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財經品牌網 訊:“職業教育”一直是不斷被談及的話題,如今除了公辦的職業院校外,也有許多民辦職業院校隨著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相繼脫穎而出,他們從教育理念、辦學模式、就業等方面改革創新。近期,我們邀請到華夏易正(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連棟,一起探討職業教育的相關話題。
2002年北京華夏大易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成立,張連棟先生出任公司董事長, 2003年成立廊坊市大易職業培訓學校,張連棟先生為法人代表,2014年年初成立華夏易正(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張連棟先生為法人代表,出任公司董事長。
華夏易正(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致力于提高學員職場競爭力。自成立以來,經過培訓行業多年的風雨歷程,已發展成為集金融類培訓、職業資格培訓、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歷培訓、在線教育視頻課程培訓為一體的多元化教育培訓集團。自成立至今,華夏易正以其雄厚的師資力量嚴謹的教學風格,超前的培訓課程體系,極高的考試通過率,為社會培訓數十萬優秀的專業人才,被學員親切的譽為“職業培訓的搖籃”。
2014年華夏易正對課程本身進行全新改造,推出了“考試60”在線教育學習平臺,高效、智能、精準的匹配師生資源,讓學習更方便、更快捷、更富活力。通過研發教輔書,研究教學內容,開發教學案例,培訓教師等方式讓課程更加系統化、專業化、標準化。
華夏易正永遠奉行“團結、進步、創新、服務”的辦學理念,服務學員,服務社會,爭創優質的教學環境,打造優質的師資隊伍、優質的教學服務,全方位培養企業和社會急需的實用型人才,全面提高教育產品的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技多不壓身”,說的都是技能和技術對于個人成才立業、安身立命的重要性,這些亙古不變的“定律”因為充滿智慧與人生哲理而被口口相傳至今。不過,受“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等傳統觀念的影響,職業教育曾被視為一種低層次的教育,職校的學生也被認為是“學習不好才去學技術”,甚至被視為“未來流水線上的工人”。這樣的偏見,不僅嚴重阻礙了職業教育發展前進的步伐,也極大地挫傷了職校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我國的職業教育已經出現了快速發展、亮點紛呈的可喜局面。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穩步推進,近10年來累計為國家輸送近7000萬中高級技能型人才,為提高勞動者素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就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對此張連棟認為:“最有效解決現存問題、解決學校生存發展的路徑就是校企合作、聯合辦學,利用企業的優勢資源和條件來解決學校自身存在的短板,人才共育、信息互通、成果共享,煥發學校生命力。
提高在線教育競爭優勢的4個切入點:價值鏈、共享、捆綁銷售和交叉補貼這4點也值得我們實踐、學習。”
對于未來發展,張連棟表示:“未來,我們的目標是建立“大教育”的服務平臺,不僅是針對金融類學員的培訓,也可以為普通用戶提供資訊和服務,同時,為不具備互聯網能力的B端如地方培訓機構提供直接對接用戶的平臺。我們先從培訓切入,培養了大量專業的金融人才,在此基礎上可以向金融人才的上下游進行延伸。”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微信:2230587892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