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覓食(restaurant_hunter) 作為一個美食工作者,我常常被人問到這樣一些問題: 為什么明明是同一個目的地,你吃的看起來比我好那么多?我是去了一個假的 XXX 嗎?下次出去還是要跟著你的推薦來吃,可是,你到底是在呢么找到這些好吃的啊? 我通常的回答是,碰運氣。 都說愛吃的人,運氣通常不會差。其實運氣只占了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一顆常在的好奇心。隨之而來的,是開放的心態、敏銳的觀察力,以及積極的處事方式,有了這些,人就比較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樂趣,既來之、則安之,驚喜自然會找上門,也比別人更容易找到好吃的了。 很可惜,人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與熱情,是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衰退的。但無論你見過怎樣的風景,這個世界永遠充滿未知和驚喜。保持好奇的初心也的確需要毅力與堅持,不能懶,也不能自滿,也要時時提醒自己: Stay curious, stay hungry. 最近在廣州,我吃了一家叫“好奇餐廳”的快閃店。開店的呢,是業界知名的中餐美食美酒文化推手,覓食的好朋友,干邑大牌馬爹利。
馬爹利的飯局我去得不少,汕頭花膠大神紀瑞喜,杭州新派中餐領軍人物俞斌,美味歷歷在目,但冠以“好奇”二字,又引得國內頂級美食家悉數到場的,這一次的規格與陣容,當真史無前例:意境泰斗大董,淮揚刀客侯新慶,新京先鋒段譽,廚林獵手黃景輝,閩海詩人吳嶸,川府雙杰徐氏兄弟,尋味新爵陶曉東。匯集天南地北八位名廚,涵蓋中餐六大菜系,無疑是中餐廚界乃至文化界的一次壯舉。
除了8位廚師,這次馬爹利還請來了8位知名美食家,林依輪、歐陽應霽、董克平、鐘寧、曹滌非、石光華、小寬,連沈爺都來捧了場,一如他所言:“這個級別的廚師,過去在一起吃個飯、洗澡可以,但讓互相看著對方做菜是絕對不可能的。”
在廚界交流漸趨開放的今時今日,四手聯彈是稀松平常了,但請來八位廚師同臺獻技,真是聞所未聞,放在古代,應該只有紫禁城那位爺才辦得到。膽子也太大了。 想一想個中復雜,未免捏一把汗(不打起來就不錯了好吧)。但又實在是心癢癢,好奇到底能做成個什么模樣,林依輪老師總結得好,“今天晚上肯定是龍爭虎斗,但最得益的,絕對是我們(這些食客)。”
在開始吃飯之前,你一定要預約看看這個: 馬爹利別出心裁,將大廚的料理故事與生活靈感融入一場沉浸式展演,引領食客親身參與聲色味俱全的游戲互動,在美食的全方位解析中探秘廚師身份背后的傳承、品味、靈感和匠心。 多劇透就沒意思了,只說一句吧 餐廳版的Sleep No More,我玩得可開心了。 大幕徐徐揭開,終于是時候步入餐廳一探究竟。
第一道菜,上桌前就在猜測,這個鐵絲架子到底是用來掛什么的?原來是一顆“水晶大葡萄”!大董獨創的“入境奇味”,靈感來自釀造馬爹利干邑的葡萄,蘋果啫喱與新鮮帶子粒同食,最后來一勺隱于葉下的青檸冰沙,輕柔打開味蕾,清爽怡神,意境不凡。
來自淮揚菜中流砥柱侯新慶的一道“芙蓉初雨”,其實是淮揚刀工菜雪絨豆腐。初識此菜,是在侯師傅主理的南京香格里拉中餐廳江南灶。文絲豆腐不少人都嘗過,但雪絨豆腐則更上一層樓:一碰即碎的嫩豆腐,上部細細斬如發絲,根部卻仍是一整塊,自砧板上送入湯中也得小心翼翼,保持品相絕非易事,如一朵飄逸絕塵的雪絨花,輔以清雞湯、羊肚菌,刀工之精湛,巧思之精妙,著實令人嘆服。
整頓飯我最欣賞的一道菜,“霧隱紅梢”。據說就是這幾年很火的山楂鵝肝:山楂果泥濾去雜質、制成薄如蟬翼的”果丹皮“,裹著北京乳酪與鵝肝醬,超凡脫俗的造型,似一朵仙境紅花,又似我們上海人最愛的小餛飩。看似簡單實則復雜,調味精準,果丹皮的微酸襯著乳酪與鵝肝醬的肥美,恰到好處的咸甜復合味型,讓我這個對融合菜并不怎么感冒的人,不由刮目相看。 這道菜的呈現,還用上了超級炫酷的AR技術,個人覺得新奇有趣,倒也不落俗套。
新京菜先鋒段譽,與《天龍八部》中心思細膩、溫柔多情的大理王子撞了名字,除了做得一手好菜,本人也頗為才情橫溢,聽說晚宴當晚的花藝,就出自他之手。
“紫海西施”,大概是我最愛吃的一道菜了。西施舌,本是一道雞湯汆海鮮,吳嶸賦予了它全新的解讀:體型肥美的漳港海蚌,是福建地區的名貴海鮮,過去是皇帝才能吃到的貢品,脆嫩甘美,搭配以西紅柿干制成的酸辣湯凍,新鮮的頭水紫菜,再用干紫菜為底,可以自上而下從蚌吃到紫菜,也可以整個拿起來包著吃。擺盤更是帶感,貝殼、卵石、白砂礫,海螺中還藏著”大海的聲音“。關于中餐的現代表達,形神兼具者,此為上佳。 聽說吳大廚最近在上海開了一家高端閩菜遇外灘,我很想去嘗試一下了。
吃這道”山野海珍“之前,得先玩個迷宮游戲。早起趕飛機智商不夠用,居然還得工作人員來幫忙……也是很慚愧了。
打開了發現特別實誠,真的是菜如其名:山野海珍,云南的雞油菌與大連獐子島的元貝,厚實飽滿。比較妙的是廣府本地的黃景輝師傅搭配的”蝦湯“,俗話說“醫生的方、廚師的湯”,與法餐的醬汁一樣,各式各樣不同的湯,亦是粵菜的基礎與精華所在。
“川焰燎牦”,這是學院派出身的川府徐氏兄弟(徐孝洪、徐孝元)奉上的一道現代川菜:以分子料理技術和新式烹飪設備融入川菜制作,無論是以馬爹利干邑入味的羊肚菌汁,還是摩登感的西式擺盤,基于傳統、推陳出新。 個人非常喜歡熱辣的紅椒絲與牛肉搭配的口感。
“返璞歸真”,來自揚州迎賓館的80后年輕主廚陶曉東,翡翠燒麥與香煎八寶飯。沒有太多炫技的樸實美味,燒麥乍看之下很像只蒜頭,用上了江南時令的蘆蒿,在廣府吃到這稍縱即逝的水靈江南味,很是感動;而香煎八寶飯,遇到我這種飯后必吃甜食的甜黨,幾口一掃而光,還想再要!此時來一杯馬爹利藍帶傲創,甜美悠長的圓潤口感,與這塊八寶飯真是相得益彰。
中間的菜單也是可以吃的,上面還寫了這頓飯的總結陳詞,把我想說的差不多都說完了。 但即便是詞窮,我也還是要說:這頓飯,真令人刮目相待。曾經隱于廚房不問世事的中餐廚師,能有如此眼界與境界,確實令人感慨萬千。 如吳嶸所言,做一個廚師必須要有好奇心。“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有傳統無正宗,中餐的未來,只會越來越好。“
而這也是真的不是一場單純的商業活動,憑一己之力聚集全中國最優秀的廚師,推至前臺一線,聯合一批影響力不凡的美食家,讓他們為中餐站臺、對國際發聲,這不是情懷是什么? 話已至此,想必你也猜得到,馬爹利要做的絕不僅僅是一頓飯。 盛筵落幕,美食傳奇仍舊令人回味悠長,馬爹利“星廚薈”也由此拉開序幕。名廚閃耀的“星廚薈”誕生于馬爹利致力傳承創新中華美食文化的愿景之下,而餐飲界卓然地位,亦讓馬爹利成為“星廚薈”這一云集各菜系頂級廚師組織的最具實力的倡導者。 馬爹利“星廚薈”采用邀請制,每年不定期增設新晉星廚會員,號召中國頂級廚師齊聚一堂,為其廚藝不斷精進竭盡所能,并通過特色星廚活動地持續投入與推廣,傳遞中餐之美,菜系之魅,推動公眾對于廚師文化認同與尊重。 說白了,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卻有心無力的一件大事,比如我。 我給大家劃個重點:6月中旬深圳站即將起航!此后,好奇餐廳還將去往武漢、廈門、上海和成都。四道菜午宴才168元,七道菜的完整晚宴也不過500多元,還有馬爹利請你喝酒。真的沒有理由不來了好嗎!席位有限,先到先得, 請各地小伙伴稍安勿躁,stay tuned! 好奇于心,永無止境,不如跟隨馬爹利的腳步,去一探這一場2019年中餐餐飲文化界的非凡盛事吧。 下一站,深圳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