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我國政府歷年來對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等“三亂”問題非常重視,尤其是對其中的亂收費問題,三令五申要求各級政府予以清理、整治。然而,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的收費項目卻呈日益增加的趨勢。合理的與不合理的,合法的與不合法的,聽命行事的與自行其是的,界限不清,繁雜混亂。一些亂收費嚴重侵害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影響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尤其是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由于其掌握并濫用審批項目、執法、監管的權利,結果使一些原本屬于為企業或個人提供的無償服務,變為“吃拿卡要”的有償服務,甚至只收費不服務。該作為不作為,為了利益驅使,不該作為的確又亂作為,為了斂財不惜一切手段,湖北省谷城縣農業局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而且農業局執法大隊大隊長還振振有詞:“我們以前就是這樣收的,財政部門、物價局每年審核我們都過關了呀……”請看記者發自湖北谷城的報道:
近一段時間以來,記者不斷接到湖北省谷城縣農資商戶的反映,當地農業局執法隊違規收費,開票不規范,私收現金,開票不寫檢測品種數量、項目。讓一些商戶苦不堪言,為了解事實的真相,記者奔赴目的地。 8月25日,經營農資的商戶見到記者,拿出開具的票據說:“農業局執法大隊的工作人員來了以后說收取檢驗費、檢疫費,每戶收取幾百到五六千不等,有時候再拿你幾袋種子,至于抽檢不抽檢就不清楚了。合格不合格交過錢就可以賣,不交錢就不讓你做生意。”大峪橋鄉一位五十多歲的農資經銷商告訴記者:“我今年總共賣了150斤苞谷種子,檢疫費、檢驗費收我400元,執法隊說已經是最低的了,可是我賣150斤,總共才賺多少?明年沒法干了。我想讓我們縣城的批發商彌補下,批發商說他交的更多,交了五、六千呢!我就不明白了,檢驗費應該種子管理站收,檢疫費應該植保站收,他是執法大隊卻來收,不給你就沒法做生意。”
商戶提供的谷城縣農業行政執法大隊開具的湖北省非稅收專用票據
楊隊長拿出來一份種子抽驗單,抽檢單顯示,抽檢玉米品種為“秦龍14”,數量為100g,為陜西某公司生產,在是否標注湖北省或長江流域欄直接打著“否”,一頁紙上抽檢3個品種,沒標注抽檢內容,卻全是標注“否”。
“標注‘否’是不是沒有經過湖北引種實驗,不適合湖北省種植?”記者問。 楊隊長卻含糊其辭,記者要求看看其它品種的詳細檢驗報告表,楊隊長說:“大隊長不在,會計和大隊長一起去下鄉抗旱了,明天來一定讓你們看。”
谷城縣農業行政執法大隊出示的種子抽檢單
“沒有經過湖北省審定,甚至還有已經被農業部公示退出市場的種子,為何在谷城縣還大量存在?這樣的種子是不是應該查封,讓其退出湖北市場?為什么你們還收費檢驗?”記者問。
“檢驗過后就查扣并且要求退出市場了。今年的檢疫、檢驗品種詳單現在看不到,會計的母親得癌癥晚期,請長假了,至于什么時候能看到,那就得她母親要不去世,要不病好才來上班。你們要理解會計的心情。”仝隊長如是說。
谷城縣物價局辦公室內,一位科室負責人看到記者提供的票據說:“開出這樣的票據肯定不合適,一定會盡快查處,對于有問題的收費堅決不予通過。”
當天下午,記者又將此事反映給谷城縣紀律檢查委員會,紀委信訪室一位女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會立即將此事向領導匯報,十五個工作日內會向記者反饋調查結果。然而時間過去了將近一個月,記者也沒有接到紀委的反饋。
9月24上午,記者再次來到谷城縣紀委信訪室,該科室一位張姓工作人員聽明記者的來意后,以一句:“我們的調查時間是三個月,三個月以后再給你們反饋結果。”
谷城縣分管農業的副縣長任安強表示,如果記者反映的情況屬實,將嚴格處理,絕不姑息。
一個執法主體去收取檢測,檢疫費用本來就不太合適,發現問題種子不去制止卻依然做常規檢測,收取檢疫、檢測費用。為了創收而不按照國家規定去管理市場,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多年連續違規收取費用,是失誤還是故意而為之?
“為什么亂收費問題在今天仍普遍存在?從大環境來說,我國經濟雖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仍處于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還未充分建立起來,與之相適應的法律法規明顯滯后。因此,一些不合理的收費無法用法律法規加以規范。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利益驅動。利益驅動是造成亂收費的直接原因。作為行政事業性收費的一些行政事業單位,把人民賦予的權力作為謀取私利的工具,有的以為集體“謀福利”之名,有的利用行業優勢,隨意擴大收費范圍,提高收費標準,加重群眾負擔。而作為經營服務性收費的一些行業,追逐利潤的最大化是其經營準則。因此,它們或者利用壟斷地位或者鉆法律的空子,巧立名目亂收費、高收費。
二是監管不力、查處不嚴。政府雖然制定了一些制度措施,如價格收費公示制度、《關于亂收費、亂罰款、亂集資和各種亂攤派行為紀律處分暫行規定》等,但在貫徹執行中,監管、執法部門往往監督不到位、查處不嚴格,發現問題以清退為主,很少對單位和個人進行責任追究,結果是屢查屢犯、屢禁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