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化傳媒網特別訊(記者李廣義鄭州報道)有著黨齡50年、40年工齡、現年77歲的退休干部張忠鎮,退休以來發揮熱愛寫作攝影的特長,每年在中央、省、市級新聞單位發表文章20多篇,采用后他都及時買些送到被報道的本人手中,受到社會的贊揚。近3年多以來,張忠鎮專題采寫了離退休干部、職工先進事跡50余篇、照片近百張,裝訂成書,起名《身邊正能量》。為了提高該書編輯質量,張忠鎮老人還請了多名教授、專家審稿,在校對無誤后又經正規出版社審查同意出版。萬事具備,僅欠經費。 張忠鎮老人表示,他愿把這本文圖并茂的書無私奉獻給主管省市離退休干部部門和熱愛看書的中老人。但因張忠鎮老人沒錢印書,特求助愛心公益單位、愛心企業家或個人捐助4萬元,出版5000冊。以了確我愛黨、愛國、愛離退休干部職工,營造我以實際行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心愿。 打開這本書,眼前閃現的是新時代的群英普。細讀這本書字里行間充滿正能量。例如:“把老干部工作當作孝敬事業”來做的高平安同志,10多年來,他個人拿出30多萬元,探索“攜手養老”模式和創辦“樂康之家”,“老友樂園”。撫養無人照料和無自理能力的退休老人,組建200多人專家團隊利用健康大講堂對老干部進行防病治病和科學樂康養生宣傳、總結出簡便、易行管用的養生理念。被干部群稱為“中原孝子”、“活雷鋒”;“高手在民間”的主翁馬金葉中醫師,從醫四十多年,治愈病人成千上萬。她代表中國在泰國曼谷華僑醫院參加世界級醫術研討會期間,當著幾十名外國專家的面,對一位臥床3年偏癱者實施針灸,一針下去患者3分鐘站起來,5分鐘下地繞大廳歩行一周,震警四座,為中國掙了光。她把在國外掙的200萬元加上自籌的300多萬元,在惠濟區江山路建了一座占地30畝的老人公寓。她說:“每當看到老人那燦爛的笑榮,就覺得自己做的非常值”;“受到斯大林毛澤東周恩來親切接見的楷模農民趙黑孩”沒有上過學,連自己名字也不認識。他憑著對黨、對政府的信任熱愛擁戴勁兒,響應政府走互助合作化道路,擺脫貧窮實現共同富裕的號召,在河南省第一個成立溝趙互助組,把二十多戶有勞動力,沒生產工具,有農具沒資金、有資金沒勞動力的貧顧農民組織起來,最大限度的發揮各自優勢,互相幫忙,互惠互利,實現發展生產、增加收入。許多農民見他們成群結對一起上下班,又說又笑非常熱鬧,工作干勁十分高漲,成績優異。紛紛要求加入他們的互助組。趙黑孩順應要求,互助組迅速壯大起來。1953年趙黑孩在河南省第一個成立初級農業合作社。1954年他又組建河南省第一個高級農業合作社,他認社長。1952年受毛譯東主席委托,中國組成代表團赴蘇聯參觀學習。趙黑孩代表河南農民代表隨團學習20天。他和代表受到蘇聯國家最高領導斯大林親切接見,趙黑孩還特邀到斯大林家坐客。回國后毛澤東和周恩來親切接見了他。他先后榮獲國家農業部豐產模范金質獎章兩枚,省級、市級勞動模范獎章十三枚。此外,還有“創造30年不生病,不吃藥的張俊才”、“河南省抗癌第一人王洪利”等書中人物,個個出善舉,人人是標兵。他們是正能量的發生者、輸出者、傳播者。誰看誰收益。 愿贊助出書經費的單位或個人,愿免費領書的請給張忠振電話聯系:13673378786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