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財經網 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美國當代著名作家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眼睛是心靈的窗,所有的事物和美麗都是眼睛帶給我們的,一雙健康的眼睛是上天賜予我們最美麗的禮物,眼睛對我們來說到底有多重要呢?當今科技發展迅速的同時,又給我們的眼睛帶來了哪些傷害呢?本期節目有幸邀請到了富平縣夢的眼睛視力服務有限公司創始人-楊立建,聽他給我們帶來保護眼睛的新方式。
楊立建,1980年生,2004年進入中治集團工作,2013年辭職創業,2015年創立夢的眼睛視力服務有限公司。并于2015年6月創建了富平縣夢的眼睛視力服務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專注視力健康的技術服務公司,楊立建說“讓世界更清晰,更美麗,世界很美,等你發現”,這是他創辦公司的宗旨,致力把富平縣夢的眼睛視力服務有限公司做成一家有價值的公司。
有人說青少年近視眼發病率高是與我們的教育有關,作業量大,學習負擔重,還與用眼習慣,戶外活動減少和遺傳等因素有關。楊立建也同意和認可這些觀點,但不同的是,他認為我們社會特別是家長防控工作做的不到位才是最主要的原因,95%以上的真性近視是由假性近視發展而來的,而假性近視是完全可以治愈的,那么問題來了:既然假性近視是可以控制和治愈的,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假性近視轉變成了真性近視?這恰恰說明視力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所以說青少年近視的最主要環節在假性近視的控制、治療和假性近視的預防。由于近視防控工作的周期比較長,一般要十年左右,所以這個主體不可能是醫院,因為我國的醫院還不具備這么多的資源,主體又不可能是眼鏡店和視光中心,因為去眼鏡和配眼鏡是一對矛盾的東西,把近視眼都消除了,誰還來配眼鏡,眼鏡店和視光中心還怎么活?所以,這個主體必須是以孩子家長為主,但孩子的家長可能專業知識方面有所欠缺,這就需要視力保健機構來引導,視力保健機構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這就需要醫院來規范指導,所以楊立建說這個主體必須是家長和視力保健機構的緊密結合,在醫院的指導下,只有這樣才能把青少年兒童視力防控工作做好,國家層面也在大力鼓勵視力保健機構發揮優勢,在很多政策方面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
楊立建倡導的是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世界真的很美,我們要去發現美,而要發現美要有一雙健康明亮的眼睛。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