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賓:學霸君1對1技術VP 吳凱 吳凱,中科院軟件工程碩士,2018年加入學霸君,任學霸君1對1技術VP,主要負責上課客戶端、后臺crm系統、師資系統等多個業務。曾在多家大型互聯網公司擔任總監及以上要職,主導公司大型研發項目的落地。在加入學霸君之前,吳凱在途牛旅游網擔任副總經理,主導酒店供應商接入、酒店聚合、酒店競爭力等核心系統研發;2011年到2014年期間,在凡客誠品任開發總監,從無到有組建凡客技術中心無線開發團隊;2010年到2011年期間,在TOM任技術總監,負責TOM網及Skype客戶端。 金秋十月的北京氣溫凍人,而教育行業的熱度尤在攀升。本期《Miss Talk》將帶領大家走進學霸君技術團隊發展的三大保障。 - 1 - 線上教學質量的保障——自主研發的線上教學系統 Amy:學霸君1對1目前的在線音視頻服務用的是哪家,體驗怎么樣呢? 吳凱:我們的在線音視頻技術是完全自主研發的。我們本身對這塊技術的投入相對較早,目前在線教育行業中,真正具有這種資源能力的企業還是屈指可數的。從實際使用來看,這套音視頻服務比較穩定。 Amy:目前學霸君1對1覆蓋哪些科目? 吳凱:目前覆蓋K12階段學校的全部主科科目。 Amy:針對每種教學場景,是如何規避風險的? 吳凱:從對教學場景上來說,基本上分成課前、課中、課后的過程。從大的方面來說,我們把上課系統跟我們內部使用系統拆分出來,能夠從大方面保證課堂穩定。 從具體技術的舉措上來說,主要是幾個方面: 第一,我們各個系統支持擴展,具備橫向擴充的能力。當課程數量快速增加時,我們可以通過擴充服務器,擴充系統核心模塊,來有效應對并發課程量的快速增加。 第二,重點消滅系統中存在的單點。在整個系統的環境中,所有出現單點的部分,可能都是不安全的部分,包括各個部件,數據庫、緩存,以及像上課過程中學生課件的存儲,等等,這些單點都是我們要去杜絕防范的部分。 第三,建立相對完善的監控體系。監控體系就是整個系統的眼睛,它能快速發現和識別系統中潛在的隱患和問題,保障線上系統地穩定運行。監控系統主要是要做到從硬件到軟件的全覆蓋以及自動告警,在這些方面我們做了非常細致的落地和實踐。 第四,保證質控的有效和落地。后臺系統,包括銷售的系統,面向師資的系統等等,還有前臺的客戶端,都在快速迭代,小步快跑。在這個過程里,代碼review,上線前壓測,嚴格控制迭代和開發的質量,也是對系統穩定的基本保障。 - 2 - 產品迅速發展的保障——用科學的理念帶領團隊 Amy:團隊管理方面有什么經驗分享嗎? 吳凱:也談不上經驗。這個話題,其實涉及的內容非常多。我簡單說幾個方面。從團隊組成上,保證合理的梯度,才能為團隊的快速發展創造條件。搭建團隊要充分考慮人員組成、年齡組成、學歷組成,甚至包括業務系統經驗的組成,這樣可以保證未來根據項目需要能有效組合和搭配。未來團隊培養體系的搭建,團隊的持續發展,團隊梯度都是基礎的基礎。從日常管理上,落地的還是制度和流程,為團隊運轉制訂合適的流程,完善相應的制度,這些是最基本的。這個過程一定是持續的,反復的,需要不斷復盤,調整,再復盤,再調整,直到找到合適目前團隊的,目前階段的。最后,就是使用好激勵手段,就像好的產品是從人性出發一樣,真正理解每個員工的需求,才能找到激勵的著力點。 Amy:您的用人理念是什么? 吳凱:對于團隊來說,最重要是能找到合適的人才,特別是像學霸君這樣處于業務快速發展的階段,真的是求賢若渴。在多年的人才選募過程中,除了考察基本的技術能力之外,我還會觀察技術人才身上是否具備兩方面的特質。第一,是否具備技術追求,是否是興趣驅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技術的興趣也是如此,有興趣就會熱愛,就會發自內心地投入,最終形成強烈的自我驅動。第二,是否具備數字驅動的潛質。很多技術問題,包括一些架構問題,都需要量化思考,思考建模以及分析的過程,都需要靠數字化驅動。 當然,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也會有一些階段性需要提高的方面,重要的是能夠有效捏合,把他們的長處盡量發揮到極致,使得伴隨平臺發展,個人也得到成長,這才是雙贏的結果。 - 3 - 開發產品思維的保障——對互聯網技術敏銳的認識 Amy:您覺得做互聯網的教育技術與其他領域的互聯網的技術有什么樣的區別? 吳凱:從技術手段本身,互聯網技術在教育領域和在其它領域,并無本質不同。我之前一直在做電商,從從用戶感受上來說,電商可能給用戶呈現的更多的是商品或者是產品,教育更多的是給用戶提供服務。一個是產品類,一個是偏向服務類。一代教育家葉圣陶曾經這樣教導大家,“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無定法”說的就是教育沒有特別固定的法則,強調教育的個性化,因材施教,這其實就是互聯網技術在教育領域非常重要的應用方向,舉些例子,和每個學生結合緊密的錯題功能,一對一的個性化課件,都是互聯網技術和教育結合的良好實踐。我們在不斷的思考,如何把這些技術和教育服務的這個過程,做高效的結合。 Amy:現在的職業是您的職業生涯的一個過程,還是您熱愛教育事業? 吳凱:前面談到過興趣驅動,其實我本人選擇教育,主要也是源自興趣和熱愛。一方面,隨著小孩的逐漸長大,我對教育的關注和了解越來越多,發現有非常多的家長和學生群體需要在教育領域的幫助,這其實就是在線教育的基礎,是真實存在的剛需。另一方面,教育和互聯網的結合,還有很多可以結合的方向,這些一點一點的實踐和探索,最終將改變人們對教育的理解,我希望能和團隊一起參與這個過程,為這個過程的加速奉獻一點力量。 Amy:對互聯網教育有什么期待? 吳凱:AI在教育中更廣泛的應用,大數據和教育場景的深度結合,技術賦能在線教育的例子其實非常非常多了,等等這些都是令整個教育行業都非常激動和亢奮的。讓每個家庭為自己的孩子感到驕傲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未來和希望,我們希望用這些技術手段,用自己的一點點努力,為這些家庭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和吳老師的交談受益匪淺,老師對葉圣陶先生“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分析理解,讓我看到了一位優秀的互聯網技術工作者的專業態度,相信做互聯網研發技術的讀者朋友從中吸取很多提升自身價值的養分。 謝謝大家對專欄的關注,我們下期見。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