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商界領袖新年論壇與會嘉賓系列報道?
洛希爾大中華區總裁俞麗萍已經確定出席由商界傳媒集團主辦的“大變革與新起點——2018商界領袖新年論壇”。2018年1月24日——25日,她會在系列演講“瞭望商業新生態”中有什么樣的“驚人妙語”,讓我們拭目以待。想要現場聆聽俞麗萍演講,點擊圖片鏈接即可報名:http://m.kanshangjie.com/Club/Detail?id=1000004 2007年,一本《貨幣戰爭》讓羅斯柴爾德這個名字在國內如雷貫耳。 但比起羅斯柴爾德,俞麗萍其實更喜歡洛希爾這個名字。 俞麗萍是洛希爾(Rothschild & Co)環球投資銀行全球執行委員會成員與大中華區主席,也是洛希爾10人執委會的成員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她是里面唯一的女性,也是唯一的亞裔。對她而言,這是莫大的榮耀,亦是對她才智和業績的終極肯定。 2010年3月中國吉利汽車成功收購瑞典沃爾沃,成為了中國史上最大的一宗海外汽車業收購案。作為本次收購案的主要操盤人——俞麗萍,瞬間在業內名聲大噪。 如果說《貨幣戰爭》只是一部充滿文學色彩的財經小說,那么俞麗萍則憑借著冷靜的頭腦和專業的素養將這本小說變為現實。 不愛學習的學霸 與大部分成功人士一樣,俞麗萍從小就是學校的尖子。 中學期間她是校學生會主席,并曾兩次被評為上海市級三好學生,但她始終認為自己在學術方面不會有太大建樹。“我很難靜下心來學習,我媽說我是多動癥”。 但就是這樣一個“多動癥”學生,最終輕松考上了上海財經大學。 到了大學之后,俞麗萍有了更為自由的空間。她在大學第一年就擔任了學生會主席職務,活躍、精干和行動力超強是老師與同學們給她最多的評價。但比起學術研究,她確實更喜歡一些互動性更強的社會活動,而這樣的性格特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她之后職業道路。 尚在學生時代的俞麗萍對于成功顯然已經有了自己的衡量標準:“我覺得看一個人成功不成功,關鍵是看他是不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因為只有他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才容易成功。成功不成功不是外界去評論的,自己內心的一種感受最重要。” 畢業后,俞麗萍做過記者,做過財務,甚至還做過穿馬甲的外匯交易員,但這些都沒讓她心生歡喜。在職業道路上輾轉反側多次后,俞麗萍的一位同學為她和洛希爾牽上了“紅線”。 彼時的洛希爾正在物色新的獨立財務顧問,對于應聘者的職位要求非常高。這位同學基于對俞麗萍的了解和認識,向洛希爾方面推薦了她。在初次見面之后,雙方一拍即合。從2003年正式進入洛希爾到現在,俞麗萍已經為這家公司效力了14年。 在洛希爾,她可以每天工作18個~20個小時,卻依舊精力充沛,出差更是家常便飯。她曾開玩笑稱,自己從來沒有在同一張床上睡覺超過7天。 蛇吞象的故事 私下里的俞麗萍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 她極少接受媒體的采訪,也沒有上過電視,更不會主動提供自己的照片。唯一一次例外,是在公司總部的要求下接受美國彭博社的采訪。她曾在上任時主動向總部提出,洛希爾大中華區不需要公共關系部門。 這與俞麗萍早年的工作經歷不無關系,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做一名經濟記者。“我從事過新聞行業,深知新聞宣傳的強大力量。”俞麗萍說,“但對于洛希爾來說,扎實的完成知名度高的交易,才是最好的宣傳。” 俞麗萍所言不虛,在她職業生涯的幾十個項目中,最為知名的便是吉利收購沃爾沃這一中國史上最大的跨國汽車業并購案。 這場跨國并購在當時被賦予了多重意義:吉利指望憑借它脫胎換骨,從山寨勞斯萊斯變成中國的大眾和豐田;為吉利融資的中國地方政府想通過沃爾沃的中國化來實現產業升級、創造就業;銀行從業者旁觀青蛙王子馴化瑞典公主的童話是否值得將來效仿;而擁有沃爾沃品牌的瑞典人則慶幸避免了破產。 吉利集團的董事長李書福很早就覬覦沃爾沃汽車公司,在同俞麗萍接觸之前,便做了很多調研。但是當時吉利的市值只有3億美元左右,而沃爾沃的企業價值卻高達18億美元,這當中的差額全部要靠融資來完成,這是這場并購案中最為困難的地方。 而當時的洛希爾中國區業務正剛剛起步,俞麗萍急需一場勝仗打響知名度,便與李書福開始了這個“蛇吞象”般的并購。 過程當中有很多難度,諸如說服Rothschild公司接受收購項目,并動員全球資源配合;諸如讓名不見經傳的吉利進入沃爾沃及它的母公司福特的雷達視線并留下深刻美好印象等。 最困難的還是融資的問題。在并購過程中,俞麗萍在瑞典待了整整一年。在這一年多里,她在沃爾沃總部和當地政府間來回走訪,憑借著機智過人的頭腦,和絕不放棄的毅力,她最終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而吉利收購沃爾沃的故事,也被業內稱為“中國的一個窮小子娶了一個歐洲貴族的女兒。” 與外界普遍唱衰的結局相反,這樁跨國并購在當年便實現了盈利,后期更是全面盈利。如今,中國已經建了兩個汽車工廠,而沃爾沃在后期的利潤增長也創了新的歷史記錄。 苛刻的完美主義 工作之余,俞麗萍的唯一愛好是國際標準交誼舞。 她會在忙碌的工作中擠時間訓練,甚至還會專門花心思置裝選曲同舞伴合作,參加國標舞比賽。 俞麗萍把國標舞當作她的第二職業,在她看來舞蹈對自己的工作有共同點——執著和堅韌。技術上的處理,身體上的傷痛,以及一定水平后的瓶頸期,都在不斷折磨著俞麗萍。缺乏執著和堅韌,自然無法讓舞蹈事業持續去。 “在我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完美和極致才行。”她開玩笑說要“在銀行界,做最成功的國標舞者;在國標界,做一個最成功的銀行家。” 在成功完成了吉利與沃爾沃汽車收購案之后,俞麗萍又陸續主導中國化工集團收購意大利倍耐力控股權、中信證券收購法國里昂證券、光明集團收購英國維他麥,以及中國東風汽車對法國標致雪鐵龍公司的股權投資及戰略合作。 如今,俞麗萍所領導的40余名銀行家已成為大中華區最大的并購顧問團隊。而未來的她,必將踏著自信的舞步繼續創造下一個輝煌。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