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同攸 母愛如歌
——序《母愛如歌》
文/著名詞人 冰 潔
實力派詩人、詞人向明,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為他當初從理科畢業生到文字工作者的轉型。幾年前,我們一起在詩歌莊園里相遇。那時,他還是在校大學生,學的是理科,但偏偏熱愛著詩歌,并不斷有新作發表。他的詩歌,寫家和親情的居多,多真情流露,純凈如水,令人心舒氣清。
短短這幾年來,向明寫作的進步不時帶來驚喜。“母親啊,就讓我成為你的眼睛/當陰霾意欲闖入明凈的天空/拂去骯臟的記憶/你的眼前/遠山,還是山/近水,還是水”(《成為母親的眼睛》),一口氣讀完,就能明顯地感覺到一股火熱的赤子之情撲面而來,甚至有驚鴻一瞥之感。詩的本質在于抒情。他詩作里的情感元素密集,底色純凈,真實可信,不矯揉,不造作,不媚俗,純屬自然流露,一針可見血,一觸能及本質:“父親的手在歲月的巖石上/磨練成一把利斧/向生活劈去,向人生劈去/劈碎痛苦與憂傷/劈出甜美與幸福//多么偉大/父親的手,將黑夜變成白天/多么偉大/父親的手,將日子抹上朱紅”(《父親的手》)。
作為詩人,向明的目光敏銳、心理能量極為豐富的,他們對客觀世界的感知與把握、對理想的追求和對生存價值的體認,往往不明說而是給情感或思想以形體;借此言彼,利用事物的相似性,運用象征、隱喻、比擬、暗示等手法,以實寫虛,以虛寫實,把事理說得富有韻味,將意義體系隱藏在形象體系背后,作者從而在想象和思維的雙軌運行中完成創造,而讀者則通過“還原”語言形象的雙重意指和再造,獲得一種審美的快感——語淺味濃,能濡染心靈;多義別趣,可澡雪精神。如《雨中百合》:“一顆碩大的雨滴/打在了百合的唇上/她的頭/輕輕地蕩了蕩//接著是/兩滴、三滴、五滴/……無數滴//她的頭/就這樣/蕩來蕩去//這樣的清晨/我卻看不見半縷憂傷/只看見,一縷生命的陽光”。這首詩采用的擬人手法,增強了作品的親切感,并且把詩歌形象轉化成了一種象征或隱喻。而隱喻在這里又可以是反方向的,即“雨中百合”是對人的擬寫。再者,因這首詩從獨特的角度讓新穎的詩思進入吟詠對象,使象征超越普通的實物升華了人格精神。
大學畢業后,向明為了夢想轉型做起了文字工作。令人欣喜的是,他因“詩”而“歌”,在歌詞創作上同樣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走上橋頭,看過楊柳煙波/登上山崗,看過田園春色/這里有我最愛最愛的土地/這里有我最戀最戀的花朵/這里有我最親最親的人啊/這里有我永遠不變的鄉愁/這是我的家,這是我的國/那首唱過千遍的歌,永遠在心中唱/我愛我的家,我愛我的國/前面陽光灑滿,我們努力開拓。”這首《這是我的家,這是我的國》,語言形象生動,富有張力;寫景虛實相映,情景相生。尤其是作者靈魂深處所隱含的古代知識分子的高尚情操及現代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在這首作品中,得到了相應的錘煉和升華。在書中,歌詞作品占了較大的比例,作者貫以獨特的山川風物、社會觀察、內心情感,勾勒出審美心理最初的輪廓,靜態的作為寫作素材和半徑背景,動態的作為創造藝術世界的欲望和契機,從而“打磨”出凝練的詞句,語言通俗上口,卻又寓意深刻。
突然有一天,向明告訴我,他母親已仙逝:“是那前世的約定/讓你今生給我一個家/無論貧窮榮華/我都會永遠守護著它/是那前世的約定/讓你今生做我的媽媽/無論病啦老啦/我都永遠愛你到白發如花……”(《再喊一聲媽媽》),頓時,我與世界一同在靜默里震驚。也是從那時起,他感覺到了“詩”與“歌”的單薄,他需要更淋漓盡致的訴說,因此又添散文以記錄母愛,并合而成集冊《母愛如歌》。因而,我深深贊同他以此方式緬懷母親的“驚人之舉”。
在一頁頁如詩的散文里,透過溫存的文字,我看到一個母親佝僂著身子,用痙攣的雙手,吃力地張羅著生活的每處旮旯,不停地在屋前屋后忙碌。她滄桑的臉上,總掛滿笑容。母親原本是一個美麗開朗的女人,因為命運的玩笑,成了一個手腳痙攣的殘疾人。但她頑強地與命運驚心動魄地搏斗著,撐起了一個溫暖的家。她的家園夢,是他一生的糧食,也將是兒女們一生的糧食。讀《母愛如歌》,似乎有點像老舍先生的《我的母親》,在波瀾不驚中的行云流水,散發出人間最美的大愛。但丁說:“世界上最美麗的聲音,便是母親的呼喚。”這在《母愛如歌》一書里同樣得到了印證。在《媽媽的微笑是最好的獎勵》里,面對獲獎歸來的兒子,貧窮的母親拿不出任何獎勵,唯有用最燦爛的微笑,給其一生成長的動力。在《兒大方知報母恩》里,他幫媽媽洗衣做飯、挑水澆菜,用兒子的成長映襯母愛的溫馨。在《我給媽媽過生日》里,他寫了一次幫母親張羅壽宴而樂此不疲的喜悅,切蛋糕、送蛋糕,瑣碎平靜的細節,沒有驚天動地,卻讓人熱淚盈眶,為之動容。
在《悠悠“慈粑”情》里,他借字諧音,巧妙意會:“每至冬日,我依然會時常夢見,母親用手背按糍粑的情景。而我,依然會在旁邊傾聽母親給我講著大道理,完了沖著母親說,這糍粑呀,其實應該叫‘慈粑’,心字底的‘慈’。”又如,他在《一頭是兒子,一頭是女兒》里,這樣寫道:“母親每次出門干活時,總是挑著滿滿的一擔,一頭是兒子,一頭是女兒。腳下路,一頭是汗水,一頭是希望。”因為對母親滿懷感恩和敬佩,在他為數不多的小說作品里,通常也能找到“母親”的影子。比如小說《乞丐的回報》里那位堅強而偉大的殘疾母親,不正是他自己母親的真實寫照嗎?
細讀作品集《母愛如歌》,發現向明在詩歌、歌詞及散文乃至小說等各種題材的創作已得到了平衡的發展,我由衷欣喜他的創作才能。我相信,以他的活力和專注,可以預見,在漫長的創作道路上,他將會有更加豐碩的成果。
2018年5月17日
冰潔,著名詞人,代表作《幸福贊歌》(閻維文張也演唱)亮相2011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回家過年》(徐洋 曹穎 汪涵 王錚亮 陳笠笠 田亮 葉一茜演唱)亮相四屆湖南衛視春晚,《嘀格調》(阿魯阿卓演唱)亮相2017年湖南衛視春晚,《相約快樂》(烏蘭托婭演唱)亮相2017年央視農民春晚,《幸福贊歌》(吳彥凝演唱)亮相2018年湖南衛視春晚,《你是我陽光》(印青作曲)榮獲第十屆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最佳民歌獎”, 《師魂(又名《千秋一課》)》(雷佳演唱)榮獲第二屆中國金風箏國際微電影大賽“最佳音樂獎”,廣受歡迎。
2017年8月,榮獲“中外華語十大影響力詩人”榮譽稱號;2017年9月,榮獲第三屆全國“孔子文學獎”;2017年12月,榮獲"中國新詩百年十佳桂冠詩人”榮譽稱號;2018年3月,出席“”2018三峽國際旅游詩會“開幕式,被世界漢詩協會授予“詩博士”榮譽稱號。創作的雜文,曾榮獲“中國產經新聞獎”15個獎項。其勵志故事《詞作家冰潔:讓夢想開花》,已編入課外閱讀教材《初中語文(漫閱讀)》(八年級上冊)。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