你家的病人恢復得怎么樣?每天都吃些什么?”另外幾個患者家庭條件都不錯,有的家屬說吃金錢龜,有的說吃穿山甲,龍川縣的那位說吃水魚,每天都吃,已經吃了過百斤。他們都認為這些對治癌防癌有好處。
真的是這樣嗎?李海添帶著這個問題請教李威醫生。李威一聽就急了:“金錢龜、穿山甲和水魚都含有高蛋白,不僅起不到防癌的效果,反而會助長癌細胞的生長復發的。”
![]() 做你的愛人,也做你的醫生
2005年春節,李海添過得無比揪心,他無時無刻不在擔心著老婆的身體,盡管已經做了手術,但閻王爺依舊隨時可能將她帶走。春節后,經過輾轉打聽,李海添來到廣州,找到了廣東微生物研究所,這里有100元一盒的孢子粉出售,雖然孢子粉的含量只有15%,但已經比市場上便宜多了。而且,在這個樸實的中年漢子看來,微生物研究所是國家的,起碼不會騙人。
手捧著一盒盒孢子粉,李海添小心翼翼,猶如捧著妻子的性命。他的心依舊無法踏實下來,老婆要服用孢子粉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盡管100元一盒已經是很便宜的價格,但長時間的購買他依然承受不起。李海添試著問微生物研究所一位姓李的教授:“我想自己學著種靈芝,你們能否給我提供一些菌種?”接著他講述了自己的家庭情況以及老婆的病情,李姓教授說:“沒問題,我們一直有政策支持農民發展靈芝種植業。”
廣東微生物研究所無償提供給李海添5000包菌種。在李海添看來,這是生命的種子。回到家后,他開始小心翼翼地種植。東源縣素有種植黑靈芝的傳統,黑靈芝是普通食用的,口感雖好卻不具有藥用價值。李海添種植的是赤靈芝,具有藥用價值。
因為此前并沒有種植靈芝的經驗,李海添虔誠而好學,他買來不少種植靈芝的書籍看,還一次次跑去向種植黑靈芝的鄉親們學習。半年后,種植的靈芝長勢喜人,到了需要破壁處理(靈芝孢子有一層極難被人體胃酸消化的外壁,不破壁的孢子粉人體無法消化吸收,只有打開這層外壁,由外壁緊裹的有效成分才能最大限度地被人體吸收利用)的階段,李海添請來廣州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一位教授,以500元一斤的價格,讓教授幫忙進行破壁處理。
破壁成功了,一棵15克的靈芝,能收孢子粉5克。這一年,李海添整整收獲了30公斤孢子粉。他再也不用去買孢子粉給老婆吃了。早晚各一次,他督促老婆吃下去,赤靈芝孢子粉味苦,蘇利濃吃得有些膩了,李海添說:“你得吃下去,你的身體不僅僅屬于你自己,還屬于我們全家人。你要是怕苦,我陪你一起吃。”就這樣,蘇利濃每天吃孢子粉,李海添每天吃孢子實體部分,都是苦的。這對樸實的山村夫婦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起吃苦的幸福。
三個孩子也牽掛著母親的病情。老二李文東學的是鐵路專業,大學畢業后進入韶關機務段工作,為了離家近些,為了能經常看到媽媽,他辭去這份穩定的工作,回到東源縣應聘進入一家保險公司做了一名普通的業務員,底薪只有500元。
利濃做過化療后必須每隔3個月回醫院進行一次復查,2005年10月是又一次復查的時間,李海添帶著她來到了廣州中山大學腫瘤醫院。依舊是李威醫生為她做的檢查,檢查完后,他問李海添:“你和我說實話,這段時間你是怎么調理你老婆的身體的?”李海添以為老婆的檢查結果不理想,嚇得臉都白了,如實相告這段時間種靈芝、讓老婆每天吃孢子粉的過程。李醫生向他豎起了大拇指:“你老婆的各項指標恢復良好,你可以當半個醫生了!”
心里懸著的石頭驟然落地,李海添激動得有些想哭。沒有人知道他這段時間承受的壓力,當初與他老婆一起做手術的其他5個病友,從他們家屬那里傳來的都是噩耗,一個個已相繼離世。他在夢里也夢見過老婆離他而去,而今醫生的話怎能不令他欣喜若狂?感謝靈芝,讓他老婆從懸崖邊上撿回一條命。
此后幾年里,李海添依舊堅持種靈芝,不賣,只供自己家人吃,吃不完的就送給周圍的鄉親們。2007年,國家鼓勵農民自己成立農業合作社,李海添覺得機會來了,和另外四兄弟一起注冊成立了順景合作社,他要大干一場。
![]()
帶領鄉親們致富,小家庭涌動滿滿的大幸福
在李海添看來,是靈芝挽救了他老婆的病,挽救了他們這個家庭,他想讓更多人享受靈芝帶來的好處。合作社生產出靈芝后,為打開市場,他先送給親戚朋友吃,接著,認識和不認識的人都送。
靈芝漸漸有了銷路,合作社開始盈利。有鄉親主動找過來,表示想入股合作社,一起參與經營。李海添和老婆商量,蘇利濃說:“我們家落難的時候,鄉親們沒少幫助咱們,如今咱家在種靈芝上創出了一條路,拉鄉親們一把是應該的。”
老婆的想法與自己不謀而合。當年她做手術及化療,費用整整花了8萬元,李海添5兄弟湊了兩萬元,其余6萬元全是向鄉親們借的。有個老鄉聽說他需要錢救老婆的命,想都沒想就借給他兩萬元,這份恩情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做人要懂得知恩圖報,而現在,是回報鄉親們的時候了。
李海添歡迎鄉親們入股合作社,有錢的可以以現金入股,拿不出錢的可以以土地扭轉的方式入股。撫州村的李海強,為人老實而且沒什么文化,早年一直在外打工,掙不到錢不說還總是受人欺負,只能回家種地,可幾畝薄地獲得的收入只能勉強糊口,家里常常窮得連孩子的學費都交不上。他找到了李海添,李海添大手一揮:“兄弟,啥都別說了,你以后跟著我干吧!”李海強以土地扭轉的方式入股合作社,并在合作社的靈芝種植基地上班,除了拿工資年底還有分紅,日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合作社很快發展到了20多戶,每股在年底能享有40%左右的分紅。這時李海添的合作社已經頗具規模,擁有了6000多平方米的栽培廠房,興建了辦公場所、實驗室、加工室、檢驗室等基礎設施。不斷有鄉親們找上門來希望能夠入股,李海添對此有著冷靜的認識,股東再多就不好管理了,但他這種經營合作社的模式可以復制。在義合鎮政府的支持下,借鑒順景合作社的模式,當地很快成立了13家從事赤靈芝種植的專業合作社,參與的農民達500戶之多。
![]()
2010年,順景靈芝基地通過ISO9001:2008國際標準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并被評為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單位,其產品通過“中國有機產品”認證和“廣東省名牌產品”認證,
清澈的東江水從東源縣穿越而過,這里的環境、氣候非常適合種靈芝。不少鄉親依靠種靈芝在縣城買了房子,添置了家用轎車,這讓李海添內心有說不出的欣慰。當然,他內心也有隱憂,那就是妻子的病,盡管這些年她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好,但癌魔是否真的已經徹底遠離了她?李海添放心不下啊。
2012年夏天,李海添又一次帶著蘇利濃來到廣州中山大學腫瘤醫院,依舊是李威醫生為她做的檢查。醫生只說了四個字:一切良好。李海添有些不放心,追問:“那她以后是否還要來檢查?”醫生說:“你們心里放下了,就不用來了;如果心里放不下,就再來吧。”醫生的話說得非常藝術,但李海添聽明白了這話里的意思,癌魔已徹底與他老婆絕緣。
劫波渡盡,所有平凡的幸福都彌足珍貴。已經長大成人的3個孩子越來越有出息,女兒在東源縣開了家旅行社,業務做得風生水起;大兒子通過自己的努力當上了保險公司的老總,小兒子在縣城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兩個兒子還分別為他們生了兩個白胖大孫子。李海添曾擔心老婆看不到這一天,而現在,天倫之樂老婆能與他共享,沒有什么比這更讓人開心的了。
2016年秋天,李海添帶著蘇利濃來了趟東北四省游,盡享二人世界。或許歲月還會孤寒,但這對患難夫妻的愛已堅如磐石。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