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畫,也稱"士大夫寫意畫"、"士夫畫",古代藝術教育內容。泛指中國封建社會中文人、士大夫的繪畫,和民間、宮廷畫院的繪畫有很大區(qū)別。
文人畫家雖然不都是專業(yè)繪畫出身,但是他們在各行各業(yè)、在其它的文化領域都是取得卓越成績的人。他們把國學的思想加入到繪畫中,不同于宮廷畫家、專業(yè)畫家,作品大多是描寫物象,繪畫地細致入微、栩栩如生,展現(xiàn)出精湛的繪畫技法,文人畫主要是畫思想、畫情感,把自己對藝術領悟的美好愿望融入到繪畫里,這是二者最本質的區(qū)別。

▲文人畫
文人畫家把精神、情緒、情感,把他的寄托、理想、抱負放到畫里去,相比較宮廷、職業(yè)畫家,他們畫出的物象較為冷冰冰,僅僅畫出形態(tài)表面,不禁給人感覺,一個像是面具,另一個則是充滿活力和生命,這是文人畫家和職業(yè)畫家很大的一個區(qū)別。

▲宮廷畫
那么當代中國繪畫人,究竟要繼承文人畫什么精神? 我們當代人雖然節(jié)奏在加快,但是有一點,我認為文人畫的本質沒有變,那就是情感。情感和精神層面的核心實際是沒有變的,和古人一樣,當今進行中國畫的創(chuàng)作也要緊緊抓住文人畫的思想和情感,抒發(fā)對美的那種寄托、理想,寄物于情、借畫抒情。

▲張暉作品
借物象的表面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精神,表達對美好事物的寄托,這個是我們當代人需要延承的。宮廷畫家和文人畫家不同,文人畫家在思想上是向前邁進了一步,由于思想和想象的發(fā)展、升華,導致了繪畫本身的形象和技法的一種變化,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

▲張暉作品
我認為中國畫是一個思想,表面來看是通過一筆一墨、紙張等元素來體現(xiàn), 但實際它最后還是要源于思想,只是借用繪畫的媒介、材料,毛筆也好、宣紙也罷,借助這些繪畫材料來表達思想,這是最重要的。 因此說,思想我們一定要繼承,因為思想是表現(xiàn)我們這個專業(yè)、行業(yè)的一個最大特點, 至于用什么筆?用什么紙?這些只是最基礎的繪畫必備。
張暉簡介
張暉,1986年畢業(yè)于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同年攻讀魯美碩士研究生,1989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專攻大寫意花鳥畫,擅畫蘭、竹、猴、豬、鴨等。現(xiàn)為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沈陽文史館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