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中國畫,無不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尋找著平衡,或是“回歸”、或是探索前行;如是,在中國畫家面前展現出的是更為廣闊的創造領域,使中國畫猶如“老樹新花”一樣,呈現出繁花似錦般地豐富與多樣,在“筆墨當隨時代”的總體走勢中,煥發出令人激越的新時代精神與氣息。
女畫家祝秀琴在多年的藝術磨礪中,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積累與沉淀中,日漸形成自己的風格與面貌。她的作品氣息清新、格調優雅、形神俱佳、氣韻生動、筆致清秀、含蓄溫婉,幾近“體制清贍,贍,作用疏通”的藝術精神與風范。顯而易見的是,祝秀琴頗得“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的風神韻致,其作品用筆落墨與巧施丹粉等,都神氣迥出,別具生動意蘊,且與寫生的感受相融相合,在敏銳的感覺與精細的觀察中,筆下的點、線、色彩,都注入了活力,而漾溢著靈動的氣息。作品表明,畫家以工筆花鳥為術業專攻,偶做寫意花鳥,兼得其剛柔互補之效果,工寫兼具之情致,使工筆畫謹嚴、端正,而又松動、空靈,看其工筆荷花,尤見功力:大片荷葉,在汁綠中以濃淡墨色調入,以營造生命的千萬變化和審美的千姿百態,在平面構成中相互對比、映襯;再以墨線勾勒,在精細秀潤中,填色施彩,旨趣雅逸;并在力求“妙得天真”中,使荷葉、花朵、枝條等生動精致,以形神兼備達到和諧、優雅的視覺效果,畫面統一而又渾然完美。其所作寫意花鳥,多為折技法,用筆簡潔、逸筆草草、墨色相益,意趣盎然。在意到筆不到與“形斷意聯”中,創造了心中意象,用以抒發自我情懷;在看似率意與不經意間,透出的是畫家自我的生命情調,在“放筆以出胸臆”中,盡顯心象的神韻與魅力。
可喜的是,近幾年,祝秀琴在藝術實踐中多了些思考,她力求在自己作品中體現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自然本身的生命意識,在實踐中升華著自己的理念與認知,使自己的創作聯系著人文精神、聯系著當代人的審美理想。因此,在意境求雅、筆法求典、格調求高、意象求美中,寄寓了她對大自然、對生命、對文化精神的敬畏與親近。
總而言之,繪畫是富有創造精神的藝術。對藝術家而言,創造是最富魅力的實踐,繪畫的創造在于以心醉神馳的美妙方法,解釋大自然的多姿多彩與萬種風情。探索是艱難的,理解是艱難的,實踐也是艱難的;而那些有深度、高度與盡善盡美的作品則是對思維定勢與傳統慣性的挑戰;處在挑戰與應戰之中的當代人,是以自己的智慧揭示了認知的本質的,并體現了認知的價值,這個認知的本質和價值,無不凝聚在創造性的實踐之中,而創造是需要激情的、需要智慧的,也需要自信和意志的,正是在這里孕育并閃現出深邃的思想和生命光輝的。
祝秀琴的繪畫,是建立在這個出發點上的,相信她在實踐中不斷調整、不斷修正自己,最終定會走向盡善盡美的彼岸的。(文:徐恩存 著名評論家 現任《中國美術》主編)
《老北京寫生》50cm x 50cm
《老北京寫生》50cm x 50cm
《老北京寫生》50cm x 50cm
《老北京寫生》50cm x 50cm
《老北京寫生》50cm x 50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