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浙江余姚網友微博爆料,三七市鎮某領導下鄉視察水災,因穿高檔鞋子,由近六旬村書記將其背進災民家。三七市鎮政府昨日證實,確有村支書背干部進村走訪一事,但稱是村支書主動背鎮干部王某某。針對王某某在搶險救災中出現的行為,鎮黨委、政府決定免去其鎮村鎮建設辦公室主任的職務、給予黨內警告處分。(10月15日鳳凰網)
密切聯系群眾,視群眾為親人,不但要走到群眾中去還要走到群眾心里去。此干部的行為,恐怕很難走到群眾中去,還會遠離群眾。下鄉視察卻怕“弄濕鞋”,而讓一位六旬的老村支書背,即使只有五六米路,其行為也令人作嘔。從另一方面看,在他爬上六旬老人背上的時候,不知他有沒有想過自己的老父親!與其相反,03年“世界艾滋病日”,溫家寶到醫院看望重癥艾滋病人,親切與之握手。09年河南遭遇大旱災,溫家寶赴河南了解災情,親自下田澆水除草。與之相比該鎮干部的行為可以用“羞愧”二字來給他做評價。溫家寶曾經說:“群眾滿意不滿意是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標準”,一個讓六旬老人來背的干部能讓群眾滿意嗎?一個不把群眾當親人的干部,怎么能貫徹好黨的群眾路線!怎么能走到群眾中去!又怎能走到群眾心里去! 走到群眾中去,就要不做“套事”。 有的干部視察也好還是做其他事也好,其出發點就是:做事是做給別人看的,以表明“事”我已經或者正在做,這種“例行公事”的做法不僅毫無用處,全沒創造性,浪費資源之外,唯一的“好處”就是疏遠了與人民群眾的關系。作為人民的公仆,為人民辦事正是檢驗一個干部的關鍵時刻。官老爺習氣、衙門作派,該干部卻這些惡習帶到群眾工作中,也映寸出了人民群眾在他心目中的價值。鎮上干部的“高檔鞋”就比六旬村支書的鞋金貴些?村支書不怕弄濕鞋鎮干部怕卻怕弄濕鞋。10年陜西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洪災,嵐皋縣“80后”干部溫光旭舍身搶險感動無數鄉親;紫陽縣兩位年輕黨員壯烈犧牲,7名基層干部獻出了寶貴生命。黨與人民魚水情深,災害就是一個“照妖鏡”。退一步說,在洪災的時候下來視察卻穿著“高檔鞋”, 這是到底是鞋先進水還是腦子先進水?難怪白巖松會批:“鞋沒進水腦子進水了”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要真正實現黨群關系的魚水情深,有一點就是不要怕“鞋”進水。 (新聞來源:http://www.dfdaily.com/html/33/2013/10/15/1078829.shtml) (責任編輯:夢晶) |