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猛,公路、鐵路等基礎建設日新月異。然而,建設過程中大量的邊坡、隧道開挖,不僅造成水土流失,而且山體失穩造成坍塌、落石,嚴重威脅到群眾的出行安全,每年山體坍塌、落石造成車毀人亡時有發生。 隨著人們安全意識及環保意識的增強,柔性護坡技術逐漸應用到工程建設中。原因在于柔性防護網不破壞和改變坡面原有地貌形態和植被生長條件,其開放特征給今后有條件并需要時實施人工坡面綠化保留了必要的條件。坡面防護系統與植物根系的固土作用結為一體,實現了邊坡防護和環境保護的雙重目的。 近日《領航》欄目組邀請到了四川奧思特邊坡防護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漢川做客本欄目,有幸和他聊一聊中國的邊坡防護網。 ![]() 四川奧思特邊坡防護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漢川做客《領航》欄目 本期對話嘉賓:呂漢川,四川奧思特邊坡防護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軍人出生的他,打過仗,立過功,具有很強的社會貢獻精神和民族榮譽感。2000年下海經商,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邊坡防護,發現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的行業,卻落后于國外,這令他唏噓不已。因此,他決定將自己的社會責任感與打造中國民族品牌的使命感融入到奧思特邊坡的發展中,用了8年時間,趕超國外同行業技術理論水平。 四川奧思特邊坡防護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邊坡防護產品設計開發、生產制造、勘測咨詢、工程設計和施工安裝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堅持“關愛生命,守護安全”的企業宗旨和“追求品質,成就卓越”的質量目標,做中國優秀的防護網工程。 安全防護工程,本身要可靠,才能在災害發生時發揮作用。然而,在交通安全防護工程中,對相關安全產品的可靠性,從管理上,思想上,手段上,標準建設上,與國際比較,中國相差太遠。原因在于,中國柔性防護行業本身是從國外引進,前期缺乏理論支撐,大量企業都在走“仿冒”的道路。 奧思特在呂漢川的領導下,致力于推動行業科技進步,堅持走“中國制造”的道路,打造民族品牌。沒有理論基礎,就加大投資科研;沒有平臺搞試驗,就自費建立沖擊實驗研究平臺;沒有標準抓品質,就自己按照高標準把控產品生產、沖擊試驗、施工安裝等每一個環節,為的是有一天,在國際舞臺上,中國人可以自豪的說:這個柔性防護網是中國制造的。 也許曾是軍人的關系,呂漢川骨子里的民族榮譽感一直指引他“樹正氣,走正道”。制造中國自己的柔性防護網,往小的說是科研和品質,往大的說是責任和擔當,是一種情懷。呂漢川一直認為:人要有情懷才可能把事情做好。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