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中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宗義先生 由商界傳媒與貴州習酒聯合主辦的“2018商界領袖新年論壇”,于1月24日至25日在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商界APP”作為大會唯一指定移動資訊平臺,將全程第一時間發布現場干貨、動態。 以下是福中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宗義先生演講實錄: 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榮幸參加今天這個論壇! 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到今天,站在這個新時代,如何把握歷史新機遇,對未來做出精準的預判,掌握融合之道,讓自己與時代鏈接,這應該是每一個企業家都在思考的問題。 作為我們集團來講,我們是1995年成立的,算是老牌的傳統企業。2016年1月1號到2017年年底,這幾年時間我們已經在海外建立了4個洲際總部,在國內建立了12個區域總部,有8個產業板塊,一共是24個集團在營運。 1995我們在南京創業做電腦,那個時候我們進行了所謂的服務模式創新,推出了3+3模式。前三年包換,后三年保修,當時我們成功了。但是后來我們非常彷徨,心想與其等著別人顛覆,不如我們自己顛覆自己。 我在北京大學念的碩士,現在在北京大學讀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給我帶來了很多對宏觀經濟形勢和未來發展趨勢預判這方面的知識。 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可以分三個階段: 一是1978-1998年,我們稱之為剛剛改革開放。原來偏重國防工業經濟,到改革開放以后已經偏輕。在那個時期,主要是做實體、飲品、保健品、服裝以及后期大小家電。我們1995年創業,趕上了尾巴,那個時代我們做電腦,所以我們也成功了。 二是1998-2014年,這個階段因為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爆發,我們國家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政策,其中把福利分房變為商品房和外貿進出口權對民營經濟開放。這兩個政策出臺以后,一下子我們以房地產為主的產業,和與其相關聯的上下游產業,包括鋼鐵、家裝等產業都發財了。 還有所謂BAT加三大門戶網站網易、搜狐、新浪都是1998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成立的。如果那個時候還在做吃、穿。用肯定就被淘汰了。1999年福布斯富豪榜,前60%都是做房地產的。在這一段里面,福中又趕上了。 三是2015-2020年,大家都知道,中國經濟從2015年開始叫新舊動能轉換時期,增長乏力,而且民間資本投資嚴重下滑,2016年第三季度末差點負增長。巴菲特說過,別人貪婪的時候你要謹慎,別人恐慌的時候反而你要貪婪。這個時期我們做了精準預判,認為進入了四新時期。 2013年十八大以后提出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這只是上一個經濟周期到下一個經濟周期到來之前的過渡期。在這個過渡期我們應該做什么,這四新是哪四新,就是:新實業、新金融、新消費和新型城鎮化,這與馬云講的五新不是一個概念。 大家看這是我們2015年做的判斷,2016年正好是我們新一輪五年規劃,在別人恐慌的時候我們實現彎道超車。產業行業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我們見證了無實業不穩,無貿易不火,無房地產不富。而2015年之后變成了無金融不富,這種情況下產融怎么結合,實業和資本怎么對接? 這個時候我們開啟了走出國門的步伐。這種狀況下,我們投資股權,投資優秀的創業公司,并對真正優質的大中不動產進行購買和儲備,同時投資與個人健康和精神有關的東西。這是一個趨勢,肯定是對的。 現在是海權時代的末路,路權時代的到來。 我們要怎么伴隨中國“一帶一路”和供給側結構改革,怎么布局我們的產業?在這個過程中,我毅然決然的決定,從2016年1月1號開始帶著我的團隊在全國布局。當時我在北大光華,好幾個著名的經濟學家都對我捏一把汗,但到了2017年底他們豎起了大拇指。 首先,我們在紐約建立了洲際總部,在歐洲柏林建立了區域總部等等。美國主要是金融和數字商業賦能,歐洲主要以人工智能制造和商業板塊賦能,在以色列主要是創新,為大健康板塊賦能,亞洲主要是貿易結算。 接下來,我們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杭州、武漢、重慶、福州、南昌、天津和濟南,一共建立了12個區域總部。老牌一線城市北上廣深,新一線城市第一位是成都,依次是杭州、武漢和重慶,南京反而變成第五位,天津是第六位。 八個產業板塊:數字商業、大健康、大地產、金融、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文化和三產服務,加在一起以后,我們用短短的兩年時間,從2014年銷售金額只有200億,到現在銷售額已經達到了800多億。2018年到1月12號,我們已經達到銷售額724億,也就是說2018年肯定過千億,有可能過兩千億。 能做到這個數字,我覺得跟這個時代有關。現在這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看你自己怎么把握,能不能跟宏觀經濟形勢吻合。 中國共產黨是8900萬精英人士組成的政黨,我們黨的反腐有自我凈化能力,這是非常好的。我是黨外人士,我回國以后就把我八年的綠卡退掉了,因為我對中國共產黨充滿信心。當時2016、2017年兩年,我在全國擴張的時候,每到一個城市都寫著逆勢擴張,“信心比黃金重要”,這就是企業家精神。你必須敢賭,否則怎么彎道超越。 如果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意味著2020年開始,中國GDP增速絕對不能低于5%,一定要中高速增長,這是一個硬約束。企業家必須要抓住形勢去做。 大家知道2015年我們判斷進入四新時期。新實業,現在已經不光是互聯網+了,現在都已經講到智能商業、智慧商業了。 國家現在處在新舊動能轉換時期,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到現在實際上已經超越了日本,但是我們政府站得更高,對我們要求更高,這對我們企業家來說是非常好的機會。 國家有這個信心決心,我們為什么沒有?所以,我們要跟隨國家。 新常態時期下,我們要找一個能夠支撐下一個15年乃至20年中高速以上增長速度的產業。房地產還有黃金期5-10年,所以我們才敢在重慶、成都和武漢等地方全部拿到產業地產。現在我們把數字商業、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全部輸入進去,叫產業地產。 雖然大家都宣傳房地產要死了,不能碰了。但我做出我的預判,最晚今年年底、明年初新一輪的房地產投資熱潮又會到來,這是我們從2016年就一直在判斷的這個事。 所以企業做到一定規模以后再創業,這就需要拼內功了。 第一次成功,可能是遇到國家政策,可能是偶然的。你能不能再創業成功,這就需要內功。 所以,永遠要學習,提升自身的能力,需要對宏觀趨勢的預判。現在我們八大產業板塊都在風口上,非常符合四新時期我們要做的事情。 我再給大家做個預判,現在是互聯網+,但是互聯網的紅利會逐漸用完,人工智能+的時代即將到來。 未來信息化時代,工業4.0意味著什么?從完全自動化到部分信息化,到完全信息化時代,人工智能的時代是萬物相連。當無人駕駛或者自動駕駛產業化的時候,先決條件就是5G技術的成熟。5G是非常重要的,5G時代的到來是物和物、人和物時代的到來。 現在手機不是手機了,是個移動終端;未來的汽車也不是汽車,也是移動終端。未來的世界已經不是人怎么勞動了,是機器人為人類勞動。商品會極大地豐富,那個時候是商品追逐人,平均分配的時代將到來,通過技術把整個社會引向黑科技,將會是顛覆性的時代,大家要做好這個準備。 現在這個時代,分為基建、城建和裝修。福中現在在基建時代,華為和BAT在做城建階段,現在是建標準、建生態,到了裝修階段,個性化的階段又會到來。一個一個產業要起來,人工智能給互聯網再賦能,到那個時候會出現比城建時代更大的巨頭,我們接下來有無窮的機會,謝謝! 來源:商界新媒體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