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濃情真愛譜寫菏澤幼教的牡丹之歌
中國傳媒聯盟 據 創新網教育 訊:生長在牡丹之鄉的侯志娟,她有牡丹花的端莊秀雅,傲骨風寒般在幼教之路上堅守了25年,一路走來,艱辛的汗水和感動的淚水交匯譜寫著一首幼教的“牡丹之歌”。24年前,侯志娟從濟南幼師畢業踏進了菏澤市牡丹區直機關幼兒園,從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師做起,一干就是20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創新了先進的教育模式。她堅守初心、矢志不渝、務實創新,也收獲了滿滿的榮譽和成就。 1995—1998年間,她多次榮獲菏澤市牡丹區教育局文藝匯演輔導、個人演講和公開優質課比賽的一、二等獎; 2000—2005年間,她曾連續兩年被評為菏澤市、牡丹區“教學能手”稱號,兩篇幼教論文《淺談幼兒德育的培養》和《淺談家庭教育對孩子習慣的養成》分獲省級教育論文二、三等獎; 2006—2011年間,她分別被評為菏澤市、牡丹區級骨干教師和首批牡丹區教壇精英的榮譽稱號…… 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了解并認識幼教專家侯志娟的精神世界和她的人生心路歷程吧! 感恩人生引路人,自強奮進得佳績 1970年代初,侯志娟出生在菏澤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母是村里地道正直的農民,為了支持她能夠好好學習,他們任勞任怨,辛勤勞作。侯志娟很自豪地對記者說道,在她的生命中還有兩個重要的“引路人”。一個是老紅軍爺爺,當年曾經是馮玉祥將軍的勤務兵,在軍隊里接受過血雨腥風的戰爭洗禮,自身的文化修養比較高,對孫女特寵愛。只要是侯志娟喜歡看的書,如英雄人物的畫本和少兒讀物,像《紅巖》、《楊家將》、《故事大王》什么的,爺爺都會二話不說直接買回家,每次她都會高興的回家一口氣看完一遍再看一遍。 還有一位就是姑姑,是當年的濟南幼師畢業生,曾創辦了菏澤市婦聯幼兒園。侯志娟從上小學到初中畢業其間,每次學校放長假,她就會雷打不動的被接到姑姑家去“度假”。在這里,她的生活待遇就是在姑姑安排下讀書、寫作業,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每天的學習成果姑姑都要親自檢查過關。侯志娟從小就沉浸在這種文化氛圍中,耳濡目染,她很感激地說:“父母雖然文化不高,但很尊重爺爺和小姑對我的教導和囑托,從來都是特許照辦。”正是如此,鑄就了她懂事感恩、勤奮好學、自立自強的好品格,為她以后人生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0年7月,侯志娟如愿的考進了濟南幼師學校,一開始的月考,讓她滿懷的激情跌入了低谷。因聲樂舞蹈水平底子薄,成績全班排名倒數,但一向自立自強的她沒有退縮,而是坦誠面對,虛心向老師和同學尋求幫助,通過自己平時的刻苦訓練,三年后以全班綜合前三名的優異成績畢業。她放棄了留在濟南工作的機會,回到了家鄉,成為了菏澤牡丹區直機關幼兒園一名光榮的幼兒教師。
幼兒保育責任強,專業能力受青睞 身為一名剛剛畢業的年輕老師踏進幼兒園,她第一天的工作就是分配到小托班負責孩子的保育。她面對一個個兩三歲的孩子,不停地哭喊著叫“媽媽”,既心疼又有些感動,當孩子拉了、尿了褲子,她連忙給孩子擦洗屁股、換衣服;還得一個一個哄著吃飯或者喂飯給他們,每天雖然感覺有點累,但她不厭其煩,忙得不亦樂乎。有一次,她照例進行午休巡查,突然發現班里有一個小朋友不停的打嗝嘔吐,她本能地搭手一摸,還伴有發燒,急忙抱起孩子給園長打電話,又撥通了120急救。很快趕到醫院急診,確認孩子為急性腸胃炎進行了及時地治療,后來家長得知情況趕到醫院非常感動。侯志娟是位剛來園的新老師,但這次沉著、快速得當的應急反應,著實地給幼兒園的老師上了一堂真實版的應急處理課。 作為一名保育老師,侯志娟把在園里每個小朋友一天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誰誰小朋友有什么異常和進步,她都會與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把工作做到細致入微、盡善盡美,得到了園領導的認可和家長的信賴。1994年9月份開學,侯志娟被園長破格提升為班主任老師從重教學,她欣然的接受了,盡情的施展她的專業和能力,而且在完成教學的同時還兼顧提幫新老師的保育工作。 95年春天,工作還不到兩年的侯志娟就被園里領導推薦去參加菏澤市舉辦的一次幼師公開課比賽,她在20多位優秀的老師中,憑借個人的沉穩和專業水平,不負眾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得到了現場的領導和評委們的一致稱贊。接下來的幾年里,她連續參加了市、區教育局組織的幼師演講比賽、優質公開課評選和文藝表演等活動,并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好成績。幼兒園里每年的六一畢業典禮和參加區里選拔的各種文藝匯演中,她不僅負責自班的節目編排,還是全園組織輔導的主要骨干。她參與的每場活動都搞得有聲有色,別具一格,贏得了區級、園領導和家長們的熱烈歡迎。
專業學習勤鉆研,高效課堂顯成效 侯志娟老師自從畢業后扎根幼兒園,立足本職,潛心鉆研,專業特色教學,園領導看在眼里,記在心中。凡是有關進修培訓的機會都會優先選派她去學習深造,如市級的專業課技能培訓,山大、明天出版社等省編教材的學習等她都無一例外的參加。更令她難忘的是山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的進修指標落在自己的身上,她尤為珍惜,利用業余時間苦讀鉆研,于2002年底各科成績優異取得了本科學歷,則更為她的幼教發展如虎添翼,信心倍增。 “幼師與孩子建立高效溝通,進行交流互動,必須要帶著愛親近他們,保教并進,寓教于樂,才會有效果。”侯志娟老師堅定地說道:“幼兒教育是無中生有的植入和灌輸,但孩子專注的時間很短,如何抓住正確時機進行施教是重點。”這就是他她多年的一線教學中總結出來的“高效課堂理論”。特別是針對中大班的孩子,她把省編教材里的內容知識點分解,導入一些游戲化在其中,進行改良特色教學。讓每個小朋友樂于挑戰,實現在學中玩、玩中學的局面,既能讓孩子高效的學到知識,還能發揮他們有更多的想象和創造力。她教出的孩子,包括一些手工、體育、技巧能力的掌握性都走在了全園的前列,這是她自信滿滿探索出的一種新穎有效的教學模式。 別開生面家長會,培育幼兒好品格 自古以來就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由此可見幼兒教育的重要,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和愛心、孝心的傳統教育,更是育人一生優良品格的關鍵時期。侯志娟深信不疑,她通過家長會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啼笑皆非的游戲比賽,讓每個家長頓悟無語。大班的孩子自己動手脫穿衣服和鞋子,讓家長在一旁觀看,十幾個孩子現場是亂作一團,動作各異。有的扣子系偏了;有的褲子穿反了;有的左右腳鞋子顛倒了;大多數鞋帶都系不上或死扣解不開……侯老師語重心長地對目瞪口呆的家長說道:“這就是我們寵出來的寶貝,這是真愛嗎?怎樣才是愛孩子,我們應該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教給他們學會獨立做事的本領,放手其實也是愛。”家長們都低頭反思,連連點頭。 侯老師這樣說了,也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了,她在園里隨時隨地的引導孩子們力所能及地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培養幼兒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還通過一些感恩的小活動,讓孩子回家幫父母干些家務活,過年過節為老人捶背、洗腳,從小把愛心、孝心的種子植入幼小的心靈,這些點點滴滴的優良傳統教育讓孩子受益,家長滿意,這也是順應了中國歷代傳統文化的傳承。 幼教路上遇大“坎”,帶刺猬班獲成長 能力越大,承擔的壓力就越大。侯志娟老師工作中深有體會,她對記者講述了自己從事幼教以來記憶猶新,遇到的最大一個“坎”。那是2002年的春天,園里大班招生過滿,由原來兩個班挑出了一批孩子,又組成了一個新班,這可都是些調皮搗蛋的“小刺猬”。侯老師被委以重任做了班主任,她雖然小心謹慎,結果還是不如人意,兩個多月下來,她整個人簡直要瘋了,情緒消沉、脾氣暴躁,回到家里先生和孩子也都會退避三尺。 有一天,侯老師照例在上課,園長突然推門走進教室,滿面歡喜的把一張市級舞蹈比賽二等獎的證書遞到了侯志娟的手里。她漠然地接過來一看,一股酸楚的淚水奪眶而出,孩子們輕聲的問:“老師,你怎么哭了?”她微微的抬起頭來,聲音沉重地說:“我累了,我教不了你們,不想跟你們玩兒了。”孩子們頓時一個個都乖乖的安靜了下來,有的小朋友上前拉著侯老師的手說:“老師,是我們上課淘氣,不寫作業,亂喊亂跳,不聽你的話惹你生氣了嗎?”侯老師不耐煩的回答道:“是的,你們就是一群管不了的小刺猬!”不一會兒,一個小朋友舉手站起來大聲說道:“老師,我要當班長,誰不聽話我幫你管他。”又一個孩子踴躍站起來說,“我也幫老師檢查大家的作業和衛生。”……接二連三的孩子們自己認識到的12個問題,都有負責的小朋友毛遂自薦幫她管。這舉動令侯志娟恍然大悟,眼淚再次涌出,這次是感動的淚水,她順勢把這些孩子的任務明確了安排。 一個多月之后真的大變樣了,孩子們積極主動了,課堂秩序井然有序了,還在六一文藝匯演中獲得了全園第一名的好成績。從此,侯志娟老師把“小刺猬班”帶成了精英班的佳話傳遍了園內和園外,贏得了很多家長的強烈提議,以后的大班一定要侯老師來教。
幼教悟道新思路,因材施教育棟梁 侯志娟老師暗自慶幸,自己在小刺猬班孩子們的身上得到了成長,她高興地說道,“當老師真誠的說出心里話,不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孩子是可以溝通的;當老師說出明確的任務時,孩子也是能夠承擔責任的。”這讓她真正認識到每一個孩子原本都是優秀的,只是他們的接受和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侯老師很自豪的提起了她曾經教過的兩個孩子,現在是大學的高材生和社會的棟梁之材。 一個是她剛當班主任時教過的宋振中小朋友,當時老師和家長都認為他是特別淘氣,好搞惡作劇的孩子。侯老師卻感覺到這個孩子其實很機靈,有個性和創意思維,她經常與孩子的父母溝通交流說:“別人說你孩子什么,你不要介意,只要正確引導教育,振中前途無量。”家長聽了甚是感動,確實按侯老師的指導下去做了,今天的他成了中國華為集團技術工程師,每年都往返十幾個國家進行業務往來,侯老師和他們一家至今還是相當要好的朋友。 一個叫皇甫智賢的女孩,是沈陽師范大學的一名播音系高材生,曾榮獲全國金話筒比賽十強。去年隆重的校慶會議她是中英文同步翻譯主持人,今年又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欄目組接收錄用。就是這般優秀的孩子,當年在幼兒園里任性,情緒變化大。侯老師從小班就帶著她,每天變著花樣給她梳小辮、聊天,她天天纏在侯老師的身邊形影不離,對智賢的了解和教育,侯老師與其父母同樣的付出。在畢業寄語時侯老師是這樣說的,“智賢是個聰明的好孩子,只要踏實好學,不驕不躁,一定會出類拔萃。”侯志娟又激動地說:“今天的智賢真的做到了,我為她自豪,祝福她的路越走越好。” 幼兒教育新理念,家園共育愛傳承 “幼兒教育應該是幼兒園老師的教和孩子家長的育,一起努力合二為一的結果,對家長的教育是當務之急。讓父母學習成長,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更有助于幼兒的全面健康成長。”侯園長發自肺腑的道出了自己多年的幼教經驗觀點,其實在她進入幼教,正式成為一名幼兒老師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做了。侯志娟從教二十多年,她從未間斷過自我的學習和成長,憑借個人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創新高效課堂的推廣;用心的觀察發現每個孩子不同的個性,就與家長溝通建立一致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誘,如春風細雨潤物無聲,培養孩子一生的勝任力。侯園長一直與在園和一些畢業的孩子家長經常保持溝通交流,很多家長受益匪淺,都成了她的忠實粉絲。 在幼教的藍海里沉浸了25個春秋,扎根一線,兢兢業業,創新高效課堂,踐行家園共育的幼教老師侯志娟。她始終把孩子放在心中的首位,以自己對幼教的專注,濃情淡愛,用心付出滋潤著每個生命的成長,她是一位真真正正從一線走來的幼教專家。 (文/錢林民 策劃/山東幼伯樂)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