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我對Spectra(棱鏡資本)創始人陳俊宏的采訪,圍繞區塊鏈聊了很多話題:轉型、投資、創業,對行業的判斷等等。如果你也活在這一輪趨勢中,相信看完對話你會有很多共鳴。
Spectra(棱鏡資本)創始人陳俊宏 談轉型 區塊鏈VC只是比傳統VC多了一個考量維度 安珀:你之前是在傳統創投機構做VC,后面自己跳出來創辦了Spectra(棱鏡資本),專注做區塊鏈項目投資和投行業務,你是如何從傳統VC轉型到區塊鏈VC的? 陳俊宏:我2014年就開始投資加密貨幣了,最初只是自己買幣炒幣。后來在險峰長青做VC的時候開始接觸區塊鏈項目。做VC跟散戶不同的是,從VC的視角去看區塊鏈,會看得更宏觀一點,雖然那時很多區塊鏈項目難以評估它的價值,但是你會模糊感覺到里面有巨大的機會,而且這個機會很可能高于我們曾經遇到過的任何機會。比如說像共享單車、O2O、電商等領域,這些都是基于互聯網的某個子賽道,而區塊鏈是超過所有這一切的全新的東西,甚至比AI人工智能有更大的變革潛力。 所以從去年開始,我就一直在看區塊鏈行業的項目,研究得越深入,越覺得這東西是是一個無比巨大的機會,后面就自己跳出來做,和朋友一起創立了Spectra(棱鏡資本)。 安珀:其實做做投資就能獲得很好的回報,讓你跳出來創業的最大驅動力是什么? 陳俊宏:因為Token經濟體系這件事打動了自己,才決定要出來做。最開始我關注的是做聯盟鏈的技術公司,聯盟鏈那套商業模型在我看來,即使放在現在的企業服務市場里面也是屬于比較低效的模式。后來仔細研究了Token整個生態的價值,你會發現,如果拋開Token不看的話,區塊鏈技術本質上還只是提升效率的一個解決方案,這種在VC界我們會把它歸類成企業服務,用一種技術去為B端的企業提供服務,我們統稱為企業服務。 后來我開始去看有Token的項目,但是作為傳統VC機構,投資Token這件事當時在法律上還是沒辦法走得通的。出于個人愛好,我最初是個人自己去投,在投資過程中發現,這個東西比股權投資更有意思。因為有Token在里面,區塊鏈已經上升到可能會改變整個人類社會的商業關系,這就變得非常吸引人了。 安珀:個人投資和機構投資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陳俊宏:其實個人投資跟機構投資考量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我理解的無非就是資金量大與小的區別,以及你對這個資金能夠容忍的靜默時間有多長,因為機構能夠容忍很長時間資金就放在那不動。但個人投資,如果你沒有那么大的資金量需要去配置的話,資金周轉速度就要比較快,對流通性要求更高。作為機構,如果資金量特別大,你進入這個市場,尤其是在那個時間段一級市場沒有那么多項目讓你去投,這也是機構很難參與的一個點,基本上只有很少的一些天使機構或者早期投資機構會對這個市場在那個階段有一些感興趣的,但凡是資金量大一點的機構對這個市場都不感興趣,因為去年整個區塊鏈市場可以容納的資金量還很小。當然市場對散戶個人的資金能容納很多,比如說大幾百萬都是可以的,但是對機構來說,它可能一個項目就要投大幾百萬。 安珀:現在的區塊鏈投資市場現狀是,傳統VC紛紛轉型,冒出很多新興的區塊鏈投資機構,而真正優質的區塊鏈項目很少,面對“投資者比創業者多”的現狀,你認為什么樣的投資機構才有競爭力? 陳俊宏:我認為只有錢的機構在這個市場沒有競爭力的。因為以前的機構之所以有競爭力,首先是因為他有錢,錢這個東西在市場上是稀缺的,現在這個市場錢相對沒那么稀缺了,所以項目方更在意你到底能夠給他帶來什么?之前國內的VC機構比較忽視的投后服務,在這個市場會變得無比重要。 安珀:你說的投后服務具體是指哪些? 陳俊宏:比如說你能夠在全球PR、社群搭建及運營、為代幣提供流動性等方面有自己的資源,對項目方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 安珀:以前投資者只能通過機構才能投到項目,但是區塊鏈改變了這個規則,現在投資者通過ICO可以直接參投項目,很多不需要中間環節了,如此一來,區塊鏈投資機構存在的作用和價值是什么? 陳俊宏:站在項目方的角度去想,我肯定是要散戶參與的,但是我也希望機構能參與,因為機構畢竟能夠給我帶來資源。所以如果在一個散戶和一個機構之間選擇的話,項目方毫無疑問會選擇一個能夠給他帶來幫助的機構。從投資機會上講,對于一個好項目,也許散戶不會有投這個項目的機會,項目方可能只接受機構投資。其實這是一個互幫互助的過程,這個市場逐漸往后走,對于真正的好項目,散戶能拿到的額度會越來越少。 安珀:但是無論何時,垃圾項目都會向散戶融資,而且向散戶融得越多越好。 陳俊宏:這個肯定不是一個好的方式。 安珀:你如何判斷一個區塊鏈項目的價值? 陳俊宏:我認為它跟傳統VC對于好項目的判斷邏輯是一樣的,只是增加了一個緯度:社區共識。以前判斷一個項目是否值得投資,你首先是看團隊是不是OK,對吧?他做的這個事商業模式是不是合理?這個團隊適不適合做這個事?他做這個事情選擇的時間點是不是正確?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因素,但是核心的就是這幾個點。在區塊鏈世界,我認為也是這幾個點,但是加上一個新的維度:社區的共識力度,不是指共識機制技術這塊,而是大家對它的認可程度,共同相信它的程度,這會變成它的價值體現。比如說騰訊股價很大程度上是由他十多億用戶這個這個數量給頂起來的。對于一個區塊鏈項目,它未來有多少共識的力量來支撐它的價值,這是很關鍵的因素。 安珀:所以,區塊鏈項目之間的競爭最終還是回歸到用戶量的競爭嗎? 陳俊宏:我覺得不是簡單的用戶量,而是真正的共同認知。可能兩個項目擁有同樣的用戶量,但是每個用戶對這兩個項目的信任程度不一樣,就像大家對比特幣的信仰跟對萊特幣的信仰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用戶量+信任程度”會成為決定因素,就是有多少人相信這件事,這些人有多么相信這件事,共識變得很重要。 安珀:最典型的案例就是EOS,先不管EOS的技術如何,畢竟它還沒有真正推出接受檢驗,但它的社區共識確實做的挺好。 陳俊宏:EOS這塊確實做的很好,雖然它現在還沒有真正把技術拿出來跑,但BM之前的技術積累,加上它在共識方面已經做得非常好,如果團隊都是OK的話,那EOS就是值得投資的標的。 安珀:其實我覺得EOS和很多項目都是營銷先行的,技術和產品都還沒影兒的時候,先講一大堆故事,浮夸是這個市場的特點,你怎么看待這個現象? 陳俊宏:EOS確實是營銷先行的,它有一個天然的背景在于創始人BM已經用他過往做過的兩個項目證明自己的技術實力,所以大家愿意買賬。這個市場是一個快速增量市場,投資者的判斷能力也在快速增長。不管是營銷先行,技術或產品先行,不應該是我們對它做出判斷,而應該讓市場自然做出反應。 這個市場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你真正要讓一個Token有巨大的價值,一定是有很多人去認可它,而讓更多人認可它這件事本身,競爭門檻也會越來越高,它會回歸到市場自由競爭的狀態。當然早期可能會有一些其他因素影響幣價,比如說什么控盤啊、營銷啊等等,但是像騰訊、Facebook這樣有價值的標的,它不是任何一個公司通過傳銷、做市、托盤能夠拉起來的,它是真正有很扎實的東西讓大家相信它的價值。越往后走,我對區塊鏈越樂觀,當它的價值已經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剩下的就是他的真實價值,或者叫真實的共識價值,只有那些小的東西在早期的時候才會被不好的因素影響。 談Spectra 我們專注為優質項目提供投資+投行服務 安珀:能否用一兩句話描述Spectra(棱鏡資本)是做什么的? 陳俊宏:Spectra,它其實是個一站式區塊鏈創投服務平臺,包括投資基金和投行兩條業務線: Spectra Ventures:為投資合伙人精選優質區塊鏈項目; Spectra Advisory:為投資的區塊鏈項目提供投行及投后管理服務。 安珀:Spectra主導投資和服務過哪些區塊鏈項目? 陳俊宏:我們已經幫助十幾個項目做代幣發行和融資、全球PR、社區搭建等服務。 · 主導Mixin(XIN)、All Sports(SOC) 、MyToken(MT)項目代幣發行、投融資及投后管理服務 · 負責硅谷知名項目MobileCoin(MOB)在中國區資本市場的推進 · 深度參與海外知名項目DentaCoin(DCN)、Lunyr(LUN)在中國的社區構建 安珀:Spectra團隊現在有多少人?團隊成員都是什么背景? 陳俊宏:40人左右,三個創始人都是之前傳統VC機構出來的,險峰長青、真格基金、隆領創投。 安珀:Spectra在跟項目合作過程中踩過什么坑,可以分享下嗎? 陳俊宏:其實每個項目都會踩坑,我們也是在不斷提升,最大的坑是Token經濟體系的設計,比如分配機制、鎖倉機制等。因為代幣設計的東西比較麻煩,已經設定好了,后續基本就不能修改。而區塊鏈是基于Token的一種新的商業模式,Token在里面扮演著靈魂一樣角色,所以如果一開始Token這個靈魂走偏了,它的坑就會被無限放大,研究和運作了很多項目之后,你會發現Token經濟體系設計是非常重要的。 Token經濟體系,包括項目代幣的兌換比例、估值、鎖倉時間、解鎖的方式等因素都是很重要的,不止對一級市場融資有影響,對后面二級市場的走勢、營銷運營等方方面面都會有非常大的影響,因為Token經濟體系就相當于一個項目靈魂,是最基礎最底層的東西。 之前碰到過一個項目項目,它的代幣分配融資有三層,每一層的折扣差距又比較大,這是存在很大問題的。一級市場融資就出現接盤那的情況,上了交易所拋壓也會很大。因為大家成本相差太大,投資者手上拿到的幣又足夠多,當市場沒有按照他們預期去走的時候,他們拋售的欲望非常強。 安珀:對的,前段時間私募代投跟傳銷無異,就是因為一個項目私募階段就分好多級,而且層層折扣都不一樣,搞得整個市場很亂。那你認為什么樣的Token分配體系設計是比較合理的?既利于一級市場融資,也利于以后二級市場的價格走勢比較健康。 陳俊宏:第一估值不能太大,如果一個項目估值太大,它未來的上升空間就變小了。先看項目本身做的事,然后再去評估它在未來可能有多大的空間,以及它現在多少估值比較合理,一定要給二級市場留足夠的空間。 第二,Token的分配和融資設計不要有太多不同的檔位,比如私募好幾輪,每一輪折扣都不一樣,有的折扣還差別很大。因為投資者也很聰明,他們會看你的基石、私募、公募,如果比例差距太大,他們會認為是去幫前面的投資者接盤。除非一些特殊情況,比如早期的投資者,他可能的折扣會大一點,但他承擔時間風險也會多一點,比如他早于私募輪五六個月之前投的,那他承擔了更大的失敗風險和時間成本。或者你有明確能夠帶來很強資源的,那他能夠享受一些折扣,但是這些折扣都不應該特別大,因為市場是公平的,不應該在一級市場就出現接盤的情況。 安珀:那跟項目合作有哪些成功經驗可以分享? 陳俊宏:分享一點感觸,一定要讓市場對項目有足夠的認知,比如Spectra在3月份主導了MyToken的代幣發行和投融資業務,我們盡其所能讓投資人群對它有足夠的認知,以及對它的價值有足夠的認可,因為它本質上還是一個社區項目,只要大家對它有足夠的認可,后面就會很好走。 安珀:所以MyToken4月份上線一路漲到400%,跟你們的投后服務有關系嗎? 陳俊宏:當然,我們幫MyToken把品牌做起來,讓大家對它的價值有足夠的認知,而且為MT代幣提供了足夠好的流動性。 安珀:MyToken在3月份私募的時候剛好碰到了大熊市,當時融資情況是怎樣的? 陳俊宏:對的,當時啟動融資的時候就碰到了大熊市,但是因為我們對MyToken有非常強的信心,所以我們認為一個真正在這個市場踏實做事的團隊,做的事又是有巨大價值的,無論牛市或者熊市,他都會得到投資者的認可。而且熊市發幣融資有一個很大的好處是,它等到牛市的時候一定會漲得非常好。因為你連熊市都能扛過來,那在牛市理所當然會漲得更好。 安珀:MyToken給了我一個啟示,對于投資者,反倒不應該在牛市去投項目,而應該在熊市挖掘好項目去投,在熊市參與到好項目是最劃算的,因為熊市的時候它的估值也比較低,而且跟你去爭搶的人也沒那么多,以太坊的價格也低。當然站在項目方角度,當然是在牛市融資效果最好,因為那時候投資者熱情高漲,隨便梭哈,融資效率快,而且可以融多很多。 陳俊宏:項目方如果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和底氣,其實不分牛熊。真正有價值的項目,熊市也能經得起投資者冷靜的考驗。 安珀:Spectra的投資原則是什么?接下來會重點選擇與什么樣的項目合作? 陳俊宏:我們會選擇團隊,這個團隊一定是相信區塊鏈和Token經濟的,真正想在這個行業里面做事的。其次,在對項目的選擇上,我們會更偏向于基礎設施(比如公鏈)、流量入口(比如錢包、行情軟件)。現階段,服務于區塊鏈產業和投資者的項目是最快落地的,它也許沒有用到很深的區塊鏈技術,但是它是服務于整個產業的,這是我們喜歡投的方向。當然也喜歡本身技術很扎實,然后在Token化這件事又想得很明白的團隊。 安珀:區塊鏈投資機構越來越多,除了大量新冒出來的,還有像紅杉資本、IDG等老牌投資機構也都開始投資區塊鏈,你覺得Spectra在眾多機構中有什么獨特之處? 陳俊宏:傳統投資機構依然有很多很牛逼,很值得尊敬的。但區塊鏈世界比較有意思的點在于,它的投資變得不具備很強的這種排他性。以前的股權投資不太能容忍很多家一起來投一個企業,但在區塊鏈這個市場天然允許很多家機構一起來投一個項目,每一家其實能夠給項目帶來不同的幫助,那每家機構就會有不同的側重,所以很多新興的區塊鏈投資機構也可以獲得很好的機會。Spectra的獨特之處在于,我們自己搭建了運營團隊和流動性團隊,為項目提供全方位協助。所以跟其他機構之間其實不是在競爭,而是如何共同幫助一個項目未來走得更好。 安珀:Spectra目前面臨最大挑戰是什么? 陳俊宏:我覺得最大的挑戰還是在于自己,因為這個市場變化太快了,我們必須時刻跟上節奏。我相信這不僅是棱鏡資本面臨的挑戰,是這個市場所有人所有機構面臨的挑戰,你要時刻不斷學習,要隨時調整。 安珀:Spectra接下來的布局是什么? 陳俊宏:我們還是會專注于幫項目方做整體的投行解決方案,在投行服務方面做得越來越扎實。對于我們自己投資的項目,我們也會盡可能給他們在市場運營和流動性方面提供足夠支持。 談區塊鏈 行業增長空間非常大,我很享受泡沫擴張過程 安珀:你如何看待區塊鏈市場泡沫? 陳俊宏:我是比較辯證地來看泡沫這個東西,任何一個行業它如果能產生泡沫,一定是有被人認可的價值。那基于這個認可的價值,很多人再去炒作這個價值。首先你看到一個泡沫,證明這個行業肯定是有一些東西的,這個是好事。后面泡沫破滅的時候,留下的東西也是有價值的,所以不需要去恐懼泡沫,甚至說你不應該因為有泡沫就駐足不前,反而應該在泡沫擴張的過程中去更深入地理解它。 安珀:所以你覺得自己在享受一場泡沫狂歡盛宴? 陳俊宏:我覺得我在享受這個泡沫擴張的過程,享受我自己認知提升的結果。 安珀:你覺得今年還會重演2017年那種火爆行情嗎? 陳俊宏:我覺得行情還會回來,真正的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用戶還只是很小眾的一撥人,行業還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 安珀:但是我感覺現在的區塊鏈項目針對的都是幣市的存量用戶,好像沒有新的增量用戶進來。 陳俊宏:其實是有的,現階段的增量用戶大概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投資機構,他們是真正的增量用戶。第二類是三四五線城市的傳銷資金盤,以及被這些資金盤吸引進來的用戶。第二種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更多理智投資者進來。 安珀:如何吸引更多圈外的理智用戶加入到區塊鏈行業里面? 陳俊宏:首先得告訴圈外的人,什么是真正的區塊鏈,什么是真正的比特幣,因為我發現還是有很多人對它存在很多誤解。其次媒體的引導也很關鍵,媒體追求的是關注和點擊,傳播正面的沒人看,負面報道閱讀量才會高,所以你會看到去年下半年媒體對區塊鏈普遍唱衰,因為在圈外的人已經錯過上一波財富增長的紅利,你再說它好,只能加深這些人的痛苦,媒體在那個時候說區塊鏈不好,是個巨大泡沫,就能安慰很多人的心靈,這些都是大眾想看的東西。也是因為這樣,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給圈外的人留下比較負面印象,導致很多人現在對這個領域還存在很多誤解。更多的正面宣傳,是所有區塊鏈從業者應該做的,大家一起逐漸把這里面的誤解消除,把真正的知識普及給圈外的人。 安珀:你覺得今年區塊鏈投融資玩法跟去年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陳俊宏:我覺得今年會更健康,更透明,更擁抱監管。而且今年的投資機構會對項目方做更深的調研,更理智的價值判斷。 安珀:就是今年理性會更多一點,但是我們看到的現狀是很多空氣項目一直漲,反倒有一些踏實做事的項目因為不會營銷炒作拉盤一直處在低位,這種混亂的局面你覺得還會持續多久? 陳俊宏:時間不好說,但是從一個大的趨勢來講,一定是優秀的東西會逐漸留下來。因為任何一個炒作、拉盤、傳銷資金盤啊,他一定是最終會尋求獲利的,當他獲利的那一天就是離場的時候,也就是幣價往下跌的那天。到那時候,真正踏踏實實做事的團隊,就會有更大機會冒出來。這里插播一個廣告,就是這種踏實做事卻不會營銷的項目我們會很喜歡,如果我們能服務到這樣的項目,可以做的很扎實。他不會玩資本,甚至上交易所表現也不太好,我們這邊就可以幫忙做品牌認知和流動性管理,讓市場認識它真正該有的價值。 安珀:有些項目方的觀念是不管二級市場,只要專心做好自己的技術和產品就可以了,你覺得這種做法對項目方的發展好嗎? 陳俊宏:初期是對的,但是就跟一個IPO項目都會找一個董秘來對接,負責跟投資者溝通,區塊鏈項目也需要一個類似董秘的角色。每個項目一定要有意識去跟投資者溝通。 安珀:其實現在的社區用戶,絕大部分都是炒幣用戶,一漲就歡天喜地,一跌就破口大罵,反正我在每個項目社區看到的基本上都是這樣,真正的社區不應該這樣子。 陳俊宏:現在的區塊鏈社區確實有太多過于關注幣價的人,我覺得一個好的社區更多的是討論項目、產品、技術本身,不是說不能討論幣價,而是不能淪為只討論幣價。 安珀:代幣上交易所之后什么樣的走勢是相對是比較健康的?我發現有些項目確實技術和產品都有認真在做,實際的價值是在提升的,但因為沒有管理二級市場,幣價完全不為所動,陰跌或是一直低位橫盤,這會反過來影響項目的發展嗎? 陳俊宏:我覺得應該是長期來看是上升趨勢,中間有波動,每一次比如說利好什么的,都會有一些大的提升,這個是比較健康的。 二級市場跟項目方的發展關系挺大的,因為區塊鏈的世界里,很多項目都是需要社區的,社區理性的狀態是大家都討論你的產品、你的價值。但現在的狀態是很多人會討論你的價格,即使未來會有很理性的狀態,社區也會討論你的價格。比如說今天的騰訊、谷歌、蘋果等,也有一堆人是他們的粉絲,也是有很多人在討論他們的股價,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素。所以去理解他們,這些想討論價格的人,如果價格讓他們一直很失望,這些人就會流失,不利于社區形成強共識。因為很多人一開始是希望在投資上能夠獲益才關注你的,本身區塊鏈的Token就是讓大家共同獲益、共同推動的關鍵環節。如果完全放棄幣價,那你的Token就沒有達到這個目的,Token就變成跟以前股權沒有任何區別的東西。 安珀:所以,Token如果在二級市場走勢一直不健康,對社區共識也會產生很大傷害。 陳俊宏:對的,如果你走勢健康,其實這些社區的人都會愿意幫你去說話,幫你去推廣,幫你去拉更多的DAPP在你的平臺上開發。 談個人成長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創業做準備 安珀:你個人經歷還蠻豐富的,最早的時候在成都創過業,在騰訊理財通當過產品經理,在險峰長青當創投VC......每一個跨度都蠻大。 陳俊宏:是的,我最先是在成都自己折騰創業,因為我是成都人,然后2012年來北京,做了兩年產品經理,又去到上海做券商分析師,從互聯網轉到純粹的金融圈。后來又加入騰訊理財通,做互聯網金融。后面又離開騰訊,因為覺得自己最終還是想做跟自己創業有關的,而創業需要資本,就加入險峰長青做VC。做VC一開始看的也不是區塊鏈,當時大家還不把區塊鏈當一回事。也是機緣巧才開始研究區塊鏈,算是最早一批進入區塊鏈的傳統VC。折騰了一大圈,最后又自己創業。 安珀:這次創業跟第一次創業有什么不同? 陳俊宏:明顯感覺這次創業跟之前幾次創業的準備程度完全不一樣,之前感覺更多是為了創業而創業,而現在感覺不是為了創業,而是時機成熟,整個市場自然推著你必須得做出這么一件事,要不然你會覺得不夠快。你為了保持足夠快的速度,你必須創業。 安珀:其實是趨勢推著你走的。 陳俊宏:對的,當這個趨勢已經形成的時候,你必須要做一個選擇。那對于大部分創業者來說很好選擇,因為創業永遠是非常有誘惑力的事,趨勢形成就開干,沒什么好猶豫的。 安珀:有個熟悉的朋友評價說: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創業做準備了。你之前在不斷去探索和嘗試,最終都是為了等待創業的那個點到來。 陳俊宏:這是實話,我之前從各個維度去探索,看似轉型,其實是完成了一個閉環,最終又回到創業本身。我第一次創業發現自己很多地方都是缺失的。這次跑完之后,發現我曾經缺失的地方都補齊了,然后時機又成熟,那就大膽開干。 安珀:你創業的驅動力是什么? 陳俊宏:天性使然,我是那種很小的時候就不太安分的人。創業對我來說,就是必經之路,或者是必須做的事。 安珀:在你不斷探索和嘗試的過程中,有沒有讓你刻骨銘心的失敗經歷? 陳俊宏:有啊,我是一個連續創業失敗者,我之前都是失敗的,如果我成功了,估計也不會來做這行了(笑~哈哈哈)。我最初創業的時候,一是對資本不熟悉,完全不知道怎么去融資。二是時機把握不對,在12年那時候做智能硬件其實是一件很蠢的事情,你對時代的風向沒有掌握,在錯誤的時間去做一個不被資本市場認可的事,融資就會非常困難,所以第一次創業以失敗告終。后面中途這么多年,也兼職或半全職創始過一些創業,但多多少少最后都失敗了,經歷過很多次。 安珀:每次失敗之后自我是如何調解的? 陳俊宏:沒什么,其實很快重振旗鼓,再殺回來,我覺得失敗不可怕,沒什么大不了的。 安珀:我發現你在區塊鏈領域投資和創業的時候,把很多朋友都帶進來了。 陳俊宏:是的,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我已經看準了方向,我是挺不愿意坑朋友的,我都有信心把他們拉進來,前提是我對這個新市場已經有足夠的信任。但是去教育他們認可這個市場是一件很難的事,是需要時間的,所以我更多是以個人信譽擔保,告訴他你們先別管,先進來再說,反正我保你不會后悔。 安珀:那朋友要是虧了怎么辦? 陳俊宏:虧了我估計大家也會認吧(笑~哈哈哈),包括以前的創業伙伴,以及在很長一段時間積累的認為未來可以一起創業的伙伴。事業上的戰友很重要,跟你志同道合的,雙方可以百分百信任的。 安珀:個人成長主要是通過哪些方式? 陳俊宏:更多是還是自己不斷探索和嘗試,我做VC的時候交流很多,但是VC本身并不能教你怎么創業,你雖然看了很多創業者,但是跟你自己創業其實是兩碼事。但是做VC本身會提高你的視野和格局,讓你有一定的宏觀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 安珀:現在每天工作多長時間? 陳俊宏:不定,反正每天一兩點鐘睡,但起的也很晚。 安珀:醒來就時刻在工作嗎? 陳俊宏:對,因為真正走上創業,尤其是早期,肯定生活跟工作不可能分得開的,基本上是沒有生活的, 安珀:區塊鏈世界里,睡覺都是浪費時間,這個行業變化這么快,會覺得焦慮嗎? 陳俊宏:沒有時間焦慮,其實焦慮有時候是因為你比較閑,你閑了,你就會想很多,如果你很忙,你只有忙碌感,反而沒有焦慮感。所以我反倒不太焦慮,更多的是忙碌感。 安珀:最近思考最多的地方是什么? 陳俊宏:接下來怎么發展,接下來行業會怎么變,如何找準我們的位置,把我們的獨特競爭優勢發揮出來。 安珀:現在創業過程中遇到最大挑戰是什么? 陳俊宏:優秀的人才太少,我在拉一些老同伴,拉一些優秀人才進來,其實花費了很多功夫去跟他們講。 安珀:其實我了解的還是挺多想進入區塊鏈行業里的,作為一個先行者,如果圈外的人想進入區塊鏈領域創業、擇業,或是投資,你有什么建議嗎? 陳俊宏:首先說下個人投資,這個市場波動太大了,你不要看到它在漲就一股腦投進去。剛進來投資的時候,先多觀察,經歷幾次漲跌,再判斷是否要進入市場。 創業的話,只要認為自己做的事是有價值的,就進來干,沒什么好猶豫的。 擇業的話,我覺得進入這個行業一定是好的選擇,但是在判斷公司的時候一定要做好的判斷。因為進入一個行業,大多數人都不會頻繁跳槽,如果你選錯一個公司,會很浪費時間。對行業判斷沒問題了,去選擇公司就變得尤其重要。至于如何判斷區塊鏈公司是不是靠譜的,我覺得跟我們做資的判斷是一樣的,團隊怎樣、時機如何、做的事是不是正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