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財經品牌網 訊:目前,為了生產有機蔬菜,大多蔬菜種植戶都在使用有機肥,農業循環經濟模式也應運而生。為了節約成本,有的農戶直接將動物糞便施入農田,有的是將糞便自然堆置幾天,然后再施入農田,后者比前者雖然安全很多,但是,這兩種方法都存在很大隱患,因為沒有充分腐熟發酵的有機肥比化肥污染還大。這其中有怎樣的門道?農戶們又該如何正確使用有機肥? 近日,《領航》欄目組邀請到了大同市南郊草原永成牛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杜成做客本欄目,一起探討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大同市南郊草原永成牛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杜成做客《領航》欄目 本期對話嘉賓:杜成,1964年出生,山西大同人。畢業于山西農業大學,后又在北大總裁班、清華總裁班進修,并取得了相應的畢業證書。現任大同市永成畜牧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南郊區口泉鄉蘇莊村村委會主任、大同市奶業協會副理事長、南郊區種養加工協會會長。2002年投產“大同永成畜牧有限公司”2014年開始發展循環產業投資“地中寶”有機肥。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畜牧業的發展已經部分實現了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在城市居民穩步增加動物性食品消費的“上升”階段,牛羊肉、禽肉、液態奶和乳制品、水產品伴隨著廣大農村居民收入的增加,肉類和蛋類消費將會出現一個迅速增長的階段。然后,除了“舌尖上的美味”,仍有消費者為“舌尖上的安全”所擔憂。在生產有機食品的過程中,大多養殖、種植戶都在使用有機肥,農業循環經濟模式也應運而生。 杜成創辦的大同市南郊草原永成牛業有限責任公司位于南郊區口泉鄉蘇莊村。公司建于2002年,占地300畝,累計投資1.3億,飼養奶牛3000頭,以“互利多贏、共謀發展”為經營理念,營造一個互信、互惠、和諧、包容的合作氛圍,致力于建立一個和諧、透明的產品供應鏈,是當地奶牛示范基地重點建設園區之一。 該牛奶場給伊利每年提供8000噸有機牛奶,為社會每年提供25萬斤有機牛肉,自已牛場流轉農民土地3000多畝,每年為自已牛場種植有機飼草飼料,成為大同市唯一的一家有機農業基地。 2014年將奶牛糞污無害化處理后制作成有機肥料,“地中寶”有機肥。該肥料廠占地38畝,投資2000萬元,年生產40000噸有機肥,目前已生產出5000多噸。用于周邊糧食、蔬菜、瓜果等無公害產品基地生產所需,形成了“種植-養殖-糞污”再利用的農業循環經濟產業化模式。該廠不僅注重自身發展,而且帶動周邊種植大戶發展,每年帶動周邊四百戶農民種植致富,已經成為南郊區優質高效的有機肥生產示范基地。 目前,不僅可以將本場的牛糞做到無害化處理,還可以幫助周邊村民變廢為寶,成為真正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良心企業。 在區委、區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在省、市、區各級部門的關心和指導下,該奶牛養殖園成為了南郊區推進“一縣一業”奶牛示范基地重點建設的園區之一企業。2014年,大同市永成畜牧有限責任公司被評為大同市奶牛龍頭企業,2017年被評為山西省省級龍頭企業。未來,大同永成牧業未來將打造全國最大的“紅白花牛”生產養殖基地,杜成還將為循環經濟的發展貢獻怎樣的力量?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