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資訊報道網 消息:何謂“養生”?古人云:善養生者,上養神智、中養形態、下養筋骨。養生不是簡單的體育鍛煉、也不是吃一頓營養餐,而需遵循自然規律,巧避四季諸邪,運用調神、四時調攝、食養、藥養等多種方法,以期達到保養、調養、頤養生命,實現人類健康、長壽的目的。四季中常見的邪氣有暑邪、風邪、濕邪、燥邪、寒邪。人體在一年四季都可能遭受諸邪侵襲,其中暑邪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它只有夏天才會出現。
現今已時入秋季,但有很多地區仍是高溫不下,暑邪依然困擾著許多人,尤其是戶外工作者,頭暈、全身乏力、胸悶、心悸、心慌這些常見癥狀都可能是暑邪入侵所致。2017年07月21日由無限極高品質中草藥健康食品獨家冠名播出的CCTV-10《健康之路》節目,特邀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副主任醫師魯藝,為大家講解如何巧用人參、麥冬、五味子益氣養陰、清潤生津,巧避暑邪傷心、增強人體免疫、延緩衰老。
暑邪傷心 中醫認為,心與夏氣相通應,心為火臟,陽氣最盛,四季中夏季最為炎熱,故同氣相求,夏季與心相對應。夏日人體汗液分泌旺盛,汗為心之液,汗液流失過多,易致使人體心氣不足,進而出現氣陰兩虛、內在陽氣不足的情況,引發器官功能減弱。所以,夏季高發的低血壓、腦中風、冠心病、中暑多為暑邪傷心所致。那么,有沒有什么藥材幫助我們抵抗暑邪侵襲呢? 人參:大補元氣、生津固脫 從中醫角度講,易受暑邪侵襲的人多為體弱、正氣不足者。所以解決暑邪傷心的問題,可首選人參。人參歷來被視為百草之王。《神農本草經》是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記載著中國4000年前就已經形成的人參藥用的精髓:“人參,味甘、微苦,性溫、平。歸脾、肺經、心經。補氣,固脫,生津,安神,益智。久服,輕身延年、提升人體免疫功能。
麥冬:益胃生津、清心除煩 由于夏熱蒸騰,以及夏季多雨的氣候特點,使得濕熱之氣彌漫,人通過皮膚接觸和呼吸,不可避免地要感受濕熱。所以被暑邪侵犯,大多還會表現為身體乏力、四肢困倦、胃口不佳、胸悶惡心、心煩失眠等癥狀。中醫講,脾胃乃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主運化,主升清,胃主受納,主降濁。脾氣升,則水谷之精微得以輸布以營養周身;胃氣降,則水谷及糟粕才得以下行,故《臨證指南醫案》說“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 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胃、肺、心經,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陰虛癆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等癥。此外,經驗帶研究證明,麥冬還含β-谷甾醇、氨基酸、多量葡萄糖及葡萄糖甙,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有效增強機體適應能力。
五味子:生津斂汗、抗衰老 氣溫過高、烈日曝曬過久或工作場所悶熱易引起人體出現渾身發熱、口渴心煩、大汗淋漓、氣喘吁吁或有氣無力甚至暈倒等癥狀被稱為陽暑證,而五味子具有氣陰雙收、益氣生津、補腎養心等主要功效,中醫講其具有保護人體五臟心、肝、脾、肺、腎的作用,常食用可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還可以治療神經衰弱、失眠等。現代最新研究表明,五味子中含有多種可以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成分,如五味子乙素,可刺激機體產生自行抗氧化物質,及時清除大量的自由基。
古方生脈散: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千年古方“生脈散”出自《醫學啟源》,由上述的人參(9克)麥冬(9克)五味子(6克)三種藥材組成。方中人參為君,麥冬為臣,五味子為佐,三藥合用,相互制衡,性質溫和不上火,共成益氣生津,斂陰止汗之功。據傳,著名的長壽皇帝乾隆,就常服此方養生。所以,生脈散至今仍然應用廣泛,如無限極維康素片劑,就由“生脈散”衍化而來,并結合現代研究成果,精選的五味子、人參、花旗參、麥冬等植物原料,均具有益氣養陰,清潤生津的功效。同時強化抗氧化功能因子五味子乙素,能清除自由基,增強機體抗氧化能力,激活機體防御體系。
四季養生需有道,夏邪傷心更需防。正確的養生方法,才可以達到強健身體、預防疾病、延緩衰老、增長壽命的目的。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您可以點擊: http://t.cn/RpPYrh7 觀看節目視頻,也可關注【有氧FM】——一個隨時隨地聽養生知識的“電臺”,詳情點擊:https://www.youyangfm.com/)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